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19級稀缺人才」條件曝光,BAT們連夜闢謠縮招

寒冬未至,互聯網行業已寒風瑟瑟。今日,有媒體報道稱,華為日前內部發布了《關於落實公司人才供應策略的決議》,宣佈“華為公司原則上停止普通社會招聘”,不在優秀往屆生、關鍵稀缺人才以及公司專項招聘範圍之內的各部門不得發放offer,特殊情況需經輪值董事長審批。

華為“19級稀缺人才”條件曝光,BAT們連夜闢謠縮招

決議顯示,公司整體人力缺口和新鮮血液的補充,絕大部分將由應屆生招聘滿足(含優秀往屆生),能力補充由關鍵稀缺人才招聘滿足,其他人才缺口以內部調配為主。

有華為內部員工透露,此舉是為了縮減用人成本。根據華為發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其用在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上的費用達1402.9億元,同比上漲15.11%。

如果按照目前18萬員工計算,華為人均年薪可達77.94萬元,如此高薪無疑也令就業者心生嚮往。

不過對於“縮招”的消息,華為官方回應稱,此為不實報道,“我們將持續開放,面向全球吸收優秀人才,在公司新願景下推進業務不斷髮展”。

報道顯示,華為也對“原則外”的情況進行了規定,社會招聘只對“19級以上的關鍵稀缺人才”開放。據悉,這類員工一般是有12-15年工作經驗的行業佼佼者,覆蓋領域包括:IT、公有云服務、人工智能、視頻監控、互聯網生態與運營等。

無獨有偶。此前,有應聘者在職場社交應用脈脈上留言表示:阿里已全面縮減headcount(人員編制),所有業務線都不批offer,包括技術,近期招不上來的可能就會被砍掉了。

華為“19級稀缺人才”條件曝光,BAT們連夜闢謠縮招

另一名網友也透露,京東也“全面停止社招,文件已發出”。

不過,這一消息很快遭到兩方否認。京東方面表示:“目前社招需求仍很大”。阿里方面則稱: “這只是阿里巴巴近期的一次人才盤點和人才體系升級。”“阿里永遠會在人才上投資。阿里巴巴是在人才投資上投入最大的企業,其對人才的持續投入和要求,超過了國內任何其他公司。這是阿里巴巴引領科技,升級組織的必然途徑。”

關於騰訊裁員的消息在不久前也有流傳。9月初,曾有傳聞稱騰訊將裁員6000人,而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則闢謠稱:“HR今年有3000多人的社招任務,忙得很,沒空裁員。歡迎各位有志青年加入鵝廠”。

華為“19級稀缺人才”條件曝光,BAT們連夜闢謠縮招

雖然各大巨頭都出來闢謠,但不難看出,部分企業已開始節約人員開支。

幾天前,有今年應屆畢業生在脈脈上感慨:參加了京東和騰訊兩家產品公司的群面,兩場都是12個人全掛,學歷基本上是美國前20+清北復交,每個人自我介紹都是BAT、美團、滴滴實習,找個好點的工作真心不容易。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和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二季度中國就業景氣指數較一季度有所回落,其中,互聯網用人首次出現負增長;2018年二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職位數同比減少6%,首次出現需求的負增長。

有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行業最近幾年一直是用人“大戶”,隨著互聯網人口和流量的紅利已逐步衰減,企業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利潤相互擠壓,這與互聯網用人需求的退潮與創業公司的生存週期相關。

當然,人力資源調控被認為是公司控制成本的一個簡單粗暴的手段,但並非互聯網所有行業都在收縮陣線,近年來,AI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也亟待新的技術型人才流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