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創業者猝死,爲700萬人健康做保險,融資前夕倒在辦公室

又一創業者猝死,為700萬人健康做保險,融資前夕倒在辦公室


文|AI財經社 曹憶蕾

周磊倒在了辦公室裡。兩天後,因突發心腦血管疾病且救治無效,大特保創始人、CEO周磊於上海逝世,享年45歲。

悲傷來得突然,甚至是通過周磊自己的朋友圈告知好友的。10月20日晚間17:59,最後的告辭由周磊家人代發出:我走了,原諒我還沒來得及同大家一一道別就上了通往天國的列車,列車出發時間2018年10月20日15:05分,或許是趕時間習慣了,總是那麼來去匆匆,累了,感謝各位對我在世間的種種愛與恨,原大家珍重!say byebye!

又一創業者猝死,為700萬人健康做保險,融資前夕倒在辦公室


周磊在不惑之年創立大特保,搭建了人身健康險的互聯網平臺,他留下一個“迴歸保險本質”的宏願,卻終因疾病撒手人寰。

面對老兄長、老搭檔的辭世,並肩作戰四年的合夥人林洪祥來不及整理情緒,“誰知道我們如此拼命,在堅持什麼???”夥伴停止呼吸後一小時,他在朋友圈連發三個問號。

01

燎原者


噩耗來得悄無聲息。一開始,周磊離世的消息被好友們當做玩笑,但震驚很快被驗證,難受隨之而來。水滴籌創始人沈鵬曾與周磊有過幾面之緣,一夜未緩過來,“我明明昨天還看到他的演講分享,怎麼人就沒了?”

一米七出頭,微胖,娃娃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周磊是個地道的上海爺叔,一口上海腔調,愛說笑。8月,周磊出差,途中看到一張“柴姨媽”牌黃粑宣傳圖,隨手發給了女性經期APP大姨嗎創始人柴可,調笑他是貴州人,愛吃黃粑,又姓柴。

又一創業者猝死,為700萬人健康做保險,融資前夕倒在辦公室

大特保創始人周磊

9月的大特保辦公室裡貼滿了白色、橘色氣球,身著橘色文化衫的員工歡聚在一起吹蠟燭,碰香檳,慶祝公司成立4週年。在那場內部分享會上,周磊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組合拳打法是保險銷售全渠道升級必經之路。”

2014年,43歲的周磊撲向創業熱潮。此前,他在保險行業20餘年,曾帶領美亞保險、蘇黎世保險、德國安聯救援等知名外國保險公司開拓中國市場,一路做到了副總裁,過著高薪、平穩、舒適的不惑之年。

許是中年危機作祟,周磊站回了創業的起點,他曾對媒體表示,“有些東西我想得很清楚,但是待在原來的體制內,想尋求突破很困難。”他認為,互聯網發展到了可以與保險深度結合的關口,他想做一款迴歸保險本質的產品,面向最廣泛的用戶,藉助互聯網打通渠道和降低成本。

周磊的大特保創立後,水滴互助、小雨傘、悟空保等多家新型互聯網保險平臺也應運而生。因為從業經歷長,周磊是業內少有的懂業務的創業者,是“周大哥”。2016年,沈鵬離開美團創辦水滴籌,不久,周磊主動約他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吃早餐。“自信、有底氣,行業見解深刻。”沈鵬對那次早餐印象深刻。

周磊注意到水滴籌互助模式過於單一,向沈鵬建議收購或發起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為用戶提供更多元的健康險產品。沈鵬採納了建議,收購了一家保險經紀公司,成立了子業務“水滴寶”。

健康險產業涉及鏈條長且複雜,涉及到監管層、保險公司、互聯網平臺等多個關卡,管制與壁壘重重。為了把行業做大做強,周磊與悟空保創始人陳志華拉了一個“互聯網保險高峰會群”,群裡共56人,互為競爭者,關係難免複雜,但在這個群裡,他們定了一個規矩,“不允許文人相輕”。

面對小自己五六歲的陳志華,上海爺叔毫無保留地分享對融資的見解,勸告他多與資本接觸,別到了需要融資的節點才去建立聯繫。

02

地獄難度


深夜,難以平復心緒的沈鵬想起了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2016年10月5日晚,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享年44歲。

又一創業者猝死,為700萬人健康做保險,融資前夕倒在辦公室

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

相仿的年紀、相仿的病症、相仿的經歷,周磊的離世同樣令人唏噓。他與張銳代表了一批在黑暗中摸索光明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業者,二人的離世引起了從業者悲愴的呼號,“健康”二字緊緊揪著他們的心。柴可回憶起自己暈倒在衛生間冰冷地面上的經歷,仍心有餘悸。

這是創業者難以逃避的。作為互聯網醫療先行者,周磊、張銳們一開始就選擇了地獄難度。

春雨醫生內容總監顧曉波曾在張銳的悼文中,這樣形容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這個行業層層包夾,重重限制,前路兇險,退路已絕,還伴隨無限量低成本的嘲諷和質疑。”

沈鵬認為,不同於消費品等高頻品類,互聯網醫療行業需要一邊教育用戶,一邊開拓市場。周磊也曾表達類似的觀點,“行業內可能覺得我推廣碰到天花板了,但很多普通老百姓其實還分不清百萬醫療是個什麼概念。”

“百萬醫療”是一種互聯網流行的險種,承諾消費者一年最少只需幾百元,則可獲得一百萬元至數百萬元的醫療險保額,直擊當下“看病難”的痛點。

事實上,互聯網健康險所佔份額微乎其微,雖在逐年上升,但遠遠落後人壽保險、年金險和意外險產品。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互聯網健康險只是線上人身險的第四大險種,僅佔保費收入的3.2%。

傳統保險業發展多年,重銷售輕保障,積重難返。依靠互聯網的聚集作用,大特保在上線兩年後,吸引了超過700萬註冊用戶。然而,低效能的線下戰場轉移到線上後,弊端也被放大。由於保險產品的弱需求、弱體驗感等特殊性,線上戰場缺乏口碑傳播,用戶對價格異常敏感,轉化率極低。最終,高保障性產品難以普及。

健康險未來的市場有多大?現有模式是否有問題?對此,業內仍有爭議。騰訊微保執行董事兼CEO劉家明曾對媒體表示,不認同健康險是剛需,“說真的,健康險頂多算是另類的剛需。平時普通人是不會想起購買健康險的,但是經常想買的時候已經遲了,可能是已經生病而無法購買了。”

他認為80%的人現在不會買健康險的原因是“太複雜,看不懂”。

為了在市場上打出名聲,周磊曾在大特保推出一系列保險新品,如“霧霾保險”“疫苗接種險”等,接地氣,一望而知。

2016年年底,周磊提出了MGA模式:保險科技平臺幫助傳統保險公司解決階段性發展問題,一起協作,在產品、推廣、運營和銷售服務上為保險機構賦能。沈鵬評價,“這是一次行業的創新”。當時,互聯網健康險創業者多站在自營視角,從保險公司採購產品,再賣給用戶。

又一創業者猝死,為700萬人健康做保險,融資前夕倒在辦公室


2015年11月,大特保獲中國保監會批覆互聯網保險全國經紀牌照,成為首個擁有此類牌照的互聯網保險創業平臺,又在兩年完成4輪融資,2016年,完成千萬美元B+輪融資後,大特保估值2億美元。

03

黎明前夜


周磊曾與沈鵬達成共識:“現在正是創業的時候,而不是爆發了才去做。”

然而,市場不會平白爆發,黎明之前,創業者能做的就是熬過漫長孤寂的長夜、前赴後繼地破冰。

過去十個月裡,沈鵬始終在融資的備戰狀態,和投資人約一個早飯,再趕回公司繼續工作。他不敢高調聲張,心知這可能是一個長期奮鬥的過程,只能默默啟動。

又一創業者猝死,為700萬人健康做保險,融資前夕倒在辦公室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


挑戰來自體力,也來自心理。碰上缺少耐心的投資人,沈鵬常常聊到一半就不想聊了,只能咬咬牙堅持,一些做高毛利業務的LP是賺快錢的視角,弄得他很鬱悶。

沈鵬還在熬。與此同時,大特保也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周磊本來正忙碌於最後的掃尾工作,卻沒能熬到消息公佈的好日子。

一家創業公司完成B輪融資,意味著商業模式已經探索完畢,進入積累業務數據,快速奔跑等待起飛的關鍵節點。

一年多前,大特保開發了業內首個會員權益存證區塊鏈,並做了用戶內測。他們希冀藉助區塊鏈技術,解決保險業的“最後一公里”直接觸達用戶的流程和體驗。大特保聯合創始人、CTO林洪祥曾對外表示,這一公里最大的問題便是用戶不信任,一旦缺乏信任,用戶買保險來增加安全感的意義也就降低了。

又一創業者猝死,為700萬人健康做保險,融資前夕倒在辦公室

大特保APP截圖


隨著主心骨的離去,大特保的業務將交由林洪祥暫代。有待收尾的融資會發生變動也成了未知數。兩年前,春雨正在進行的IPO計劃因張銳的離世而被擱淺至今。創始人的離去對一家正在高速奔跑的公司來說,成了最大的變量。

公司不是周磊唯一的牽掛。周磊有著上海爺叔顧家的基因,在緊張的創業中,為保留最多的時間給太太和三個幼子,他常年往返於京滬兩地,早已習慣一天從早班飛機開始,在紅眼航班上結束。

相熟的投資人在無數個清晨、夜晚,與周磊在機場擦肩而過,匆匆道一聲“hi”。周磊一直念著,等做完大特保,就開一家麵店,煮一碗有上海味道的面。這個上海男人再也不會在朋友圈發出吃碗熱湯麵的邀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