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寨:湟水北岸“长”出一个袁家村

位于平安城区东北部5公里处的张家寨村,虽然只是湟水北岸的一个普通村庄,但在这里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如今,张家寨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也即将在这里打造完成。

曾是甘青要道重镇

在探访张家寨之前,在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适合的向导人选,他就是我在三年前采访的马连德老人。因为我知道,土生土长的马连德老人一向热衷于文化事业,他曾翻看大量资料并且向村中老人了解张家寨村的传说故事,并且在《平安文史资料》中发表过多篇关于张家寨村的史料,对于自己的村子可谓是了如指掌。

今年75岁的他依然身体健朗,精神矍铄,这天他刚参加完平安区举办的老年人运动会的开幕式。因为他的比赛项目在第二个比赛日才开始,因此我们便决定利用这一天的空档时间去张家寨村。从平安城区驱车不到10分钟便到了张家寨村,一阵寒暄之后,我们的探访也正式开始。

据马连德介绍,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张家寨村曾一度成为甘青要道上的重镇而取代了平戎驿的交通地位。1872年,湟水汛期,河大水深,湟水南岸的道路也被大水冲断。北道修通后,张家寨便成了甘青大道上的重要站口。有首民谣描述道:“高庙子起程张家寨站,曹家堡滩里不要看,前没有庄子后没有店,小峡打个尖,晚上西宁城里站。”

1930年8月8日,西宁县析置互助县,张家寨隶属互助县管辖。因张家寨是甘青要道碾伯镇至西宁的中心站口,有利于商贸经济的发展,故改张家寨为张家镇。当时张家寨有一百多户人家,六百余口人,从事的生意行有车马店、肉铺、饭馆、药铺、铁匠铺等。

至1940年,张家镇的商业更为发达,有车马店25家,肉铺3家,铁匠铺2家,绳匠1家,药铺2家酿酒作坊l家,馍铺3家,走村串户的货郎担7家,百货铺面9家,还有十多户回族经营的饭馆和茶馆。村东村西各有牌楼1座,上刻“张家镇”三字,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李德渊先生所书。现今这两处地方人们还叫东城壑和西城门。

据马连德说,当时过往的商贾僧侣很多,多时逾百,少时也有七八十人。驮脚的马匹更多,车马店常常满员。西进的有布匹、纸张等日用百杂货;东出的有羊毛皮张、互助酒、药材等土特产品。“晚上村头铃响马帮来,早晨人马吆喝车辆去”就是当时的写照。

1938年秋,暴雨成灾,湟水猛涨,冲毁了白马寺到张家寨的道路。8月7日的省府会上虽有改南线的决定,但为应急,仍下令征调民夫,在白马寺后山修通了北路。因后山路上下坡度大,车马行走困难,1939年夏,又筑堤堵河,复修被毁的湟水河北岸大路。1940年秋,暴雨洪水又冲断了北路,人马车辆无法通行,甘青交通几乎中断。为保证甘青公路线的畅通无阻,省政府终于决定改修湟水南路,并在乐都大峡修建了木卧桥。湟水南路修通后,平安驿再次成为甘青公路交通重镇,张家镇又更名为张家寨。

在张家寨村中心学校立着一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关于这块碑的渊源,我们在之前的报道的有中详细介绍,在此不多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村民过上城里生活

采访期间,张家寨村的一排排二层楼房引起了我的注意。与马连德老人一起进入一户农家后发现,房屋的格局与城市的商品房几乎相同,房内的装修和家具设施甚至超过城里的住户。相比起来,那些开满小院的花朵和时令蔬菜,让城里人羡慕。马连德告诉我,张家寨村虽然地处城市的边缘地带,然而就在几年前,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改变。“现在的条件跟城市没区别呀!”这户农家小院的户主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家寨村共有2300人,572户,村民们大多都以外出务工为生。“现在的变化真是大,那真是一天一个样,城市里有的我们村里也都有,日子过得甚至比城里还舒服呢!”马连德感叹。现在全村60%的人家都购买了家用小轿车,家家户户都从原先的土木平房盖起了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洋房。

据介绍,张家寨村全村道路硬化26公里,马路可以直接通到家门口,建成的两个文化广场上的百姓大舞台和健身器材平时供村民们娱乐活动,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丰富了大家的休闲时间。

村委会办公楼下还开设了农村淘宝的代购点,村民们如有需要在网上购买物品,可以直接在网上选择好,然后由工作人员进行购买,到时候物品就可以直接寄到家,既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还开了眼界,村民都对这种方式称赞有加。

“袁家村”在我们身边

说起“网红袁家村”,相信人们都会第一时间想起的是那个距离我们800多公里的“关中民俗第一村”。但是,今天我要说的却是我们身边的这个“袁家村”。

走出张家寨村,步行约十分钟,眼前就是潺潺的湟水河。在湟水河的岸边,一处施工工地显得格外热闹,由一片片青砖青瓦构筑的古建筑群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袁家村·河湟印象”。

据了解,“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是以富硒科技文化产业为依托,结合平安古驿文化、祈福文化打造的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具有河湟文化风貌的综合服务展示区,承载青海门户集散服务中心和西宁休闲后花院的功能。

悠久的历史赋于了海东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河湟文化的核心承载区域。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民俗风情,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更为海东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而“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便是集中彰显河湟文化的平台之一。

走进项目核心区,只见主体施工全部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收尾的装修工作。据了解,“袁家村”项目借鉴陕西袁家村模式建造,同时融合河湟“非遗”文化要素,将海东市藏、土、汉、回、撒拉等18个民族典型的民风习俗、地方特色植入其中,使其成为海东“非遗”展演及传承的新亮点。

也就是说,建成后的“袁家村”,将是一个浓缩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聆听到美妙动听的花儿演唱,观看到海东特有的土族轮子秋、土族婚礼、传统社火、皮影戏等特色民族演艺,还可以品尝到熬饭、焐洋芋、锟锅馍、酥油糌粑等传统美食,还能观赏到牛角弓、牛羊毛口袋、席草背斗等古老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当然,也少不了河湟剪纸、撒拉族刺绣、化隆回绣、互助盘绣、彩绘等传统艺术品的展现,通过这些河湟区域多民族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传统美食、老工艺、老艺术、老活动等,勾起人们对河湟的记忆与怀念,重塑河湟乡愁文化。

相信“袁家村”的建成会为张家寨这个古老的村庄带来新的活力。(记者祁国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