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專員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了我過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基本架構以及發行的意義,其實簡單的來專員覺得,法定數字貨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進程,也是未來的趨勢,隨著我國數字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民眾對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也會不斷提高。

數字貨幣本身就是貨幣,傳遞的是價值本身,這意味著其流轉可以把後臺清算、結算的很多環節都省掉。

另外,數字貨幣也可以有效的降低貨幣發行的成本,也有利於國家對法定貨幣的監管和控制,保護我國的金融體制的健康發展。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之前跟大家聊了我過數字貨幣的二元體系,以及數字貨幣的表現形態,總的概括,

我國法定數字貨幣原型為“一幣,兩庫,三中心”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一幣”指的是由央行擔保並簽發的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貨幣的字符串;“兩庫”指的是央行的發行庫,商業銀行的銀行卡,同時當然還包括市面上流通的個人和單位的數字錢包;“三中心”則指的是認證中心,登記中心和大數據分析中心。

接下來我們講講“三中心”

認證中心簡單的來說就是央行都數字貨幣的持有者的機構或者身份的認證,是安全的基礎組件,也需要利用它去做到可控的匿名,即前端匿名後端可控的模式;登記中心則記錄數字貨幣流通以及所屬權的記錄,記錄數字貨幣由產生,流通,銷燬等全過程;大數據分析中心則是起到反洗錢,監管分析貨幣流通的作用。我國的數字貨幣的原型系統就是在這三大中心基礎之上進行建立的。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這三大中心也保證數字貨幣的流通性的情況下,也保證了央行能夠起到安全監管的作用,保障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安全穩定。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圖則為整個原型系統的總體架構圖: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既然是數字貨幣也是屬於法定貨幣的一種,那麼就必不可少的有三個過程:發行,回籠以及流轉.

首先是數字貨幣的發行,如下圖所示: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整個發行的過程還是十分簡單的,由於二元的體系的存在,發行的申請還是由商業銀行像央行的數字貨幣系統提出,由央行進行審批,並且扣除改商業銀行在央行預存的準備金,審核通過並且準備金扣除成功之後便由央行的數字貨幣系統進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最後由商業銀行的數字貨幣系統接收。

接著是回籠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回籠的過程基本和發行的流程一致,只是某些操作恰好可逆,依舊是由商業銀行提交回籠繳存的申請,由央行數字貨幣系統進行審核並且作廢該數字貨幣,再由數字貨幣系統發起該商業銀行的準備金上調的請求,準備金成功上調後,通過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和商業銀行回籠數字貨幣成功的結果。

最後是數字貨幣的轉移機制,則較為複雜,如下圖所示,可分為三種情況: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1. 直接轉移:用戶A直接將字符串1轉給用戶B,並且字符串2和1的金額相同。

2. 合併轉移:用戶B將字符串2和3合併,轉移給C,生成新的字符串4。映射到現在的模式中就是需要15元人民幣,便將1張十元和1張5元一起給他們。因此可以退出,輸入的字符串可以是多個。

3.拆分轉移:用戶C將部分字符串4的金額轉移給用戶D,剩下金額給自己,生成兩個新的字符串5和6。映射到現實場景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找零。

因此根據轉移機制,商業銀行和央行的轉移機制如下圖所示: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專員聊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二)

轉移的過程,也就是作廢來源的數字貨幣,生成新的數字貨幣的過程,若存在找零則需要生成兩個新的數字貨幣,若存在合併,則需要銷燬多個數字貨幣。

文末

說道這裡,專員已經大概將我國數字貨幣的基本原型的流轉過程已經講完,但是大家可以看總體架構圖中,其實數字貨幣遠遠沒有這麼簡單,涉及的面也相當之廣,也十分複雜,因此專員覺得,對於一個成熟的法定數字貨幣系統,還是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專員也覺得我國的法定數字貨幣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