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大宋朝第二皇帝宋太宗趙光義,也許是宋朝所有皇帝中爭議最大的一個。老實說,看趙光義故事,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關於對他的爭議,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篡位、用毒和女色。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首先說篡位。

趙光義的皇位傳自宋太祖趙匡胤,但他的上位既有前因後果,又顯得荒誕離奇。

趙光義上位由兩個故事構成:金匱之盟和燭影斧聲。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是昭憲太后杜太后。杜太后臨死前對趙匡胤說:你之所以能得到天下當上皇帝,是因為周世宗把江山留給了七歲的幼子。所以讓小朋友掌管江山,恐怕日後我們想做老百姓都不行。因此,你死後,應該把皇位讓給年長的人(即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說完她令趙普執筆,寫下趙匡胤應允的誓言,封在金色的盒子中。這就是“金匱之盟”。

首先,中國王朝傳遞,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這是一個基本順序。趙匡胤的兒子都是嫡子,一共四個,死了兩個,當時還有兩個,一是趙德昭一是趙德芳。他去世時,兩子俱都成年,遠沒有“兄終弟及”的機會。

第二點,金匱之盟最早出現在文獻中,距離趙光義登基已過了六年。怎麼看都是個“補充材料”。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燭影斧聲”是說趙匡胤死前的事情,也是野史傳的。說是公元976年,也就是金匱之盟15年後,趙匡胤病了。召趙光義或趙德芳前來議事,具體召誰有分歧,反正最後來的是趙光義。宮人隔著窗戶看見兄弟倆喝酒,後來趙匡胤發火,趙光義幾次離席躲避,然後就看見趙匡胤拄著“斧”(一種長柄禮器,不是兵器),依稀聽見他對趙光義連續說:你好自為之!

當夜,趙光義就莫名其妙的住在宮中,而趙匡胤則在當夜去世。他的皇后等自己的兒子沒等來,等來的是趙光義,只好說:我們母子的性命都靠你了。趙光義剛好順著說:放心,大家同享富貴。然後就順理成章地登基了。

金匱之盟加燭影斧聲,怎麼看怎麼就是一個篡位的完整套路。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再說用毒。

用毒史書上肯定沒有,都是後人猜的。沒有其他根據,只因為很多人都死得“剛剛好”。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趙光義親征北伐,在高粱河之戰後曾短暫失蹤。軍隊擁立趙德昭為主。後趙光義返回,心裡忌諱,沒多久趙德昭就死了。沒有明確的死因。趙德昭死後一年多,年僅二十三歲的趙德芳忽然也死了。據說睡著睡著就沒氣兒了。於是趙匡胤絕後。

按照《金匱之盟》,趙匡胤死後傳位趙光義,他死後應傳位弟弟趙廷美,趙廷美死後在將皇位還給趙匡胤的兒子們。現在趙匡胤絕後了,還剩個弟弟趙廷美,自然該死。趙廷美很懂事,三十八歲時候“憂慮而死”。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除了自己親戚,還有五代十國投降的王爺們。南唐後主李煜,在被趙光義聽見自己寫的“小樓昨夜又東風”之後,很快就死了。野史說是被賜“牽機藥”,死的時候首尾相顧,像個燒熟的大蝦。吳越王錢俶獻土於宋之後,做了個太平王爺。不過也沒太平多久,過六十大壽時趙光義派人來祝賀了下,當晚就死了。

史書上沒有一個字談到毒藥,反正這些人都很“懂事”,該死就死,雖毫無徵兆,卻絕不拖泥帶水。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最後是女色。

這裡記錄兩個故事。一個是趙匡胤時候,後蜀之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與南唐後主李煜的小周後並稱絕色。趙匡胤很是寵幸花蕊夫人。一日兄弟飲酒,趙光義請花蕊夫人為他親手摺枝。然後趁花蕊夫人仰頭時一箭射死。完後向趙匡胤請罪:您剛得江山,應遠離女色。趙匡胤沒有怪罪他。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另一個是他自己當皇帝時,據說經常召小周後侍寢。每次小周後回家都要向李煜哭訴。可李煜一個亡國之君,充其量算是個待遇好點的政治犯,又能如何?後人為此還畫了幅春宮畫,叫《熙陵幸小周後圖》。

合著當年兩大美女,一個被他殺了,一個被他強暴了。

宋太宗趙光義的野史比正史好看多了,篡位、用毒和女色

上面的故事大多為野史相傳,正史上當然只是說結果而已。不過趙匡胤也不用懊惱,他自己篡了後周,結果落個絕後;趙光義篡了他的皇位,最看好的兩個兒子瘋了一個死了一個。至於趙匡胤的死與趙光義有沒有關係,趙光義是否強幸小周後之類的事情孰真孰假,那都不重要了,聊天解悶兒的談資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