EPC承包模式推進東川易地搬遷安置點建設

記者日前從雲南省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指揮部獲悉,東川區採用EPC總承包模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點對門山、起嘎安置點建設。

EPC承包模式推進東川易地搬遷安置點建設

東川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個安置點總計用地363畝,住宅總戶數5731戶,安置房層數為17層,均為框架結構,配套建設道路、水、電、汙水處理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同時建設農貿市場、教育、文化、醫療設施等方便搬遷群眾生活。項目建設之初,東川區針對工期緊、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反覆研究後決定去年在城區集中安置創新採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實施項目建設,覆蓋建築產品的全壽命週期,將工程全過程歸到統一的管理之下,提供全過程服務模式,成為全省各地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組織建設中的亮點。

相較傳統承包模式而言,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具有三方面優勢。設計、採購、施工一體化,有利於各階段工作合理銜接,更好地降低項目成本、縮短建設週期。充分發揮承包商在設計上的主導作用,在設計階段綜合考慮建築、工藝流程、施工的難易程度、工程的成本以及功能的優劣,進行多方面衡量,不斷優化工程項目建設整體方案。業主管理簡單、責任主體明確,EPC模式中承包商是向業主負責的唯一責任方,工程質量責任明確,業主的管理溝通工作就比較簡單、明確。

下一步,東川區將加強同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研究解決EPC模式下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昆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