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心路上,你若「刻意」而爲,只會適得其反

在修心路上,你若“刻意”而為,只會適得其反

前面文章提到,“誠意”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意”若不誠,你將永遠只能停留在凡夫的境界裡亂竄,很難窺見“精一”的道體。

其實我們每一個凡夫每時每刻都處在一種非常“刻意”的狀態之中。心不純,心不誠,時刻都在欺騙著自己的本心,做“己所不欲”的事情,所以,“天理”對你我的懲罰在任何一個時空點都在上演著,諸如痛苦、煩惱、天災人禍等等,都是天理對我們自己的懲處。

在修心路上,你若“刻意”而為,只會適得其反

聖賢沒有時間和空間概念,凡人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就是因為凡夫在“刻意”中作祟。天道歸“一”,“一”即是天理,“一”就是“誠意”。

人心本誠,人心本“一”,當凡人要“意念”在“一”上雕刻塗鴉,於是塗繪出了這個三維世界,這就是“刻意”而為。

當各種“私意”與“天意”之間形成一定的落差的時候就製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煩惱和憂愁。

在修心路上,你若“刻意”而為,只會適得其反

靜水燈火

在“刻意”與“誠意”之間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所以自古以來,只要有點覺醒之人就已經開始走上了這條光明大道,只是很多人只是在充當著一個匆匆過客的身份,並不能抵達彼岸。

問題出在哪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在“心”上用功才是正道。

篇幅有限,留意文章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