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昨天,一份名為《Fountain 白皮書 v0.93》的文章引起了專員朋友圈的關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簡書要發幣了!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在聊簡書發幣之前,先跟大家說說簡書的背景。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講道理,作為一個程序員,對簡書還是不陌生的。

簡書於2013年4月,作為一款人人都能方便使用的寫作工具,正式開放註冊。截止2017年4月,簡書日活突破230萬,次日留存50%以上,累計文章1,000萬篇,日均新增文章4萬篇,獲得B輪融資4200萬,領投方為君聯資本與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估值達到數億。

不過,作為一個創業5年了的傳統互聯網公司,簡書的核心競爭力其實並不強,受眾人群還是比較小眾,可能可以靠廣告賺錢,但是能否cover住開支,這個不太好說。不過不管怎麼說,作為一個B輪融資,有一定口碑和用戶群的項目,貌似幣改也無可厚非,那接下來我們看看簡書的白皮書是怎麼寫的。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首先,文章第一句話就把自己的定位和對標產品表達出來了: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很明顯,簡書想和Steem競爭,然後其願景也和一般的內網社區項目類似:

Fountain 是一個基於貢獻證明 ( Proof of Contribution ) 的區塊鏈化內容生態系統。通過一套公開透明的貢獻證明規則,運用區塊鏈技術記錄所有參與者的貢獻,精準計算後,給予 token 獎勵所有參與者。這將有效地激勵人們深度參與某個內容社區應用和整個生態,貢獻自己的力量。隨著生態的不斷成熟和發展,Fountain 上將有豐富的內容社區應用,並且作者、讀者、策展者、IP 投資者、出塊節點、應用開發者等諸多角色都將從 token 中獲得理應屬於他們的收益。最終實現我們的願景:一個多方共贏的、可持續發展的內容生態系統。

然後我們看看文章裡簡書和Steemit的對比: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咋一看,確實有道理,作為一個幣改的項目,簡書的實力比Steemit更強,但是這裡其實要打一個問號,Steemit的用戶垂直度遠高於簡書,這也是為什麼幣乎一直受到如此多項目方關注和湧入的原因之一,所以這些大家看看就好。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他的Token分配機制: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簡書的Token代號是FNT,其中15億個將作為基金會預留金,將用於初期社群共識建設、合作方測試、核心團隊的長期激勵、日常經營和投資等用途。同時預留金也將用於抑制有可能被大投資人所操縱的短期炒幣投機行為。其中5億個將贈與簡書,以感謝簡書對 Fountain 的支持。剩餘10億個將用於社區支持計劃,所得資金將用於 Fountain 的開發、運營和市場。

這些幣的鎖倉期比較久,所以短時間內也不會流通到市面上,然後對於內容分享者和讀者,Fountain會採用增發的機制,其每日增發100萬個 FTN 用以生態激勵,首年增發率約為12%,隨後逐年降低,趨近於0。這不是廢話嗎,等2年以後一下子釋放30億,還需要毛線增發,,,

然後下面是關於FNT如何分配的一個比例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其中FP是Fountain Power 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用FNT換FP,然後根據你持有FP的比例來分配每天100萬增發的代幣,具體的條例大家可以看看原文,不過這個最早出自Steemit,這裡有點參照的嫌疑。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以下是FP和FNT的一個具體兌換規則: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按照官方的說法,用戶隨時可以將 FTN 以1:1的比例兌換成 FP。但當用戶選擇將 FP 兌換成 FTN 時,FTN 總額即被分成等額的13份,每週兌換1份,13周兌換完成。FP 無法流通,必須兌換為 FTN 後才可以流通。

然後文章後面還對內容貢獻、投票權重、內容熱度值、內容獎勵分配、運營貢獻、社區治理獎勵、介紹人獎勵、用戶註冊與準備金、發展路線做了粗略的介紹,專員就不在本文進行詳細解讀了,沒啥意思,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簡書也要幣改,到底靠不靠譜?

說下專員的看法:

1.Token機制設計不合理,半年後大概率崩盤,3個月-6個月可能會出現急跌。為啥這麼說呢,大家可以算一下,6個月180天,每天釋放100億,也就是說市面流通的代幣為1.8億,而社區支持計劃裡的10億Token會在6個月後開始交割,這一下子稀釋了1/7,價格不急跌有鬼。當然,項目方在文章裡說只交割一部分,但是即使交割了20%,價格也要腰斬,所以專員不看好其6個月後的發展。順便說一句,2年後,社區獎勵最多2* 365 * 100萬 = 7.3億token,而官方自持30億全部釋放,直接稀釋1/5......

2.適合投資嗎?專員不建議大家投,雖然眾籌的比例啥的都還沒出來,但是一想到有一把巨大的鐮刀(6個月)懸在頭上,就沒有投資的慾望了。如果二級市場接盤,這就更危險了,前期的溢價一定很高,但是買盤很少,出不了貨,到最後砸手裡。

3.在幣改項目中,簡書不是非常強的一批,所以只能說一般,而這個幣最後到底會不會有價值還是取決於簡書能不能把流量用好,關於這點,專員持悲觀態度。

4.適合薅羊毛嗎?這個可以有,大家可以加入專員群一起組隊搞一波,,,,,,反正熊市也是閒著,,,,,,

文末

以上就是專員的分析,估計被簡書項目方看到要打死我0.0,不過講道理專員自認為還是非常客觀公正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