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高考的一切疑問,在這本書中都能得到解答

摘要: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將詳解新高考最熱的十個問題

新高考來了!

2014年9月4日,我國出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17年,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上海市、浙江省兩地考生開始首輪新高考。

不分文理以及主副科考試等制度的實施,將促使家長和學生在初三或高一,就要對報考做出定向和定位選擇安排,報考從 “考後一個月的事”變成了“考前三年的事”。

學業與職業規劃將會變得空前重要,對個體家庭而言,家長“報考選擇”的投入和孩子“學習努力”的投入將會變得同等重要。認真瞭解、吃透政策,對考生和家長規劃新政下的學習生活十分重要。


你是不是有很多疑問?

關於新高考的一切疑問,在這本書中都能得到解答

  • 新高考,到底考什麼?怎麼考?

  • 高中生自制力不夠,沒有明確志向,家長變成決策人?

  • 走班選課,學校和老師該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做選擇?

  • 賦分制帶來的新變化,學生該如何調整自己?

  • 走班選課,基礎學科教育何去何從?

  • 多次考試,拉長戰線,學習進度如何調整?

  • 新高考怎麼報志願?


你的疑惑,在這本書中都能得到解答

1.新高考改革中,英語是不是真的如傳說的退出高考了?

答:英語考兩次,實行社會化考試改革。針對這一改革方案,從2013年起,“英語將退出高考”的說法流傳甚廣。這完全是“誤讀”,而這樣的“誤讀”在高考改革方案頒佈後,還有人這麼理解。這是很不理性的態度。真實情況是,以後外語科目兩次考試,考生選擇最高分數計入高考總分,其積極意義是毋庸置疑的。

2.等級計分的賦分制實行,究竟是如何操作的?

答:根據高考改革實施意見,高中學業完成情況將分別採用合格和等級方式來呈現考試成績,不再用百分制,以避免“分分計較”。學生也將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優勢,自覺選擇三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來參加考試,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避免畢業時“一次考三年”的壓力。

3.新高考改革減少加分項目,那有特長的學生怎麼辦,這符合發展素質教育的要求嗎?

答:減少高考加分項目,主要是為消除因高考加分帶來的高考加分造假和高考加分腐敗現象,讓社會的關注點回歸到本身有特長的學生身上,避免為了獲得加分而特意參加特長培訓的惡性循環。按照國家高考改革方案,將主要通過自主招生和綜合素質評價來引導學生髮展個性、特長和綜合素質。高考錄取是兩依據一參考,一參考就是高中綜合素質評價。

4.高考改革中提到,由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這是變相補充農村生嗎,有利於高考公平嗎?

答:關注針對貧困地區農村生的降分幅度,很可能給公眾留下這是搞笑降低錄取標準的印象。其實,這不是簡單的降分,二十改變原來用單一分數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對農村學生進行多元評價。結合高考分數、農村生的高中學業水平成績、大學面試考察和其所處的地區教育環境、家庭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錄取,這和5%的自主招生中,對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適當降低錄取分數是同樣的道理。


《深度解讀新高考》來了!

無論你是考生、家長還是老師,在本條推送下留言寫下你對新高考的疑問,就有機會得到著名教育專家的權威解答,我們會在提問者中選贈熊丙奇新書《深度解讀新高考》,而且是簽名版哦,快來參加吧!

關於新高考的一切疑問,在這本書中都能得到解答

  • 熊丙奇 著名教育學者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著名高考志願諮詢及生涯規劃專家,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教育制度改革、中高考政策研究及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工作。出版《走出一個時代的教育困惑》《誰來改變教育?》《教育熊視》《教育公平:讓教育迴歸本質》《教育的挑戰》《天下無牆》《步入大學》等二十餘本著作。 2011年獲評“央廣網十大教育改革傑出人物獎”,2014年獲評“搜狐網中國教育推動者獎”,2014年獲評“央廣網中國教育變革人物獎”,是《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報專欄作者。

關於新高考的一切疑問,在這本書中都能得到解答

  • 《新高考·新高中:深度解讀新高考》,熊丙奇 編著,定價 38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01月出

本書作者長期研究高考政策改革,是高中生涯規劃指導、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專家。他從多角度解析高考政策改革,其文章有助於考生和家長,客觀、理性地理解高考政策,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及考試策略。同時,這些極富思辨性的文章也為相關研究提供極富啟發的思考視角。

  • 中國著名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楊東平 推薦:

熊丙奇是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他著力最多、研究最深的就是高考制度改革。他不僅對宏觀的制度設計、政策變化十分熟悉,在高校錄取、志願填報方面也多有實踐。因此,他的評論別具一格,既有對各項制度、政策深入淺出的解讀辨析,也有對改革操作性和現實性的說明和展望,不僅有助於學生、家長、老師瞭解和吃透政策,而且對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來說,也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參考價值。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輝 推薦:

本書對改革的解讀相對完整。因為這次改革的重心在考試,解讀的較多的也是考試,對各科考試和各項考試改革都有涉及,同時關注到公平和招生,尤其是對不少考生嚮往的自主招生專門加以闡述,最後一部分強調高考改革在路上,如實反映了當下改革的現狀。讀者可以找到本書的可用之處,能用之處,並思考結合自己的實際如何用它,邁好人生經歷的第一道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