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中鹿紋的演變

古代玉器中鹿紋的演變


鹿是古人心目中的一種瑞獸,有祥瑞之兆。《符瑞志》載:“鹿為純善祿獸,王者孝則白鹿見,王者明,惠及下,亦見。”因此古代玉器中鹿紋圖案較多,造型亦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它們或臥,或立,或奔跑于山間綠野,或漫步於林間樹下,皆秀美生動、典雅可愛。尤其是唐宋以後,古人借鹿與祿之諧音,以象徵福祿常在,官運亨通,應用更加廣泛。隨著朝代的更替,人們審美意識的不斷變化,以及琢玉工藝的進步、提高,玉器上鹿的形象日漸豐滿完美,畫面內涵也更加豐富,充分表達了人們嚮往美好、吉祥之意趣。對歷代鹿紋圖案進行探討和研究,既可以使我們瞭解鹿紋的發展、演變過程,也可以為包括古玉在內的鑑定、斷代提供一個依據。

玉器中最早出現鹿紋是在商代,以後各代屢有發展變化,各具時代特徵,其造型豐富多彩,寓意吉祥,應用廣泛,既是深受國人喜愛的裝飾紋樣,更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本文簡要介紹了歷代玉器中鹿紋的造型特點及其演變。

從目前考古資料看,史前玉器中動物紋較為少見,僅在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發現了一些形制簡單的動物形象,如龜、魚等。直至商代晚期,玉器上的動物造型才逐漸豐富起來,張口露齒的虎,縮頭縮尾的龜,溫靜可愛的鹿,雖然形象拙樸,但線條簡潔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琢玉技術已經能夠在堅硬的玉器上雕琢出複雜的動物形象。

造型模式化是商代玉器上鹿紋的重要特點。這一時期的玉鹿造型簡單,以片狀體居多,圓雕器物少,最大的8釐米左右,一般在3~4釐米,常呈短腿直立回首狀。琢玉工匠刻意突出鹿角、耳以及眼睛,其它部位則一帶而過,僅具其形。如鹿角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沒有角,一種為三歧形角,另有一種是雙角對分,或對稱或不對稱。眼睛可分為小圓眼、臣字眼、菱形眼、橄欖形眼等,而且大都是由陰線刻畫而成。軀體上多無紋飾,有的只有幾條陰刻線作為分界線,把軀體和四肢分開。穿孔多在頸部、臀部,可供佩戴。1991年山東滕縣前掌大商代墓葬出土的玉鹿,高5.4釐米,寬4.3釐米,厚0.5釐米。兩面平雕,紋飾相同,兩角枝杈突出,作回首狀,翹首圓眼,上下頜、鼻、嘴分明,頸間有渦紋,圓臀小尾,後腿略彎,頸間有一穿孔,兼具寫實、誇張之美(圖一)。

古代玉器中鹿紋的演變


周代玉鹿也多為片狀,光素無紋,僅有幾條簡潔的輪廓線,一般比商代的略大。有回首、前視、伏臥、站立等各種造型,氣宇昂然,姿態優美,刀鋒爽健,磨工細膩。鹿大耳、大眼,角的分杈像小樹一樣直立頭頂,有對稱、不對稱兩種,其中不對稱的長角相對較多。足粗蹄大,大多是半蹄狀,整個軀體顯得較肥壯。但其身體與樹形長角相比,常有頭重腳輕的感覺。穿孔也多在頸部、臀部。1974年陝西省寶雞市茹家莊出土兩隻玉鹿,一昂首前視,一回首顧盼,皆紋飾簡潔,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圖二)。同時有很多周代的玉鹿表面光潔度非常強,像水銀一樣,被稱為“水銀光”。

戰國時期的玉鹿可以分為立式、跪式兩種,其中立式較多,造型簡練逼真。與西周的玉鹿相比,有以下特點:1、以單角者多見,出現了分杈大獨角,枝杈後彎到臀部,角枝比西周粗壯。2、足部結構明顯,特別是蹄尖近似牛蹄。3、眼形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種眼梢向上挑的圓眼,是採用斜挖壓磨的技法雕刻的,這種方法使眼珠凸出,很有神采,為戰國時期獨有的典型特點。4、頸部細長,常用短細的陰線表現細毛,身體較前代稍瘦,顯得瘦長而苗條,軀體上出現了小的圓圈紋,紋飾較前代更加寫意化。戰國晚期出現了新的造型——奔鹿,這是鹿紋演變的一個轉折點。這種經過刻意美化的奔鹿,姿態生動,清新活潑,一改前代呆板的程式化造型,為後來的玉鹿裝飾奠定了基礎。

漢代的玉鹿很少見,大多呈奔跑狀,特別是誇張的四肢和奔跑姿態有很強的藝術感,在畫像磚上經常可以看到這種奔鹿的形象。與前代相比,漢代玉鹿頸部、腿部瘦長,展示給人以善跳、適跑的形態。軀體上大多出現梅花點,還有的軀體上出現刻紋以及簡單的飛翼,紋飾生動自然,饒有生氣。飛翼在周代就有發現,但這種圖案化佈局到了漢代才真正出現。

南北朝時期玉器上的鹿紋不多見,主要有兩種,一種作奔跑狀,一種作伏臥狀。鹿的四肢細長,前後直伸拉得很平,短尾、雙角用弧形線刻劃,線條柔中帶剛,用細小的圓圈作身上的斑點,即可密又可疏。身上的飛翼短小,有單線和雙線兩種。紋飾上出現了鳥狀的單勾、雙勾雲紋,大多采用淺線刻技法刻在鹿的腳下,以加強奔鹿的速度感。這一時期的鹿角以一線相連,頭頸連接處飾細毛,軀幹上圓圈較密,增加了其美感。

到了唐代,玉器的現實主義風格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面向自然,取材生活,開創了玉雕藝術世俗化、玩賞化、多樣化、寫實化的嶄新風貌。《論語》言:“人有命有祿,命者富貴貧賤也,祿者盛衰興替也。”因為“鹿”與“祿”同音,凡是與爵祿有關的圖案,都以鹿為代表,因此這一時期以鹿為題材的掛件很多。

唐代鹿紋的雕刻技法比以前大為豐富,既有深刀挖地的淺浮雕,也有精細的淺刻,極大地加強了鹿紋的藝術表現力。從造型上看,唐代玉鹿的頭頸較長,形態優美,以匍匐狀的較多,奔鹿造型不太多見。角多為單面勾雲形和單杈形。眼睛多數用較短的陰線雕刻,分為菱形眼、三角形眼、六條線組成的獸類眼、方形的圓圈眼、圓點眼和滴水眼等。另外出現了一種腫骨鹿的造型。

唐代玉鹿承上啟下,在造型、技法方面有繼承也有創新,所以在玉器史上具有轉折點的重要地位。其主要特點是:1、分杈獨角,角形與龍角相似,為長腳的勾雲角。2、眼形有多種。3、鹿的臉部講究寫實,額、鼻、腮部結構分明。4、體態豐滿,四肢細長,且彎度很大。5、紋飾、線條運用粗細結合的辦法,粗線條表示輪廓線,用細密的短線表示體毛,刻法能達其意,運用也頗嫻熟。6、腫骨鹿的角呈花朵形,造型以匍匐狀為多,姿態有回首、前視、縮頸三種,這是唐代玉鹿的特殊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唐代青玉臥鹿,高2.8釐米,長4.4釐米,寬1.8釐米(圖三)。

宋代玉鹿基本上沿襲了唐代風格,但沒有唐代的豐滿,而是體態苗條,形象古樸有餘,矯健不足。有立體圓雕,也有片狀掛飾,特別是帶飾板上的鹿紋在宋代較為盛行。造型以腫骨鹿為多,角大多為扇形,上有陰刻線,尖端見鋒,背部有用短的陰刻線勾勒的體毛紋,其刻紋比唐代稍粗,排列也不整齊。眼形有兩種:菱形眼和小圓圈眼。腿部雖細長,但彎曲度比唐代小。腹部、腿部以簡單的陰刻線劃分,頸部、頭部連接處有陰刻線。有穿孔,孔洞自上而下直穿背部,為圓角長方形,跟唐代相似。北宋青玉臥鹿,高6.5釐米,長10.6釐米,厚2.2釐米,1962年北京師範大學施工時出土,現藏首都博物館(圖四)。

遼金玉鹿雖受宋代文化的影響,但也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和民族特色。這一時期的雕琢手法和技術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雕琢技術配合深層立體鏤雕,突出了器物的立體感。加之遼金時尚狩獵,有春日捕鵝、秋天獵鹿的習俗,玉器上出現了山林熊鹿的題材,稱“春水”、“秋山”。畫面多為鏤雕在山岩林中的鹿,輔以芝草,分層透雕而成,鹿與樹木相互掩映,具有強烈的現實生活意境和淳樸濃郁的北國情調(圖五)。

古代玉器中鹿紋的演變


元代玉鹿與宋代纖細秀麗的風格迥然不同,比較講究作品的氣韻和粗放性,不追求細部的刻畫,頗具元人健壯豪邁之氣魄。最突出的技法是重刀雕刻,刻痕較深,把鹿的頭、頸、軀幹、四肢隔離開來。一般一件器物上重刀很多,刀紋很深,這是元代不同於其它朝代的特殊技法,目的是使主體富有立體感。鹿角為長角單面勾雲紋。元代鹿紋的另一特點是用短小的陽刻線來代替輪廓線,除主紋飾外,輔助紋飾也有重刀,而且出現了新的雕刻技法——深層雕。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爐頂,即器蓋,雕刻技法採用透空雕、深層雕,紋飾有描寫山林中的動物,及山村、樹木、花草等,雕刻風格粗獷,是宋元以來的新品種。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收藏的元代玉鶴鹿紋爐頂,長2.7釐米,寬1.6釐米,高3.1釐米,玉色青白,採用多層鏤雕技法。柞樹下鏤雕一對回首對視的鹿、鶴,鹿身圓潤,四條腿採用重刀鏤雕,纖細有力,鶴身用短直陰刻線表示羽毛。平底,底部有4個穿孔(圖六)。在古人心目中,鹿是一種仁獸,鶴也是一種可以運載人們昇天成仙的瑞鳥,且鶴鹿的壽命較長,所以古人常把鹿和鶴連在一起,取“鶴鹿同春”,寓長壽吉祥。

明代玉鹿基本為兩種:一種為圓雕,往往與壽星、山石雕在一起,作為擺件;另一種是帶板的飾件,圖案多為花草、松樹、山石等。鹿的形象以伏臥為多,佩飾品中的則多為站立狀。這一時期玉鹿形象上最突出的是長耳,像兔子的耳朵,有的有角,有的無角,長頸,身軀苗條瘦長,眼形以菱形為多,四肢很細,步行慢踱。到了明代晚期,鹿蹄演變成“人”形蹄,身上常以“米”字紋代替梅花鹿的花斑,同時還有“木”字紋、雙橫線紋。

明代玉鹿無論是圓雕、平面雕,還是淺浮雕、深雕,都是隻求鹿之形,不求鹿之動,所以刻畫草率、粗糙,佈局雖然繁複,但地子打磨不平整,所以在很多地方出現線條兩側崩裂和毛道的現象,是無法和唐代的精細相比的(圖七)。

清代玉器中的動物形象較多,題材廣泛,均採用寫實手法。每件作品不但碾磨光潤,注意了整體的比例、起伏、結構和動態,同時還十分強調細部的具體刻畫,具有簡潔明快的藝術風貌,體現出一種強烈的質感美和造型美。玉鹿的眼睛跟前代不同,有的是菱形眼,有的是圓圈眼,但都是以陽紋突出眼睛。身上的紋飾用梅花點、圓點及斜的短陽刻線來表示,“木”字紋不見,刀深且寬,排列整齊。有的圓雕玉鹿背脊兩側有極細且排列整齊的紋線,腹部則不加紋飾。有的臥鹿身上還附飾有蝙蝠的造型,以突出表現福祿同在的吉祥寓意(圖八)。

玉器中的鹿紋自商周時期出現,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變化,其造型豐富多彩,寓意吉祥,應用廣泛,既是深受國人喜愛的裝飾紋樣,又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