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非洲人生活在廣州?你可能不知道的這些事!


上世紀9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非洲人來到這裡租住,成為廣州最具特色的“非洲人街”。廣州的小北和三元里一帶,因為與非洲的商品貿易盛行,而聚集了眾多的非洲客商。他們,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小非洲”、“巧克力城”或“廣州的布魯克林”。

早晨的寶漢直街,一名非洲男子買完早餐,手裡提著豆漿和油條。

與在非洲不同的是,這裡的人大多形色匆忙,彼此都保持一定的距離,對陌生人的搭訕都非常警惕,尤其對拿著相機的人。當碰到有人舉起手機拍照,他們會迅速地躲開,或背過身去。

“他們絕大多數都是來中國做生意的商人”。在外面,他們只專注於自己的生意,謹言慎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我每天都洗澡,可是當有的中國人從你身邊走過時,還是會捂住鼻子,這種讓我感覺很受傷。”一名塞內加爾商人抱怨說。不過,後來他發現,許多中國人不喜歡的僅僅是他們身上過於濃烈的香水味而已。

由於“候鳥商人”來去飄忽不定,廣州到底有多少非洲人,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數據。廣州市公安局3月4日公佈數據:目前廣州日常在住非洲國家人員為1.1萬人,遠低於普通民眾的估計。

從前在海外形成的唐人街就像如今的“非洲人街”。他們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早先移民到海外的中國人如何在海外紮根、生存。

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他們,用各種方式來幫助他們融入這個城市。從官方到民間,已經形成一種力量來解決他們的困難,幫助他們融入當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