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選擇」取捨「的移民方式嗎?

誰都想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族群裡;誰都想讓孩子跟自己說一樣的語言;誰都不喜歡離開故土從零開始學習完全陌生的處世之道;誰都不願意看著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像個外國人……

你還在選擇”取捨“的移民方式嗎?



在國內,工作雖然辛苦,但機會很多,社交圈子也會隨之不斷擴張;有默契無間的工作夥伴們,還有能一起吃喝玩樂的同學閨蜜……

但人這一生會度過很多階段,年輕的時候,體面的工作,光鮮的衣著,親友們的認同,異性的仰慕是你的目標。然而步入中年,有了孩子,價值觀就完全不同。身為父母,最幸福美妙的事情不再是K歌,甚至不在乎功與名,陪伴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是人生最美妙的事情。

你還在選擇”取捨“的移民方式嗎?



有句俗語:錢是可以儲存的,而時間是不能儲存的,你怎麼花時間,決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質量。父母與孩子真正的緣份,說到底其實也就年幼時那短短10多年時間。

所以為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但又不想和孩子背井離鄉,很多移民國外歐美國家的移民者,之後都說到,去了生活習慣和語言都不相符,倍感孤獨,但是定居香港則不同,既不用學習語言,也不用更改生活習慣方式,一切和內地都是相似的,但是香港更加國際化,民主化,法制化,是可以堪比歐美國家的!

在香港很普通的畫面:

你還在選擇”取捨“的移民方式嗎?



早晨聞著的草香和孩子們散步去學校,週末看他們在草坪上喂鴿子;到郊區野餐、騎車,慢生活!晚飯後陪孩子在露臺上聊天看星星;假期跟著老公帶孩子開車去旅行看世界。

但在國內,忙於工作,依賴於電子產品的我們,早已經失去了這份純真,與孩子一同奔波於擇校與各種培訓班。

除了夢想因素,國內殘酷的自然環境,教育和人文環境等現實問題是讓大部分父母們無法淡定的主要原因。

國內環境

你還在選擇”取捨“的移民方式嗎?



霧霾之毒,無處可躲,孩子們像困獸般被關在家裡,出門玩個滑板車,都要提前看看天氣預報。對於麻木的成年人,霧霾基本毫無影響,他們的注意力只是從電腦轉移到手機,再從手機轉移到電腦的區別。

孩子不能每天對著電視和IPAD,只能選擇各類培訓班,但那人口密度可以趕上非高峰時段的地鐵了,大人比孩子還多,每個父母們都在爭先恐後地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孩子根本談不上自由的社交空間。

孩子們玩耍的空間已經被無限地壓縮,從小被畸形地陷入高壓的學習氛圍,沒處能玩,想消耗孩子們無限旺盛的精力就只能讀書了。不管孩子喜不喜歡,不管有用沒用、鋼琴、繪畫……只要能佔時間和陶冶情操就好。

教 育

父母們都想為孩子找一所愉快教育的學校,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填鴨式的教育會破壞孩子天生的求知慾和學習動力,更成為學校和老師追求排名和聲望的犧牲品。

香港教育更加遵循孩子內在的成長速度,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香港小學的普通畫面:

1. 孩子在學校裡無論成績好壞,都會得到老師相同的關注和尊重;

2. 學校給孩子充分的體育活動;

3. 學習任務輕鬆,讓孩子放學後,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發展個性;

4. 更好的情況是,老師願意放下身段,平等地對待孩子,引導孩子自己尋找答案,即便這種方法比直接傳授慢好多也不介意。

但這個標準在國內是很難實現的,所謂的名校,精英學校說到底與成績和升學率緊密掛鉤的,孩子在校的壓力不言而喻。

從教育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一張香港“綠卡“,不僅是省去國際學校學費的問題,如果國內100個孩子將來只有5個可以獲得好的教育資源,那在香港,孩子們不需要犧牲童年、犧牲創造力等等來提前競爭就可輕鬆獲得。

一張香港身份證對下一代的意義在於他們能夠在遵循自然規律成長,同時,長大後,還能擁有國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才能爭取到的教育資源。

多元化發展

你還在選擇”取捨“的移民方式嗎?



除了學業以外,老師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體育能力以及其他各種生活體驗。老師總在創造各種讓孩子鍛鍊協作能力和領導能力的機會。

此外,學校還會組建各類文體club,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種類繁多的創意活動,比如校園disco、海邊活動、馬拉松、甚至做蛋糕……讓孩子快樂成長!

香港是最近距離的優質選擇,讓孩子能夠享受優質的教育,讓家人能夠享受真正的高品質的生活環境,移居香港不用捨棄朋友圈,不用捨棄國內的事業,移居香港沒有對於”取捨“的選擇,只有得,無需舍!

你還在選擇”取捨“的移民方式嗎?


香港優才申請條件

綜合計分制

1.18週歲及以上

2.學士學位以上學歷

3.好的中文(普通話或粵語)或英文能力

4.12萬人民幣以上的個人資產

5.無犯罪記錄

6.分數100及以上

7.滿足以下優勢之一,具體如下:

1.世界100強院校畢業:本科以上學歷,按照官方排名

2.跨國工作經歷:2年

3.現任職於世界500強企業管理崗位:按照官方排名

4.海外院校畢業:本科以上學歷

5.專業人才:持有國際證書或三級以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發明專利證書(專利證書需為發明或實用新型)

6.人才清單:11個專業之一,按照官方對學歷、工作的要求(需提供文件:學歷證書、項目文件或作品等)

成就計分制

*申請人曾獲得傑出成就獎(例如奧運獎牌、諾貝爾獎、國家/國際獎項);

*申請人可以證明其工作得到同業肯定,或對其界別的發展有重大貢獻(例如獲業內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出示證明由香港方面進行審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