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敏:「能人」支書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高志敏:“能人”支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高志敏, 男,1961年出生,中共黨員,隆堯縣固城鎮小孟村黨支部書記。

2010年高志敏任小孟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領全村群眾發展大棚果蔬種植,實現群眾增收致富和村莊整體環境的雙提升。小孟村也先後榮獲邢臺市“紅旗村”、邢臺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北名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文明村等榮譽稱號。2017年,小孟村還獲評“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小孟村歷史上是個村子大、基礎差,貧窮落後的邊遠村,有4830口人,8417畝耕地,沒有任何集體經濟收入,村內街道坑窪不平,是周邊有名的窮村、後進村。上任之初,面對村裡貧窮落後的局面,高志敏和村兩委一班人深入研究,制定了“先民生、後產業”的發展思路。為解決村裡群眾吃水、行路、用電等問題,高志敏當年就多方籌措資金1000餘萬元,修建圍村路及街道13.8萬平米,綠化帶8000米,安裝路燈340個。為提升村莊面貌,清理積存垃圾3800立方米,創建美麗庭院680個,改廁1075戶,危房改造60戶;投資2500萬元建設3棟新民居住宅樓。

為了能讓鄉親們儘快富起來,高志敏可謂費盡心思。2015年,他經過多方調查研究,根據本村擁有大量土地資源的優勢,決定帶領全村群眾發展設施果蔬種植。面對投入大,風險高的設施農業,從未接觸過的村民們一開始並不買賬,都說這是瞎胡鬧,等於把錢往水裡扔。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高志敏和村兩委一班人帶頭建大棚,他率先流轉土地建起了兩個大棚,經過精心經營其他兩委委員也相繼建起了80餘畝的果蔬大棚,當年就收回了種植成本,並實現了增收效益。村兩委幹部的帶動,極大的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短短一年時間全村的大棚數量就達到101個,面積達413畝,種植包括西瓜、甜瓜、太空椒等20多種瓜果蔬菜,當年實現增收400多萬元。

為了保證全村設施果蔬產業的健康發展,高志敏帶領村民到山東壽光、河北肅寧、邢臺、南和進行觀摩學習,並專門從山東昌樂聘請了技術員,與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農博士在行動》欄目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由合作社出資,免費為群眾提供技術指導。通過多方協調,邢臺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確定了在固城鎮小孟村設立教學點,開展農業培訓,在規劃、種植、生產、土肥水、病蟲害等防護工作實行統一管理。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高志敏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村民崔住河,妻子患股骨頭壞死,女兒腦癱殘疾,全家僅靠幾畝薄田來維持生活。高志敏和村兩委通過協調籌措資金3萬元,幫助他建起了2個佔地5.6畝的果蔬大棚。

“高書記帶領我們發展大棚果蔬種植,讓我們真正脫了貧,現在我們家每年有5萬多元的收入。”說到自家狀況的改變,崔住河忍不住紅了眼眶。

2016年小孟村確定了98戶貧困戶,為了這些貧困群眾能實現脫貧致富,高志敏帶領兩委一班人挨家挨戶做工作,經過耐心細緻的講解和引導,發動他們加入正在建設中的分良農場溫室育苗暖棚項目。為了完成這筆49萬元的投資,高志敏多次和農場方面進行談判和協商,最終總投資110萬元,建成了擁有4個溫室大棚、11個冷棚的特色扶貧基地,實現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的目標。2017年小孟村又攜手縣殘聯建成殘疾人就業扶持基地,新建佔地165畝的果蔬大棚55個,帶動55戶殘疾人和家庭增收致富。

為進一步打開果蔬外銷局面,使全村種植的大棚果蔬賣一個好價錢,提高群眾的果蔬種植效益,高志敏四處奔波。在生產銷售季節他和村兩委、果蔬協會一班人到各地跑市場、促銷售。為了讓群眾能豐產又豐收,在價格上有了話語權,高志敏籌措80餘萬元,建設了佔地3萬餘平方米的大型蔬菜交易中心,大力發展果蔬訂單式種植,逐步實現種、產、銷一體化運營,進一步提高了群眾收入。

為了延長果蔬產品供應週期,高志敏邀請省市農業專家,對小孟村果蔬發展進行了科學規劃,積極發展智能溫室育苗,實現冷暖棚結合,做到了一年四季有產品,延伸了產業鏈條。目前,小孟村共發展冷暖棚2100畝,春秋冷棚533個,年產瓜果蔬菜3000萬斤,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同時,積極開發農業特色旅遊資源,小孟村連續三年舉辦“小孟瓜果文化節”,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採摘時令果蔬,品嚐新鮮水果,體驗農家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