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起源,爲什麼說凡爾賽條約是一個「停戰協議」?

二戰的起源,為什麼說凡爾賽條約是一個“停戰協議”?

如果世上沒有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究竟是否會爆發?如果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再強硬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戰又能否避免?希特勒的暴行與張伯倫的軟弱一直被認為是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而英國曆史學家泰勒響亮地告訴我們,不。如果沒有希特勒,如果沒有張伯倫,第二次世界大戰仍舊不可避免,因為二戰前建立的凡爾賽國際體系本不平衡,德國的崛起沒有受到制約,因此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作者為英國曆史學家勒。他著眼於外交檔案,查閱了德、英、意、美等國的外交文件和領導人的私人文件,著力還原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各國領導人做出決策時的所思所想,並聯繫上當時的社會輿論與國際壓力,為讀者呈現了各國決策的完整過程。

想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的獨特之處,就不得不提到關於二戰起源研究中的正統觀念。長期以來,學界將二戰的起因很大程度上歸為兩點,一是希特勒的野心,二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實行的對德綏靖政策。學者們一方面著力強調希特勒的“十惡不赦",認為如果沒有這麼一位反人道主義的惡魔便不會有二戰;另一方面又認為張伯倫等人面對希特勒時的軟弱無能以及心存僥倖使得英法各國完全喪失了反抗的主動權。這種觀念以約翰到惠勒一貝內特的《慕尼黑一悲劇的序幕》一書為代表,幾乎統治了史學界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而泰勒卻一股腦全推翻,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沒有絲毫預謀,更不是希特勒的長期計劃。戰爭的爆發實際上“是個錯誤,是雙方在外交的慌亂中釀成大錯的結果"。希特勒並沒有在上臺後便著手爆發戰爭,張伯倫等人的妥協也並非主要原因,實際上一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建立起的凡爾賽體系本身就存在著引發衝突的因素,再加上當時歐洲盛行秘密外交這一不良傳統,各國家之間政策制定者信息不流通,各方只能主觀揣測他國可能要採取的行為,如此才造成戰爭的爆發。

希特勒沒有長期謀劃蓄意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僅僅是鄙視凡爾賽條約並希望德國再次富強。泰勒在本書的開篇便鮮明地指出許多歷史學家與歷史愛好者太過相信“紐倫堡理論",即二次大戰是希特勒計劃的陰謀的結果。這個理論以希特勒瘋狂的公開演講和他的自傳《我的奮鬥》為依據,主張希特勒是一個有條不紊的體系創造者,他從尚未登上德國的最高權力寶座便開始精心籌劃一場世界大戰,這場大戰將摧毀一切阻礙他的現存的人類文明並使他成為世界的主宰。

然而,泰勒認為希特勒的自白並不能成為一份可靠的證據。《我的奮鬥》是希特勒在德國監獄中口述的,那時候他還只是一位納粹黨黨員,因為煽動啤酒館暴亂被抓進監獄。他在監獄裡夢想著摧毀法國的歐洲霸權,方法竟然是同英國和意大利結盟。我們都知道,英國是絕不可能答應的。後來,他在蘇俄戰役期間兩面受敵,卻大談佔領俄國領土,希望能建立一個異想天開的大帝國。到最後柏林戰役,納粹德國走到了覆滅的邊緣,希特勒自殺前發出最後的遺言,要讓德國自己把自己毀滅。似乎希特勒的這些言論,並非是一套完整的體系,更多的是隨著環境與戰況而改變的主觀臆想與口出狂言。正如泰勒所說,希特勒的這些話“不過是隨便哪個奧地利咖啡店和德國啤酒館的談話中隨處可聞的武斷教條"。

那麼希特勒的這些言論以及做法究竟體現了他的何種特點呢?泰勒認為,希特勒最擅長的是等待,等待反對他的各種勢力被他們自身的混亂逐步削弱,最終把勝利拱手送給他。其實,希特勒最擅長的是什麼也不做。他成為德國總理的經歷便能體現出這一特點。

1932年德國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內形勢很不穩定。民眾對當時執政的資產階級政黨的不滿意逐漸加大,德國共產黨此時又藉助其對資本主義的抨擊獲得很多中下層民眾的支持,他們在議會的議席也逐漸增多,日益壯大。這自然引起了德國保守勢力的憂慮,這其中就有曾經擔任過任德國總理的帕彭,他希望拉攏以希特勒為代表的納粹黨組閣,一同阻擊共產黨的勢力。

德國當時的軍政大權被總統興登堡掌握,帕彭與興登堡私交很好,於是主動去找興登堡,希望興登堡能夠同意拉攏希特勒,並向興登堡保證自己能夠通過議會控制住希特勒,建立一個由議會支持的政府。登堡本對希特勒沒有什麼好感,但最終還是“請"希特勒來當總理。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政治博弈的過程中,希特勒除了表達自己一貫的反猶立場與強烈的民族主義外,幾乎什麼也沒做。一年多以後,登堡去世,權力自然落到了希特勒手上。

隨後的一系列外交與軍事事件,也都反駁了希特勒蓄意謀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傳統觀點。在國際裁軍會議上,法國對德國的軍備指標提出了嚴格的標準,而英國希望平衡德法以便自己能夠掌控歐洲局勢,意大利則支持自己的納粹夥伴,兩國均反對法國,希望能給德國理論上軍備平等的認可。這本是德國可以利用的大好機會,來獲得軍備發展的可能,然而希特勒卻一氣之下立刻宣佈退出裁軍大會之後又離開了國際聯盟。他的這種做法讓手下的部長們都十分吃驚。

可誰又能想到,希特勒如此出格的舉動,竟然沒有產生任何不利於他的後果。那時候,法國的財政狀況使得它沒有能力對德國進行軍事武裝干涉,因為軍費開銷過於龐大。英國此時也無力顧及德國,不僅英國國內民眾的輿論反對再次欺壓已經很不幸的德國,左派工黨更趁機提出了要以英國普遍裁軍作為安全保障的提議,攪得政府自顧不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竟然獲得了軍備發展上的默許。

在今天看來,我們也許會說希特勒很幸運,然而實際上這種幸運卻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泰勒認為,一戰後的國際制衡體系表面上制裁了德國,而實際上只是加重了德國人心中的仇恨,並且沒有能力阻止德國的再次崛起。此後的歷次事件都證明了這個觀點讓我一一為您介紹。

1937年希特勒主持秘密會議,會議記錄被後人稱為“霍斯巴赫備忘錄"。1938年3月12日納粹德國與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合併,六個月後德國進一步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1939年9月1日德國為了佔領但澤自由市而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打響。這些軍事事件的發展似乎正是按昭“霍斯巴赫備忘錄"中所記載的德意志稱霸未來“三步走"戰略進行的,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北部的但澤走廊,甚至連順序都沒有變。

傳統觀念認為,希特勒動用武裝力量分明是發動世界大戰的前奏。然而,在泰勒看來,很多事實都與這一傳統邏輯衝突。

在“霍斯巴赫備忘錄"希特勒提出了戰爭威脅,但他同樣深信“英國不會參加"傳統觀念認為,希特勒動用武裝力量分明是發動世界大戰的前奏。然而,在泰勒看來,很多事實都與這一傳統邏輯衝突。在“霍斯巴赫備忘錄"希特勒提出了戰爭威脅,但他同樣深信“英國不會參加"法國也不可能“對德國採取交戰行為”他對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有很大保留。另外,這蘇臺德地區與但澤自由市在一戰結束前本屬於德國,是凡爾賽合約從德國手中奪走的。奧地利又是日耳曼人佔大多數,本就屬於大德意志。因此泰勒認為,希特勒其實對下一步自己要幹什麼也並不知道,但他一旦不知道應當幹什麼時,便望向那可惡的制約著德國的《凡爾賽條約》,找到一項他現在能摧毀的條款,然後毫無顧忌地撕毀。

也許有人會問,希特勒那時候究竟在想什麼?他到底有沒有想發動戰爭?這些問題我們現在肯定無法直接去問希特勒本人。不過德軍在佔領蘇臺德地區前,檔案記載下來的希特勒的一句話,似乎能夠從側面回答這些問題。當時國際環境很緊張,德國很多將領都認為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很可能會引發全面戰爭,而戰爭正是德國現在所不能承擔的。面對手下人的擔憂,希特勒卻出人意料而又十分堅定地回答說:“這未必是需要的"。檔案只記錄下來這一句話,希特勒究竟還說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至少他的這句話可以告訴我們,德國佔領蘇臺德地區不是為了發動戰爭。

說完這個,咱們接下來說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簽訂的《凡爾賽合約》不僅沒能讓各戰勝國滿意,而且對德國過於嚴苛,足以使德國人產生復仇和怨恨之情,卻不足以徹底摧毀德國潛在的軍事威脅,導致戰爭的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經釀成這場戰爭的那個大問題仍就擺在國際事物的中心。這個大問題就是德國。各方爭執的都是德國的地位,關於條款的談判持續進行了五個多月,最終卻達成了一個各國都不太情願達成的協議。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那時的場景:在凡爾賽宮開會現場,各國領導人你爭我搶,爭吵了五個多月。最後每個人頭昏腦漲,身心俱疲,雖然嘴裡嘟嘟囔囔不太情願,但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簽下了字。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各國的立場截然不同。我們先來看法國,法德兩國曆史上是宿敵。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為勝利付出了巨大代價,500餘萬軍民傷亡,而且西線戰場絕大部分在法國,幾乎毀掉了所有農業與工業基礎。因此法國希望新仇舊怨一起報,在凡爾賽條約談判中主張對德制定十分嚴格的條款。給大家簡單列舉幾個,大家就能感受到法國人的怨恨了:法國要求德國對戰爭中法國的所有損失(包括人員、財產等)進行戰爭賠償,要求將德國軍力削減至不再對法國構成威脅。此外,法國還要求收回阿爾薩斯一洛林,建立萊茵非軍事區,並由戰勝國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同時,還有一些沒能實現的更嚴厲提議,比如法國主張簽訂封鎖德國海岸線的秘密條約,以便法國能控制德國的進出口貿易。因為這些嚴苛的條件,當時提議的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也得到了“老虎"的綽號。

瞭解了最急切的法國,我們再看看最溫和的美國。美國在一戰中通過貿易與軍事訂單積累了鉅額財富,並憑藉這個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美國政府也因此傾向於弱化矛盾,他們希望戰後能夠安撫德國並保證英法德各國平等的貿易機會美國在一戰期間給各國提供了大量軍事、民用物資,均轉化為戰爭債務,如果能保證歐洲市場的穩定,美國便能順利收回各國在戰爭期間欠下的債。因此在戰爭結束前,美國威爾遜總統就提出了十四點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取消一切經濟壁壘,建立貿易平等條件;公正地處理殖民地問題時,既要顧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應考慮殖民政府的正當要求,等等。貿易平等這一條很明顯更偏向德國,與剛剛法國要求秘密控制德國進出口貿易相比,美國要求各國平等發展的提議顯得寬鬆許多,很明顯照顧到了德國的感受,也更容易被德國民眾接受。

英國的立場又不一樣,前面我們提到過,英國不僅地理上獨立於歐洲大陸,英國長期以來在心理上也獨立於歐洲大陸,他希望自己作為資本主義老大哥,讓歐洲大陸上最容易威脅到英國的德法兩國相互掣肘上最容易威脅到英國的德法兩國相互掣肘,相互制衡,從而達到自己掌控歐洲局勢的目的。一方面,一旦法國提出的條件全都得到滿足就會成為歐陸的超級強國並破壞歐陸均勢,這和英國意圖維持一個均衡的歐洲的傳統政策相悖。另一方面,德國還是英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過分削弱德國的經濟同樣會使英國經濟受損。因此英國表面上扮演和事佬,走中間路線,似乎總是在告誡法國不要那麼心急不要那麼狠在這種背景下,關於戰爭條款的談判於1919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鏡廳開始,幾經周折,最終在6月28日才最終敲定。即便如此,經濟賠償也沒能達成一致,後來成立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最終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到1921年,各國都意識到這一賠償數字遠遠超過德國的償還能力,因此將賠償金額縮減為1320億馬克(約為49·9億英鎊)。

泰勒認為,正是《凡爾賽合約》中的鉅額賠款,無時不刻侵害到每一個德國人。德國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大面積的失業,賠款雖然不是唯一原因,但卻是所有德國人感受最深刻的原因。常識告訴我們,個人是因為付出錢財而變得貧窮,對於某個人是真實的東西,對於一個民族也同樣。德國正在支付鉅額的賠款,所以也會父窮。通過這樣簡易的類比,戰爭賠款成了德國貧窮最重要的原因,一個商人因缺少資金而陷入困境,一位教師因政府沒錢而工資低廉,甚至一個捱餓的孩子的哭喊都是因為那該死的合約,都是對賠款的抗議,幾乎所有的德國人都將自己的不幸歸結為賠款,進而將仇恨引發至整個凡爾賽合約。德國人相信“他之所以穿得差,吃不飽,沒工作,就是因為但澤是個自由市,就是因為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從帝國隔開,或者就是因為德國沒有殖民地。

在這種情緒下,泰勒又追溯了一戰結束時的情況,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德國的復仇情緒。他指出,德國儘管失敗,卻是不服氣的。因為英、法、美雖然在西線上打敗了德國,但並不徹底。那時戰爭尚未結束,美國人剛剛進入戰場,準備好了一直打下去直至德國無條件投降。而英、法卻受夠了這種戰爭,迫切地希望通過一張停戰協議達成各自的目標。最終,德國並沒有被英法打敗,而是被戰爭打敗。這樣就造成了德國人的這樣一種心理:德國答應簽字,是因為德國軍隊力量的虛弱,德國人民精疲力竭,協約國封鎖的壓力,而絲毫不是由於被英法打敗,也不會信服合約條款是公正的或是可以容忍的。因此,泰勒認為“沒有一個德國人把條約看作是項公平安排來接受它。所有德國人都打算一有方便機會就立即擺脫至少是合約的某些部分。”這也恰恰印證了上面第一點中希特勒的做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聯盟的成立是戰後凡爾賽體系的標誌之一,它建立的初衷是為了維持國際秩序,但這個秩序中因沒有美國與蘇聯的參與,缺少了穩定國際局勢的重要力量。因此,當意大利、德國、日本紛紛退出國聯時,剩下的52個國家竟然沒有任何辦法去阻止,只能看著維護一戰戰後和平的機構全部失效。

這兩個國家為什麼如此重要呢?我們先來說說俄國,俄國的重要性體現在他是法國長期以來的習慣性盟友。從地理上看,法國與俄國天然能從兩面夾擊德國,因此法國也將俄國看作制約德國的天然夥伴。

1891年為對抗德、奧、意三國同盟,法國與俄國雖然存在著諸多分歧,卻仍舊走到一起結成法俄同盟,共同鉗制德國。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作為歐洲傳統大國的地位急劇衰落,不僅在軍事行動上沒有很大作為,戰爭期間國內還經歷了十月革命,搖身一變成為了蘇聯,主動退出戰爭,搞得英國與法國也很狼狽。泰勒認為,意識形態問題,並非歐洲各國排斥蘇俄的主要原因。真正沒有將俄國拉回歐洲事務中來,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俄國作為一個大國的信譽。換句話來說,歐洲各國認為在一代人的時間內,俄國不能恢復其強國地位。但是他們忽略掉了蘇聯在強有力的國家集中權力領導下恢復迅速,成為了能夠影響到國際局勢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我們現在看來也許很可笑,不過當時各國領導人一致將俄國排除在了以歐洲為核心的世界事務之外,並迅速地將他們完全遺忘了。以往的後果我們從後來的歷史便能看到:德國與蘇聯暗中商定瓜分波蘭後,希特勒沒有了東邊的憂慮,簡單而迅速地攻下了法國大部分領土。

比起俄國,美國的重要性更是無法忽視的。戰爭前期英法德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慘烈戰役,當戰局陷入停滯時,美國的參與成為了整個戰場的轉折點。同時,美國也成為唯一的一個決定戰局的非歐洲因素。我們也許無法武斷的說沒有美國就沒有一戰協約國的勝利,但至少可以承認沒有美國就無法如此迅速地結束戰爭。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有能力決定歐洲事務乃至參與決定世界局勢的力量,卻在隨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中被排除在外。可想而知,缺少了美國與蘇聯的力量,英法本不具備制約德國的能力。德國擁有天然的農業優勢,再加上其深厚的工業基礎,再次崛起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