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丨常山首推縣域出境水質鄉鎮考核辦法 合力治水 獎懲分明

2018-10-22 07: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邵倩 縣委報道組 錢李源

浙江日报丨常山首推县域出境水质乡镇考核办法 合力治水 奖惩分明

10月15日一早,常山縣招賢鎮人大的工作人員吳林鋒便趕到高埂村,督查村裡的截汙納管項目。

“如今對出境水質的考核按天計算,不敢拖也不能拖。”吳林鋒說,今年常山縣新出臺《常山港出境水鄉鎮(街道)考核獎懲辦法》,獎懲政策均按出境水達標天數計算,讓治水工作的弦繃得更緊了。

“常山港地處錢塘江源頭,省裡定下全年出境水Ⅰ類水質109天的標準,常山在此基礎上提出了140天的目標。”常山縣治水辦專職副主任徐安平介紹,圍繞這兩個標準,常山全縣14個鄉鎮(街道)分為三類,縣域出境水高於省級標準,按天數分類別給予資金獎勵,低於縣級標準的,按天數分類別扣罰。“新的獎懲辦法既聚起治水合力,又分清各自‘包乾區’,充分調動積極性。”徐安平說。

獎罰雙重推動,常山各鄉鎮紛紛行動起來,因地制宜開展防控工作。招賢鎮村莊沿常山港分佈,鎮裡組織各村老黨員、老幹部、退伍軍人等100餘人,建立村級“老驥常青”治水服務隊,負責日常巡查。多個水利工程項目同步施工的大橋頭鄉,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建立“工程巡邏隊”;經合法備案登記排汙口較多的青石鎮,組織村級“志願監督員”,預防非法、超標排放等等。

截至今年10月14日,常山港出境水有效監測天數287天,Ⅰ類水質天數達107天,佔比37.3%,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6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