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寨:湟水北岸「長」出一個袁家村

位於平安城區東北部5公里處的張家寨村,雖然只是湟水北岸的一個普通村莊,但在這裡卻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如今,張家寨人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袁家村·河湟印象”項目也即將在這裡打造完成。

曾是甘青要道重鎮

在探訪張家寨之前,在我心裡已經有了一個適合的嚮導人選,他就是我在三年前採訪的馬連德老人。因為我知道,土生土長的馬連德老人一向熱衷於文化事業,他曾翻看大量資料並且向村中老人瞭解張家寨村的傳說故事,並且在《平安文史資料》中發表過多篇關於張家寨村的史料,對於自己的村子可謂是瞭如指掌。

今年75歲的他依然身體健朗,精神矍鑠,這天他剛參加完平安區舉辦的老年人運動會的開幕式。因為他的比賽項目在第二個比賽日才開始,因此我們便決定利用這一天的空檔時間去張家寨村。從平安城區驅車不到10分鐘便到了張家寨村,一陣寒暄之後,我們的探訪也正式開始。

據馬連德介紹,在清末至民國年間,張家寨村曾一度成為甘青要道上的重鎮而取代了平戎驛的交通地位。1872年,湟水汛期,河大水深,湟水南岸的道路也被大水沖斷。北道修通後,張家寨便成了甘青大道上的重要站口。有首民謠描述道:“高廟子起程張家寨站,曹家堡灘裡不要看,前沒有莊子後沒有店,小峽打個尖,晚上西寧城裡站。”

1930年8月8日,西寧縣析置互助縣,張家寨隸屬互助縣管轄。因張家寨是甘青要道碾伯鎮至西寧的中心站口,有利於商貿經濟的發展,故改張家寨為張家鎮。當時張家寨有一百多戶人家,六百餘口人,從事的生意行有車馬店、肉鋪、飯館、藥鋪、鐵匠鋪等。

至1940年,張家鎮的商業更為發達,有車馬店25家,肉鋪3家,鐵匠鋪2家,繩匠1家,藥鋪2家釀酒作坊l家,饃鋪3家,走村串戶的貨郎擔7家,百貨鋪面9家,還有十多戶回族經營的飯館和茶館。村東村西各有牌樓1座,上刻“張家鎮”三字,是當時著名書法家李德淵先生所書。現今這兩處地方人們還叫東城壑和西城門。

據馬連德說,當時過往的商賈僧侶很多,多時逾百,少時也有七八十人。馱腳的馬匹更多,車馬店常常滿員。西進的有布匹、紙張等日用百雜貨;東出的有羊毛皮張、互助酒、藥材等土特產品。“晚上村頭鈴響馬幫來,早晨人馬吆喝車輛去”就是當時的寫照。

1938年秋,暴雨成災,湟水猛漲,沖毀了白馬寺到張家寨的道路。8月7日的省府會上雖有改南線的決定,但為應急,仍下令徵調民夫,在白馬寺後山修通了北路。因後山路上下坡度大,車馬行走困難,1939年夏,又築堤堵河,復修被毀的湟水河北岸大路。1940年秋,暴雨洪水又衝斷了北路,人馬車輛無法通行,甘青交通幾乎中斷。為保證甘青公路線的暢通無阻,省政府終於決定改修湟水南路,並在樂都大峽修建了木臥橋。湟水南路修通後,平安驛再次成為甘青公路交通重鎮,張家鎮又更名為張家寨。

在張家寨村中心學校立著一塊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關於這塊碑的淵源,我們在之前的報道的有中詳細介紹,在此不多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村民過上城裡生活

採訪期間,張家寨村的一排排二層樓房引起了我的注意。與馬連德老人一起進入一戶農家後發現,房屋的格局與城市的商品房幾乎相同,房內的裝修和傢俱設施甚至超過城裡的住戶。相比起來,那些開滿小院的花朵和時令蔬菜,讓城裡人羨慕。馬連德告訴我,張家寨村雖然地處城市的邊緣地帶,然而就在幾年前,村民們的生活條件有了質的改變。“現在的條件跟城市沒區別呀!”這戶農家小院的戶主奶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張家寨村共有2300人,572戶,村民們大多都以外出務工為生。“現在的變化真是大,那真是一天一個樣,城市裡有的我們村裡也都有,日子過得甚至比城裡還舒服呢!”馬連德感嘆。現在全村60%的人家都購買了家用小轎車,家家戶戶都從原先的土木平房蓋起了磚混結構的二層小洋房。

據介紹,張家寨村全村道路硬化26公里,馬路可以直接通到家門口,建成的兩個文化廣場上的百姓大舞臺和健身器材平時供村民們娛樂活動,健身器材、籃球場、乒乓球檯等豐富了大家的休閒時間。

村委會辦公樓下還開設了農村淘寶的代購點,村民們如有需要在網上購買物品,可以直接在網上選擇好,然後由工作人員進行購買,到時候物品就可以直接寄到家,既方便了居民的生活,還開了眼界,村民都對這種方式稱讚有加。

“袁家村”在我們身邊

說起“網紅袁家村”,相信人們都會第一時間想起的是那個距離我們800多公里的“關中民俗第一村”。但是,今天我要說的卻是我們身邊的這個“袁家村”。

走出張家寨村,步行約十分鐘,眼前就是潺潺的湟水河。在湟水河的岸邊,一處施工工地顯得格外熱鬧,由一片片青磚青瓦構築的古建築群讓人眼前一亮。這,就是“袁家村·河湟印象”。

據瞭解,“袁家村·河湟印象”項目是以富硒科技文化產業為依託,結合平安古驛文化、祈福文化打造的集生態、文化、旅遊、休閒、養生、度假為一體的具有河湟文化風貌的綜合服務展示區,承載青海門戶集散服務中心和西寧休閒後花院的功能。

悠久的歷史賦於了海東豐厚的文化資源,成為河湟文化的核心承載區域。眾多的文物古蹟,豐富的民俗風情,多彩的民族民間藝術更為海東文化發展提供了豐富而獨特的文化資源,而“袁家村·河湟印象”項目便是集中彰顯河湟文化的平臺之一。

走進項目核心區,只見主體施工全部接近尾聲,工人們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收尾的裝修工作。據瞭解,“袁家村”項目借鑑陝西袁家村模式建造,同時融合河湟“非遺”文化要素,將海東市藏、土、漢、回、撒拉等18個民族典型的民風習俗、地方特色植入其中,使其成為海東“非遺”展演及傳承的新亮點。

也就是說,建成後的“袁家村”,將是一個濃縮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館,遊客不僅可以聆聽到美妙動聽的花兒演唱,觀看到海東特有的土族輪子秋、土族婚禮、傳統社火、皮影戲等特色民族演藝,還可以品嚐到熬飯、焐洋芋、錕鍋饃、酥油糌粑等傳統美食,還能觀賞到牛角弓、牛羊毛口袋、席草背鬥等古老傳統手工藝的製作過程。當然,也少不了河湟剪紙、撒拉族刺繡、化隆回繡、互助盤繡、彩繪等傳統藝術品的展現,通過這些河湟區域多民族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傳統美食、老工藝、老藝術、老活動等,勾起人們對河湟的記憶與懷念,重塑河湟鄉愁文化。

相信“袁家村”的建成會為張家寨這個古老的村莊帶來新的活力。(記者祁國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