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遲到,罰站對孩子身心有什麼影響?是更能有助於成長,還是會烙下心理陰影?

見觀


孩子上學遲到被老師罰站,就對孩子造成了傷害,這樣的孩子未免太脆弱了!

只要融入也給集體或者機構,相應的規則就要遵守,不遲到不早退,這也是 一個基本規則,上學也好上班也罷,這是社會常識,遲到早退會被懲罰,這也是規則。

遲到之後被罰站,老師無非是為了提醒學生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自尊心強的孩子,也許會覺得被老師罰站丟了面子,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尤其是那些一向表現比較優秀的孩子,偶爾被老師懲罰,更是覺得自己受了莫大傷害,被罰站的時候,一定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但是作為家長想過沒有,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也很重要啊。被罰站,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種抗挫吧。做錯了事情被懲罰,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些都是成年以後要面對的。遲到了被罰站,忘記帶作業被罰站,考試錯了不該錯的題被罰站,這些無傷大雅的懲罰,真的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帶來心理陰影嗎?我覺得未必。倒是家長和輿論小題大做了。

與社會上一些企業流行的變態懲罰性質完全不同,那些完不成銷售任務被扇耳光等等“企業文化”是不道德不文明低劣的企業文化,學校老師對學生無傷大雅的懲罰與之決然不同。在保護學生呵護學生愛護學生的前提下,社會 一定要尊重老師的懲戒權,如果老師沒有懲戒,如果老師對學生沒有任何懲罰,老師的權威就會受到影響。當然,這並不是說老師的權威是靠懲戒學生而獲得,只是相應的一定程度的懲戒,本身也是一種“愛”。沒有一定抗挫能力的學生,無法想象他們長大之後該如何面對社會的挑戰。


陳方


教師懲罰學生,不讓學生聽課,是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非法剝奪孩子的受教育權。是嚴重違反人權行為。在中國,普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嚴,老師懲罰學生隨意性,輕則冷嘲熱諷,重則掌摑體罰羞辱,人權更是上下不敢提的話題,孩子年幼在學校受到傷害影響孩子一生。老師,請住手,不要行為語言傷害孩子的心理。人們就是因為幼年在學校習以為常的收到懲罰, 所以中國人長大後,沒有尊嚴感,沒有同情心,沒有法律意識,所以殘障人可以被稱為傻子,瘋子。所以小品,可以天天拿傻子行為作為藝術贏得人們一片好笑。所以小違法可以普天下大行其道,所有這一切,就是我們的老師告訴你了,沒有尊嚴,沒有法律意識,沒有人權


我說汪汪啊


都是一種臆想!三年前,我孩子的同班同學A因表現學習各種差,被請家長,A同學的媽媽來了,不知道為什麼當天晚上A同學的爸爸在群上突然長篇大論罵班主任,後瞭解是A媽媽回去與爸爸反饋交流內容,產生了誤解,後來A爸爸向老師道歉了。現孩子都已畢業上中學了。前一陣子原小學同班部分家長學生聚會,原班主任也被邀請去了(家長、孩子、老師全AA制),孩子們好高興,包括A同學。上週A爸爸在微信上不知轉發了一篇什麼文章又說起A同學小學的班主任,指當時他因得罪老師,孩子被穿小鞋,說孩子那時已將對老師的仇恨埋在心裡。事實A與我家孩子關係不錯,我瞭解過老師沒給誰穿小鞋,這些事兒孩子也記不起了。家長心理有問題!


qzuser210119243


罰站是老師體罰學生的一種形式,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站著。是一種違法行為。其實絕大部分學生有過遲到這種行為。單純的遲到就要罰站,出現了其他更嚴重的問題要怎麼辦吶?

其實罰站對孩子身心的影響是很大的。

1.孩子們是千人千面,有的孩子抗挫折能力較強,而有些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較差。對抗挫折能力較強的孩子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有些孩子來說就非常不好,產生更多的自卑心理,以及厭學等不良形式表現出來。

2.教師在學生眼裡是非常有權威性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響到孩子,更不用說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

3.通常懲罰也根本解決不了遲到的問題。孩子們心裡想的答案是:1.自己真倒黴,2.

爸媽把我送晚了等等,不讓孩子解釋遲到原因,孩子失去解決遲到問題的答案的機會。

4.據加拿大學者就體罰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進行過全球大規模調查。被體罰孩子成年後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孩子的2倍,而且患上焦慮症、反社會行為和抑鬱的幾率大大增加的。

體罰之所以被規定為一種違法行為,是基於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大規模數據研究數據也證明了體罰對孩子長大的影響深遠。

罰站是體罰的一種,那也不例外。


貝貝長成紀


我現在已過花甲之年,我小時候上學時很少遲到。到是有些同學就經常性遲到,遲到原因是要幫父母做些事情。如我同村的一位同學吃了中飯就要放一降牛,到校就岀現經常遲到,一旦遲到是不準上位上課,只能站在教室門外聽完一節課。同時還要罰寫作業,老師氣極了有時還會咬著牙揪學生的耳朵。我認為老師的行為是善意的,那個時候家長與老師關係好著哪,尊師重教的風氣很濃厚,學生對老師也是尊敬有加。現在是怎麼啦?老師正常管理學生也要受到家長打擊。社會是進步了,科技是發達了,可人們的思想意識卻嚴重到退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生關係卻漫漫消逝了!


平常人家8


如今各種教育理念充斥,其中一個觀點就是對待孩子的七不責原則,吃飯不責、當眾不責、傷心不責、睡覺不責。。。家長們很苦惱,除了這七個不責的時刻好像就沒有能批評的時候了。

現在都提倡鼓勵式教育,希望家長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及時的鼓勵,就算是批評也要求委婉耐心的提出,套用一些公式運用於現實就是:啊,你這幾排字寫得真好,但如果你能把下面這幾個不太好的字擦掉重寫就更好了。孩子的教育確實贏在細節,孩子也確實需要更多的鼓勵、耐心和愛心,但除了不責和鼓勵,還需要有適當的懲罰。

但任何教育都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不是說所有的孩子上學遲到都適用於罰站一條。所以罰站對孩子有沒有身心的影響,這取決於孩子的性格特徵。

有的孩子心大臉皮厚,屬於經常犯錯經常被罰的類型。罰站對他來說可能無疑是讓他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博得了一場自得其樂的關注。以前我上學的時候,班上調皮的孩子被老師請上臺罰站,還一臉的笑意,全然沒有羞恥感內疚感,對臺下的同學擠眉弄眼,引得臺下同學嘻嘻笑,反而影響了老師的課堂紀律,這就是屬於老油條式的學生。罰站對他來說已經沒有用了。


而有的孩子心思細膩自尊心強,偶有一次犯錯,被老師要求去罰站,那無疑是晴天霹靂一般,可能還沒開始罰站就開始哭了,他害怕他不好意思他覺得丟人。這就是屬於敏感型的學生。罰站也許會對這個學生造成短時間甚至長時間的影響,可能會出現不喜歡任科老師的想法,厭學或者傷心很久,反而失去了罰站的最初目的。

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對孩子要多多觀察,仔細留意,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懲罰措施,畢竟不規矩不成方圓,犯了錯不懲罰也是不可能的。

罰站是事實,但是究竟影響是好是壞,還是要通過跟孩子的溝通得知。

如果他能從罰站中認識自己的錯誤,知道是為了他好,並且下次不再重犯,證明這個孩子心理成熟有想法,不用擔心罰站對他的影響。

如果他沉浸在罰站這一事情中,感覺很苦惱難受,證明這個孩子比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那就要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就是以朋友的心態幫他分憂解難,最終讓他知道生活總是要承擔一些挫折的,這樣的孩子要給他更多面對社會歷練的機會,獨立做事的機會,比如暑期工、社會實踐、夏令營等等。

如果他不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覺得是種樂趣或者無所謂,那這樣的孩子就更要注意了,證明他可能處於失控的狀態,也許處於父母不管或者隔輩教育的家庭環境中,所以他想用這種屢教不改的行為引起周圍人對他的關注,這樣的孩子更希望老師和家長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多給他些關愛和幫助,更不應該被放棄,我相信愛和關懷比罰站的效果更好。

希望你能滿意我用心的回答。


結局是好的就好


會有很大的影響,也會留下心裡陰影。以至於將來不能考上大學,影響一生的前途!對個別生,對個別的家長建議老師也要有個別的教育方式。比如遲到,上課說話,罵人,欺負女生,偷東西,不完成作業,你都給與漠視和讚許的態度!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都不會有心裡陰影,將來肯定也都有大出息!老師這樣做可能失去了師德,可有些家長還有做人的資格嗎?孩子遲到,一下子就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打斷了老師講課的進程,無疑會給整堂教學質量帶來影響。接著再講一半會集中不起來大家的注意力,這對其他學生公平嗎?問問大多數家長對這樣的個別生態度如何?老師罰站就是告誡她以後別在遲到別在影響大家也包括他自己的學習,這難道也錯了!一個小孩子因違紀遲到被罰站幾分鐘都不行。那你還讓她上學幹啥。以後走向社會遇到的挫折可能更多,難道媽媽還得把孩子塞回自己子宮裡面去嗎?


順道行事


以個人親身經歷來說說這個問題:

我初一的時候英語不好,老是背不會單詞,英語老是經常會罰站讓我聽課,我個人在那會其實是非常感激我的老師的,不記恨他有2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他是一視同仁的,誰這堂課背不會單詞,誰就去站著聽課,做到了公平;二是這個遊戲規則是他第一堂課就講的,沒有即興發揮。

相反,我初二的英語老師,也的採用的同樣的方法,但是遭到了大多數同學的不滿,原因也很簡單,這個老師考察罰站是沒有預兆的,背不會單詞要罰站,課文讀不好要罰站....... 而這些規則,在之前我們是不知道的。

所以,懲罰的方式決定了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愛優思在線英語


現代文明教育應反對任何形式的體罰與辱罵學生的行為,哪些希望將戒尺重新交給老師手上的人,不得不說是自己仍沉浸在封建道德的教育體系中。如今,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改革為什麼這麼多年沒有得到大的改觀,正是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的封建意識形態仍在方方面面作崇,各個階層及各個領域的人對現代文明的表述及遵崇是不一樣的。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們現在的總體文明還是很落後。但歷史總會進步的,現代文明教育的呼聲與前進的步伐是任何一個人都阻擋不了的。所以講開放式教育與人類總體文明進步要求是要在社會總體方方面面得到提高以後終究要實現的,但我們教育者就應該做先行者,提倡及反對任何形式的體罰及辱罵學生的行為與做法。至於體罰及辱罵學生對學生的心理傷害和對其今後一生一世的處世觀念的影響就不多說了。


梅嶺絲絃1


既然是"罰",就會產生影響。懲罰的目的就是為了產生影響,這是常識。"罰",會產生影響,"獎",同樣也會產生影響:後進孩子看到優秀孩子獲獎,心理也會受到影響,產生壓力。有的孩子將壓力變成了動力,有的孩子把壓力變成了嫉妒。心境的不同,認知理念的差異,造就了人格、人品的優劣,造就了人類社會的一個個悲喜劇。獎罰分明體現的是責任,是一種負責的工作態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代的"殺一儆百"、"殺雞儆猴"都是強勢的立規教育手段。口頭教育有時是蒼白無力的。懲戒教育是學校不可或缺的。

一般來講,學校教育的懲戒是輕微的,點到為止的,象徵性的。如果連這點風浪都經不起,如何面對將來洶湧澎湃的社會現實?

經得起失敗,受得了挫折,是健全人格形成必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