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機場28日開啓冬航季 航班周增量居華東第一

合肥机场28日开启冬航季 航班周增量居华东第一

東航安徽分公司冬春航季推介

民航資源網2018年10月24日消息:根據民航局統一部署,自2018年10月28日至2019年3月30日,合肥機場將全面啟動冬航季航班執行計劃。新的航季,合肥機場重點加密了省會城市、重要經濟發達城市和重點旅遊城市的國內幹線航班,積極打造合肥機場成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全力滿足乘機旅客安全、舒適、周到的出行需求。

合肥機場冬航季周航班增量位居華東第一

據統計,合肥機場2018冬航季航班周增量華東地區排名第一,全國排名僅次於重慶機場排名第二。執行冬航季航班計劃後,將有41家境內外航空公司在合肥機場運營定期客貨運航班,通航城市55個,執行客貨運定期航線90條,其中國內客運定期航線77條,地區及國際定期航線10條,國內定期貨運航線1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2條,每週計劃執行航班2068架次,日均航班295架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4%。

同比2017年冬航季,合肥機場通航城市新增運城、邯鄲、湛江、包頭、博鰲5個航點,恢復鄂爾多斯,佛山2個航點,取消台州、凱里、中衛3個航點。新增九元航空、長龍航空、瑞麗航空、江西航空,中聯航5家國內客運航空公司加盟新橋機場運營。泰獅航和柬埔寨景成航空公司成為新增加盟的2家國際客運航空公司。國內貨運航空公司方面,新增龍浩航空、金鵬航空2家加盟,分別運營河內和芝加哥航線。

值得一提的是,新航季合肥機場停場過夜飛機將達到16架次規模,其中東航10架,深航3架、南航1架、西部航1架,國航將新增2架共3架過夜飛機。過夜飛機的增加將對客流量增幅產生良好影響。

主動謀劃尋求民航局和航空公司支持

今年暑運,合肥機場受民航局“總量控制”政策影響,以及暑運加班政策取消,對季中新增航班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夏航季整體增幅不及預期。為挽回暑運損失,在冬航季打贏“翻身仗”,機場集團嚴格按照民航局“把控運行總量,調整航班結構”的要求,多次主動與民航局及各航空公司對接,就冬航季航班編排、後續航空公司在合肥機場運力投放等事項進行協商,取得了局方和航空公司支持,確保了冬航季航班國內國際和地區航班均實現穩中有增。

國內航線方面,高峰期合肥-深圳航班將到達每天9班,合肥-西安每天9班,合肥-昆明每天8班,合肥-重慶每天7班,合肥-廈門每天7班,合肥-海口每天7班,合肥-北京每天6班,合肥-成都每天6班,合肥-珠海每天6班,合肥-哈爾濱每天6班,合肥-瀋陽每天6班,合肥-三亞每天5班。換季後合肥機場航線網絡佈局將更加完善,通達能力進一步提升。

港澳臺航線方面,東航繼續執行每天1班合肥-臺北,遠東航繼續執行每週2班合肥-臺北;澳門航繼續執行每週3班合肥-澳門。

國際航線方面,東航繼續執行每天1班合肥-昆明-曼谷,大韓航空繼續執行每週3班合肥-首爾,春秋航空繼續執行每週4班合肥-曼谷,泰獅航執行每週3班合肥-普吉,越南越捷航執行每週6班合肥-芽莊,印尼蘇拉維加亞航執行每週1班合肥-巴厘島,柬埔寨景成航空執行合肥-暹粒-金邊每週3班。

本次新聞發佈會上,長龍航空、東方航空、國航、海南航空、山東航空、四川航空、幸福航空、和深圳航空等多家公司,分別介紹了在合肥機場的冬春航班安排情況。

特色舉措助力冬航季航運市場

航班量增加了,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務?如何擴大新航季的宣傳?機場集團採取多項特色舉措助力冬航季航空市場。8月16日,合肥機場正式啟用“攜程-合肥機場中轉櫃檯”,這是全國首家在線旅遊服務商(OTA)中轉服務櫃檯,實現了機場與攜程共同開發經合肥航空中轉旅行產品及空鐵聯運產品,為所有經合肥中轉的旅客提供優質、全面的服務體驗。截止9月底,已累計輸送航空中轉旅客29164人次,輸送鐵空聯運旅客3730人次、輸送空鐵聯運旅客1386人次,獲得良好的轉運效果。

異地城市候機樓也是機場服務一項延伸品牌,實現了旅客在機場和省內城市之間的交通無縫對接。據統計,截至2018年9月底,異地23家城市候機樓已執行客運班次7萬餘班,共運輸旅客92.7萬人次,各異地候機樓共計銷售機票數量1.2萬餘張。其中高鐵南站、蚌埠、淮南城市候機樓分別位列運送旅客量前三名。

此外,機場集團還積極與市旅發委、旅遊企業密切聯絡與合作,組織旅遊企業推介促銷活動,參與旅遊企業旅遊包機推介會,讓旅遊走進機場,推動航空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同時做好新航季宣傳,將每個航季新的航班時刻表投放到市區各星級酒店前臺、公共宣傳展架、市區各旅遊景點、景區遊客服務中心等,擴大合肥機場航線航班宣傳渠道及覆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