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連考八個證的軍官,更多是怕被淘汰還是擔心後路?

軍渡君: 黎叔 ;美編:紫妖;

3年考8個證的軍官,讓我想起高速公路下崗的收費員?


三年連考八個證的軍官,更多是怕被淘汰還是擔心後路?


這個例子是網上看到的,據說還是來自官媒的報道,可信度較高。說的是某部一位年輕軍官,好像是營職幹部,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一氣考下了七八個專業資格證書。這個事兒,點讚的很多,質疑的不少。

點讚的意思,是說這位年輕人勤奮好學,質疑的呢,你一個軍官不把精力用在研究指揮打仗上天天考證,總想後路哪行呢!報道的具體細節語焉不詳,我們無從探究真實的情況。

三年連考八個證的軍官,更多是怕被淘汰還是擔心後路?

事物總有兩面性,我想這位考證達人,無非面臨兩種情況:一是單位環境不好,個人沒啥發展前途,趁年輕多考幾個證為以後做打算。二是單位學習氛圍濃厚,領導支持鼓勵,個人努力勤奮,考證為事業錦上添花。至於考證這事耽不耽誤工作訓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智,你可以把打遊戲的時間用來學習,也可以把工作趕緊完成後擠出時間來學習,當然最壞的可能就要啥活也不幹,單和考證較勁兒。

三年連考八個證的軍官,更多是怕被淘汰還是擔心後路?


不久前, BBC根據劍橋大學提供的研究數據分析了 365 種職業在未來被淘汰的概率,“電話推銷員”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幾率接近100%,其次,有打字員、會計、保險業務員、銀行職員……不知道這365種職業裡包不包括軍人這種職業。

《阿甘正傳》裡的那個傻子阿甘,幹別的不行,當兵卻是個好手。《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也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淘汰率較高的工作都無需太高的智商,經過大量機械性、重複性訓練就可以輕鬆掌握的職業技能,最終都將被淘汰或代替。


三年連考八個證的軍官,更多是怕被淘汰還是擔心後路?


軍人的職業其實也有這個特點,除了軍事科研、醫療、教學研究等領域人員,對大部分軍人來講,無論是機關的還是基層的,恐怕你所從事的工作基本都是熟練工種,不說兩年就走的義務兵,就是一些特殊崗位的士官、軍官,只要你轉業退伍,馬上就有人頂你的崗。

隨著部隊裝備信息化程度提高,未來大量通用類崗位都可能被計算機和集成化工作模式所替代。所以,阿甘和三多都是好兵,但留在最後和走到高位的,絕不會是他們。

某地高速公路收費員下崗後叫嚷:我都三十幾歲了,除了收費我啥也不會,我的青春都耗費在這個收費站上,現在你讓我走?……不知道軍人面對轉業時,是不是也有在心裡這麼吶喊過的。阿義、小田應該不會,老龐、老唐這類的不好說。


三年連考八個證的軍官,更多是怕被淘汰還是擔心後路?


不想具體教你怎麼在部隊做人做事,每年各級選樹的先進典型夠你學一輩子了,在淘汰率極高的部隊,如何不被取代、成為獨一無二的你?培養自己的終身學習計劃,提升職業技能是必然,忍隱、不輕言放棄也是必備的性格品質。而在將來,有創新能力、更側重於“人本”的工作才不容易被替代。你處在部隊的什麼位置上,將來會發展到哪一步,心裡該有數了吧。

沉迷於遊戲、對未來感到迷茫的阿義,有著官(富)二代優越背景、卻入錯了行的小田,起點低、不得不隱忍努力的泥腿子老龐,標新立異、不按常理出牌的考證軍官,曾有過輝煌履歷、卻最終從高處跌下的老唐,這些人就真實的活在我們身邊,或者說,這些人也是不同時期的我們,你可以被部隊淘汰,但別自己把自己淘汰了。

很喜歡餘華的《活著》裡的一句話:“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也許弄懂了這句話就能明白,我們究竟為什麼當兵,當兵為了什麼。

三年連考八個證的軍官,更多是怕被淘汰還是擔心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