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社在江蘇如皋發布《2017-2018中國氫經濟發展年度評價報告》

10月23-25日,第三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在江蘇如皋召開。會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籌)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共同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發表主旨演講。作為大會的獨家信息運營服務機構,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正式發佈《2017-2018中國氫經濟發展年度評價報告》(下稱《年報》)。

中國經濟信息社依託遍及全球的經濟信息採集網絡,持續關注和跟蹤研究國內外氫經濟發展動態,在數據分析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研究撰寫《2017-2018中國氫經濟發展年度評價報告》。

年報認為,當前,氫能作為多能源傳輸和融合交互的紐帶,被認為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的重要方向。2017年以來,全球氫經濟發展呈現新的特點與趨勢。

一是氫經濟已成為全球新能源的戰略佈局重點,美、日、法、韓多國將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提升到戰略層面。美國積極支持燃料電池技術研發,今年以來能源部先後投入超過3000萬美元用於燃料電池項目,並提出建設“替代燃料運輸走廊”。日本發佈《氫能基本戰略》,提出到2030年實現氫燃料發電商業化,全民參與“氫能社會”建設。法國發布國家氫能計劃,宣佈投資1億歐元用於工業、交通等領域。韓國明確投資2.6萬億韓元發展氫燃料電池車,正醞釀出臺國家氫能法案。

二是全球氫經濟市場持續升溫,2050年氫能佔比將達18%。2017年以來,全球氫經濟產業鏈不斷完善,中上游制儲氫關鍵技術持續突破,下游應用成本逐步下降,行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相關重大項目陸續啟動,全球氫經濟市場將持續升溫。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預計到2050年,氫能佔能源比重約為18%,產值達2.5萬億美元。

三是政策助推氫經濟全面發展,我國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鏈。我國是第一產氫大國,氫源基礎豐富。2016年,氫能產業被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近年來,我國從氫能與燃料電池關鍵技術創新、完善基礎設施、規範行業標準、鼓勵下游推廣示範等方面持續加快政策佈局,為氫經濟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運營營造了有利條件。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氫氣製備、氫能儲存和運輸、氫能應用的完整產業鏈,上下游協作程度逐步加強,不同環節的企業戰略合作明顯增加。

四是我國七大產業集群協同效應顯現,氫燃料電池產業即將迎來爆發期。當前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京津冀、華東、華南、華中、華北、東北、西北等七大氫經濟產業集群,相關企業圍繞燃料電池研發生產開展協同合作,正加速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進程。截至2017年底,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訂單已突破千輛。相關預測顯示,到2025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進入爆發期,到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年銷量規模將超百萬,配套加氫站數量超過4500座,對應加氫站投資規模800億元,相關設備投資規模將達500億元。

五是國內重點氫能源上市公司發展穩健,營收持續增長。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不少於30家來自汽車製造、傳統能源等多行業的上市公司,涉足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燃料電池系統和整車製造等領域。2017年我國滬深兩市24家重點氫能源上市公司整體經營狀況較樂觀,發展相對穩健。有18家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增長,營收超百億的企業較上年增加2家;14家淨利潤同比增長,淨利潤超十億的企業較上年增加1家。

六是“長壽之鄉”如皋加速打造中國氫經濟示範城市。江蘇如皋是我國涉足氫能產業最早、企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集聚了百應能源、美國安思卓、加拿大星動新能源、江蘇清能、國家能源集團等10多家氫能企業,康迪、陸地方舟等6家整車廠,以及一批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已成為我國氫能企業聚集度最高的地區。如皋氫能產業化基礎紮實,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氫能示範應用全面開花,國內外知名度持續攀升,是“中國唯一”一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授予的“中國氫經濟示範城市”,“中國唯一”一個打造了完整的氫能上下游產業鏈並形成高效推進體制的城市,“中國唯一”一個被納入“長三角氫走廊建設規劃”的縣級城市,也是中國首個開通了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的縣級城市。如皋市在氫經濟領域持續推進的創新探索,為世界氫經濟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先行樣本。

《年報》認為,目前我國氫經濟發展仍面臨核心裝備技術自主化程度較低、標準化水平有待提高、安全隱患亟待解決等瓶頸,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仍存在諸多挑戰。

《年報》建議,我國應儘快明確氫能發展思路和定位,參考國際氫能項目管理機制,強化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保護,明晰氫經濟發展技術要點。同時,前瞻佈局消費端,儘早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氫燃料電池車推廣計劃,預先制定商用市場標準,促進氫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新華社是國家通訊社和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單位,中國經濟信息社是新華社旗下核心骨幹企業,也是新華社履行國家智庫職能、提供經濟智庫服務的市場化主體。

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是新華社“信息通訊社”的派駐機構,也是新華社信息主體業務的駐省平臺。近年來,作為產業智庫和專業信息運營商,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服務江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的發展方略,著力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經濟高端智庫。(吳瓊餘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