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有些人想拿儒家思想來愚弄網友?

15812847699


首先,我覺得儒家思想並非愚弄人的思想,關鍵在於你從思想中看到了什麼。儒家思想強調“仁義禮智信”,在孔子時代強調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行為準則,更像是一種道德規範,當然它的興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在禮崩樂壞,戰火連天的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渴望和平環境,所以儒家不管是孔子,還是後來的孟子、荀子都遊走各國,希望能夠找到治理國家,實現各個國家和平共處的方式,孔子和孟子篇理想主義,強調道德教化,以“禮服人”,而在戰國末期的荀子,則更現實,除了禮之外,也強調法制,主張君主獨裁,因此後來他的學生韓非成了法家的集大成者,發展了他的“法”的思想。但不管是孔子、孟子還是後來的荀子,他們都為當時各國的統治階級提供一套治理天下的規則。


其次,當然他們的思想並非僅僅是一種治國理念,還要包括辯證法和社會倫理的哲學思想,比如“物極必反”就是中國哲學思想中,儒家和道家的共同點。而且“物極必反”的思想對幾千年來的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影響尤其深遠,而且好的方面多餘壞的方面。


“物極必反”是儒道兩大哲學思想的共同點,意思就是:一個事物發展到極端之後,就會走向相反的另外一個極端。就像黑格爾所說的那樣: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它自己的否定。《易傳》一書中有說:寒往則署來,署往則寒來。在老子經典的《道德經》有一句經典: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物極必反的哲學思想。

“反”可以是事物的反面,或者說矛盾的對立面。“道之動”可以理解為事物的運動,或前進的動力。所以“反者道之動”的第一層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或者說是矛盾的統一體,它們會相互轉換。而第二層意思則揭示了,世間萬物的變化規律是循環往復,週而復始。這是一種典型的辯證思維,一種用發展或者批判的眼光看問題的思維方式。

而後半句“弱者道之用”的“弱”可以理解為柔弱、弱點、不足或者弊端。意思是,正是這種柔弱才是“道”的最大作用。一般人都認為,強大才是有用的,但其實柔弱或者處於劣勢,才能激發一個人最大的作用。另外,一個人的弱點和劣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則可能變為優勢,強弱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就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而這句話更深層次含義,則反應了道家思想“順勢而為”、“順其自然”的思想境界。萬物相生相剋,萬事陰陽共存、利弊共生。

所以,不管是反者道之動、還是弱者道之用,都是一種辯證思維方式,這種以運動、變化和矛盾對立的方式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曾說:“在一定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種“物極必反”的思想對中國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都影響深遠,以至於中國的統治階級在繁榮昌盛時期都非常謹慎。這也是一種心理武器,即便在最黑暗,最艱苦的年代,絕大多數人也還是滿懷希望,憧憬黎明即將到來。甚至可以說,也正是這種信仰和意志,幫助我們度過了歷史上很多艱難的時期,讓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之久。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謙虛、謹慎、節儉而勤奮。從思想根源來說,可以追溯到道家和儒家的物極必反思想觀念,它讓我們懂得,即便在豐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綢繆,懂得節儉和儲蓄的重要性;也讓我們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不至於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謹慎和謙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們古代也有很多成語和典故體現了道家和儒家的這種哲學思想。比如:樂極生悲、苦盡甘來、柳暗花明、絕處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以及前面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小播讀書


為什麼如今孔老夫子突然大火?甚至著力在全世界辦“孔子學院”?為什麼近些年來突然冒出許多“國學大師”?吃瓜群眾很難究其含義。實際上只要稍微對中國的歷史有些瞭解就能窺見其中的奧秘。自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坐穩了江山的統治階級就無師自通懂得一定要用儒家思想來確認他們統治的合法性,並且也是江山永固的唯一實踐準則。請注意獨尊儒術,“儒術”就是統治的權謀!但這一套統治階級的權術對建立真正的現代民主、法制國家歷史已經徹底否定了。儒術作為一種思想體系是該徹底揚棄的,但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又是值得珍視、研究、傳承的……學術的歸學術,別跟現實扯得太緊密,否則就無法討論、展開了


徐正躍常綠永不雕謝


儒家文化在中國2000多年的發展中,一支獨大,因為它的思想和核心價值觀一直以來扼殺了中國科技,文化,思想的發展,成為了奴役人民的工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儒家文化也不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國發展的歷史上,統治階級為了達到馭人統治的目的,過分誇大儒家文化的作用,致使我們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特別是在近1000年的歷史中我們逐漸和西方文明拉開了距離,在科學技術,文化創新,思想發展中處於落伍的位置,沒有為人類歷史發展做出一個文明燦爛的國家應該做出的貢獻!


誠信有度22


是誰拿儒家來愚弄群眾?這個問題的導引潛臺詞就是“儒家愚民”了?這個問題實在不想再做過多的解釋!中國有確切紀年以來大約2900年左右,我們落後從1840年捱打開始,在此之前,我泱泱中華都獨步世界,請問儒家作為國家信仰,難道沒有一絲一毫的功勞和作用?我們在接受西方科學的時候,也不宜妄自菲薄,就覺得我們什麼都不好!先輩留下的文化、價值觀念一無是處,這就犯了現代人最容易犯的淺薄病。如果我們把儒家思想等同“愚民”是非常無知的。

還有個事實:聯合國評選世界思想偉人,孔子為什麼入選?這可是全世界共同評選的,不是中國自封,那些大罵儒家的人,你們怎麼解釋?


白玉飛豬671


看到這個問題,惹得那麼多人大動肝火,就像上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發出打倒孔家店的吶喊時一樣,感覺奇怪又慨嘆。時至今日,有關儒學的評判,似乎一點都沒有改變。

且不論儒學在中國的歷史上的功過是非,“有些人拿儒學思想愚弄網友”這句話似乎也是事實。這裡的“有些人”顯然是指那些對儒家的思想一隻半解。又急於賣弄國學文墨的人。我的邏輯是,歷史上的儒學在特定歷史時期確有可取之處,但也有糟泊的地方。有些人把糟粕當寶貝,拿出來顯擺,豈不就是一種愚弄嗎?


有人說鴉片戰爭之前儒學在中國還是挺管用的。這句話沒有錯,只不過“管用”是針對治世者而言,跟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沒有半毛錢關係。

儒學本就是治世之學。它最“管用”的地方在於維持封建社會秩序。做人有做人的規矩,做官有做官的規矩。所謂六德六行、三綱五常等等,核心就在於秩序。不然怎麼拿來治世?

既有天下,就要治天下,這本無可厚非。問題是學儒學的人學到後來,很容易變成說一套,做一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口是心非。 為什麼這樣說呢?

就拿那些儒生讀書人最最嚮往的宋朝做例子。那位大儒張橫渠的名言怎麼說來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話說得漂亮,但北宋末期,金朝人打到汴梁城,那些平時忠君愛民說漂亮話的一干大臣們居然集體變節了。雖然也有一些有氣血的人,但比較起來,少的可憐。

皇帝要仁,百姓要善,臣子要忠。整個社會結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條鏈子穿起來,這樣就會很穩定。因為仁政,老百姓不會有太多怨言;因為忠勇,所以不會有人起來造反;因為要善良,自己家裡的事還搞不定,為什麼還要去管朝廷的事呢?明白了這一點之後,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歷代王朝無一例外的尊孔敬儒。有時候你得替皇上想想,治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左看右看,絞盡腦汁,終於發現還是儒家最合適。

所以,許多人也會說,儒學是給讀書人洗腦的學問,其實,不光是讀書人,幾千年下來,普羅大眾被儒學燻也燻成了半個儒生。循規蹈矩,安分守己自不待說,連起義造反也與西方人有很大不同。

中世紀的西方戰爭多半信仰而戰。而我們的造反是為了肚皮而戰。第一天吃不飽,勒勒褲腰帶也就是了;第二天沒飯吃,挖挖野菜啃啃樹皮也能對付;到了第三天,肚皮裡面實在沒東西裝進了,才揭竿而起,打家劫舍。

所以,在古代中國,皇帝坐起來相對容易些。好日子自己過,稍微花點心思,時時給點施捨,這樣也就太平無事了。老百姓肚子裡有食,哪怕只有半飽,然後幻想著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一輩子就這麼過完了。

前幾年國學熱的時候,我的一位朋友寫過一本叫《孔子為什麼這樣紅》的書。我問他的寫作意圖,他說,國學熱,當然就孔子紅,寫成書才會賣得掉。 老實說,我很疑心,現在提儒學,實在也沒個討論的氣氛,大家不過是拿來消費而已。(對不起,可能有些不敬,到底自己也還算半個讀書人。)


行者私享


如果中國去掉儒家思想,我不知道中國還有什麼古老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值得國人自豪和驕傲。很顯然這個“有些人想拿儒家思想來愚弄網民”的說法是偽命題。記得多年前看到《收穫》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旅美華人親身經歷而撰寫的一篇小說,小說中介紹了一些西方人對東方的古老哲學和文化思想的研究,末了作者說,當東方的中國人拼命的學習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時,而無數的西方人也在認真的研讀中國的老莊孔孟等哲學思想,同時這些西方人認為,當他們在西方古老的哲學思想中無法找到的一些為人,處世,生存答案時,卻在中國的古老哲學思想找到了,他們認為古老的東方儒家思想為自己指明瞭一個方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盲目偏信。這正如一句古詩詞中所說,“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金木水火土154029481


因為儒家思想與現代思想格格不入吧。

儒家講究修身,自省;而現代人的思想是找錢,用道德綁架。

儒家講究克己復禮而中庸,意思就是哪怕是個偽君子,偽上一輩子也就成了真君子。而現代人講究利己主義,真小人。

儒家講究君君臣臣,意思是君不像君那麼臣也不會像臣,而現代人講究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跟中國作對就是漢奸。

儒家講究君君臣臣,意思是承上啟下,上行下效,而現代人講究管理層別把下面當人看,其他什麼活都讓下面幹。

儒家講究存天理滅人慾,意思是剋制自己不好的慾望,而現代人講究只要可以利己,什麼都可以去做。

儒家講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代人講究只要自己爽,管他是人不是人。

試問這樣一個儒家思想,又怎麼可能不會被罵?

儒家思想早點死了,這些壓制在內心深處的魔鬼就可以早點出沒在陽光底下。


鹿與紅茶


國學是什麼?是單單指的某種中國歷史上的學術嗎?還是單單指那些詩詞歌賦嗎?很顯然都不是。國學包括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當中的國粹和精華之學。然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同時也不乏糟粕思想,既然要承上啟下歷久彌新,那麼就必須去糟粕存精華。而不是一股腦地都繼承下來。

然而中國目前文化思想屆根本就沒有經歷過如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式的去糟粕存精華的文化運動,一味地嚷嚷著復興國學?我看是某些人別有用心,借復興國學之名,復辟封建糟粕為實。特別是嚷嚷著振興儒學的聲音最多。

而中華文明從來就不只是儒家。儒家只是漢文化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但不能再次被抬高到不可一世的地位。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了儒學“不只是儒學糟粕,還有道家糟粕,法家糟粕被統治階級發展到了極致。如果再次被統治階級利用,那中華民族將再次重蹈覆轍。

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要想真正改頭換面讓世人接受,必須正本清源,把封建糟粕被君主們歪曲的真理找回來,如同歐洲的宗教改革一樣。把超自然現象的神聖光環去掉,把有血有肉的真理展現在世人面前。

傳統文化要想再在這個文化多元的社會讓世人接受,再想依靠統治階級的強權推廣只會徹底葬送國學最後一絲尊嚴。

還不如那些自稱要重振國學的有志之士來一次正本清源,把曾經被封建統治君主歪曲的和濫用的思想糟粕糾正過來,把真理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世人自己評判好壞。就如同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樣。馬丁路德身為教職人員,批判教會和神職人員的腐敗墮落,反對教職人員代上帝行駛神權,這就是反對人的超自然的神聖地位。馬丁路德反對教會和神職人員,但不反對天主教。

那些自稱要振興國學的也可以反對被政治濫用的傳統文化糟粕,這並不算反對國學本身。去掉超自然的神聖性,強調人文主義精神。這樣我們傳統文化才不至於將來徹底被遺棄。

去掉傳統文化那些神聖光環,如同宗教改革去掉教會,神職人員們的神聖性。讓世人可以和學術思想裡面的真理直接溝通,而不需要那些“媒介”。

中國人民要想真正站起來做人,必須經過如“文藝復興“一樣的正本清源的理性探索。再經過“宗教改革”運動般的的批判和理性否定超自然的神聖性,肯定並尊重人性。在用“啟蒙運動”用正本清源後的真理,理性,人文主義從新塑造中華精神。

中華精神需要重塑,但是一定要用理性,客觀的批判主義態度去偽存真。去掉被神聖化的糟粕,把真理和精華保存下來。我們要站著去探索傳統文化的真理,而不能再匍匐在它腳下被奴役。

一句話說完,新國學必須是經過重塑的,以人為本,倡導人文主義,追求真理和自然科學的新文化精神,而不再是注重超自然的神聖性,不能再成為專制統治利用愚民的工具。

古今中外凡事意圖奴役人民的人,無不先為人民塑造一個超自然的神聖來奴役其靈魂和精神。再用其它手段奴役人民的肉體。

鄙人雖然不喜歡儒家這個因利益而興起的學派。也憎惡被歷代專制統治王朝君主層層包裹用來愚民和做遮羞布失去本真的孔丘。但我對孔子,儒學留下來的一些哲言真理還是很推崇的。但是當今所謂的復興國學都是帶著政治目的的,而在我看來,復興國學的真正目的是應該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般的去糟粕存精華,歷久彌新繼往開來。把真理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世人自己評判優劣。

而不能再讓國學糟粕變成政治利用來愚民的工具。我們既不能再犯前人一杆子打倒的錯誤,更不能犯用封建糟粕來愚民的錯誤。

今天的我們應該要用理性,客觀,科學的態度去看待傳統國學,學術,歷史事件,歷史人物。

我們再也不要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錯誤了。


天下為公民為貴


儒家思想並沒什麼錯,而是那些用儒家思想當槍使的人,把儒家思想的名聲弄壞了。關鍵是他們要別人尊儒守道,自已則另搞一套,即"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吧!


五月艾草葉兒香


談到愚弄,怎麼能怪儒家?儒家給世間以溫情,但同時你要明白人還有惡的一面。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自然也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個無緣無故讚美你,必定是有求於你;一個人無緣無故對你好,必定是想從你這兒得到更大的好處。

怎樣能判斷一個人對你好是不是出於真心呢?其實特別簡單!關鍵看他的言行是否前後致。試想一個平時練零成本的微笑都不願給你的人,突然有一天對你大獻殷勤,那肯定有問題。

總之反常態的關懷大都是虛假的,一改昔日的小氣,突然變得大方的人更是不可靠的。儒家讓人做真實的自己,壞人卻藉助儒家善良的外衣來大行惡道,所以我們做人必須要有判斷能力。

我的人生格言是:我不做壞人,但也不是個好人。不做壞人是對得起天地良心,不是個好人只是為了拿起保護自己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