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美國攝影家尋訪76年前美國老兵的衢州足跡

2018-10-21 10:33 | 掌上衢州客戶端

10月15日,細雨濛濛,正在衢州訪問的美國雷德溫藝術家查普(音譯),沿著當年“杜立特突襲”美軍飛行員的腳步,來到空軍第十三航空總站舊址,尋訪76年前美國老兵的衢州足跡。

74岁的美国摄影家寻访76年前美国老兵的衢州足迹

航空總站內的防空洞遺址,掩映在柯城區雙港街道汪村的林間,洞口矗立著中文紀念碑,通過陪同的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潘宇翻譯後,查普若有所思。他走進防空洞,藉著手電筒的微光,打量著這個獲救美軍飛行員曾經集結的石室,不時用雙手觸摸堅韌的石壁。

雷德溫是衢州友好城市,兩市互派教師或藝術家交流訪問已堅持多年。上月底,74歲的查普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邀請來到衢州,開始為期一個月的交流訪問。查普告訴我,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此前對中國的模糊印象基本停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踏上中國大地後發現,中國不僅歷史悠久,現代文明程度也非常高。

查普曾服役於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前是一名飛行員,此行來衢,他最期待實地踏訪的是二戰期間美軍飛行員在衢州獲救的地方。查普說,他的父親也是一名二戰老兵,父親的戰友曾飛越過悲壯的“駝峰航線”,與中國軍民聯手打擊日本法西斯,“杜立特突襲”後,他父親的戰友及子女曾多次提到當年營救飛行員的衢州軍民。

在防空洞遺址前,查普首次主動將鏡頭對準了自己,請我給他在洞口留影,他說這是中美人民友誼的見證,他要帶回美國分享,希望中美兩國世代友好,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

74岁的美国摄影家寻访76年前美国老兵的衢州足迹

深入衢州採風半個多月來,查普鏡頭中出現最多的是濃郁的市井氣息和民俗風情。10月12日,我陪他前往衢江區峽川鎮採風,鎮長寧春帶他走進了籌建中的鄉愁博物館,看著滿屋子的中國老物件,查普格外新鮮,快門聲不斷響起。

徜徉在峽川老街上,查普不時用微笑與村民對話,一隊穿著紅馬甲的小志願者走過來,查普停住腳步,微笑著打招呼,他說衢州整潔、美麗,人民善良、友好,真的是一個有禮的城市。據悉,訪問結束前,查普將分別精選20幅展現衢州、雷德溫風光和風情的攝影作品,在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影展,他說歡迎衢州市民前去觀看交流。

浙江新聞+

杜立特突襲

1942年4月18日,美軍杜立特飛行中隊從航空母艦大黃蜂號起飛,前往轟炸日本境內的軍事目標,按照計劃,轟炸結束後飛往中國境內降落,其中一部分飛行員在衢州及周邊跳傘,被當地軍民營救。

駝峰航線

二戰時期,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因飛越喜馬拉雅山脈一個形似駱駝背脊凹處的山口而得名,它的海拔高度高於當時美軍主要裝備機型的最大爬行高度,飛行難度極大。

(原標題《74歲的美國攝影家尋訪76年前美國老兵的衢州足跡》。編輯葉曉倩 毛廣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