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殘酷歷史:50、60後創業,70後醬油,80後大成,00後敗家!

別誤會別詫異,三國時代的60後是指於160年(東漢延熹三年)之後出生,依次類推,00後當然指的是200年(建安五年)之後出生。太陽底下並無新鮮事,雖然現在與當年差了八百年,但情況多少還有點類似。是巧合嗎?


先來看下60後的大佬名單。曹操與孫堅,都是生於155年的人;劉備比他們稍小,161年人,典型的六零後。袁紹、袁術、呂布、公孫瓚等人雖說生年不詳,但基本應該與曹操差不多年紀。粗略來看,活躍在三國前後的創業大鱷們,幾乎都是50後、60後,這也是黃巾之亂賦予他們的創業機遇。

三國殘酷歷史:50、60後創業,70後醬油,80後大成,00後敗家!

曹操畫像

三國時期的70後相對就沒這麼好的機會了,他們最好的年華時,市場格局基本已定,最好的歸宿就是依託某一老闆做高級經理人,比如175年的周瑜、176年的法正、179年的龐統,170年的郭嘉等。與周瑜同歲的孫策雖然是個特例,但也有依附袁術的經歷,後來才接過父親的槍開創了江東基業。以上這些精英在整個三國曆史中,基本是打醬油角色,還沒到發揮更大作用就離開了歷史舞臺。

三國殘酷歷史:50、60後創業,70後醬油,80後大成,00後敗家!

諸葛亮

80後們就厲害了,這是屬於他們的黃金時代。181年的諸葛亮,182年的孫權,183年的陸遜,187年的曹丕等等,是他們真正實現的三國鼎立的大格局,真正的三國也從他們開始。這群大牛堪稱時代最大的人生贏家,少了他們世界也許真的無法轉動了。

三國殘酷歷史:50、60後創業,70後醬油,80後大成,00後敗家!

蜀國群英像

三國的90後在這就不過多講了,也許也是佛系青年,濃墨重彩的不多。反而是三國的00後這個年齡段,幾乎整段垮掉:206年的曹叡,207年的劉禪,還有曹爽、司馬師等,將魏國、蜀國折騰的不成樣子,很快就敗了家丟了國。

歷史有時候也會調皮地進行一下週期循環,誰說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