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推出糧食托市收購,爲何還會「穀賤傷農」?

這個問題也許是很多農民朋友困惑的,小編根據自己的理解,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不當之處請大家海涵。

一、糧食託市收購的基本情況。多年來,國家為了保護農民利益,提高種糧農民的種地積極性,以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推出了糧食託市收購政策。大家知道,目前大豆和玉米已經退出託市價格收購,四大主糧作物中只有水稻和小麥仍然有託市收購政策。據瞭解,今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佈消息稱,調整小麥和水稻最低收購價格,三等普通小麥下調3分錢,調至1.15元/斤;水稻調整情況是,早秈稻和中晚秈稻調減0.1元,分別調至1.20元/斤、1.26元/斤,粳稻每斤下調0.2元,調至1.30元/斤。

二、糧食託市價格作用發揮情況。從目前情況看,託市價格已經連續兩年下調,讓託市糧食價格逐步與市場糧價接軌,讓國內糧食價格逐步與國際糧食價格接軌,託市價格的功能在弱化。但有一點大家要注意,在下調託市價格的同時,國家並不是不考慮農民的損失,是通過補貼的辦法來彌補農民損失,比如今年秈稻每畝補貼100元,粳稻每畝補貼150~200元。

三、當下穀賤傷農的幾個原因。國家下調糧食託市價格導致農民收入下滑有限,通過補貼基本能夠彌補損失。導致穀賤傷農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據春耕時瞭解今年的化肥比去年高25~30%,種子比去年高15~20%,農藥比去年高20%左右。二是地價虛高,受2017年玉米價格上漲影響,土地租金上漲10%左右。三是國際市場糧價衝擊,由於我國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的生產成本明顯偏高,受進口糧價衝擊較大。上述三點原因導致了國內糧價低,出現了“穀賤傷農”現象。

綜上所述,國家退出的糧食託市價格對種糧農民還是具有一定保護作用的,但隨著糧食市場化進程的加快,這種保護作用也在弱化,但導致“穀賤傷農”問題的癥結應該是生產資料漲價、地價虛高和國際糧價衝擊,大家要正確理解。

作者:XXX;來源:悟空問答;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