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下神壇的酷派,還能喊出「改變世界」的口號嗎?


跌下神壇的酷派,還能喊出“改變世界”的口號嗎?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兩年前,高調與樂視聯姻的酷派集團(02369-HK)絲毫未受跌落神壇的影響,其CEO蔣超自信滿滿:“與樂視整合2年時間的業務後,酷派將躋身國內手機商前三位。”

歲月如梭,2年過去了,夢已碎,蔣超食言了。而賈躍亭曾親自從華為挖來擔任酷派CEO的老將劉江峰喊出“改變世界”這樣口號,到頭來卻成為別人的調侃。

三季度智慧手機銷售收入下滑,市佔率銳減

酷派曾經在中國手機行業有著無比輝煌的歷史,5年前與中興、華為、聯想三家主流手機生產商並稱為“中華酷聯”,這四大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75%。而如今,這四大巨頭已土崩瓦解,只剩下華為了。

殘酷的競爭環境以及自身錯誤的戰略,導致從2015年起,酷派的營收和市場份額開始不斷下滑,2015年酷派的全球市場份額就已經縮減至4%,市場份額跌出前十名之外。當年公司營收規模跌至122億港元,淨利潤19億港元。

酷派的衰落至今仍在持續。10月19日,酷派發布公告稱,因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競爭激烈,集團於2018年第三季度取得智慧手機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期內,美國市場中銷售的產品主要處於生命週期後段,故營收同比亦有所下滑。


跌下神壇的酷派,還能喊出“改變世界”的口號嗎?

儘管國內市場手機業務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酷派在海外的手機業務還算不上難堪。2016年起,酷派更加重視海外市場。在美國市場上,酷派CEO蔣超透露,酷派2017年佔據了1.5%的市場份額,並實現了60%的銷售增長。

跌落神壇,“中華酷派”中最慘重

酷派早在2002年就已成立,於2004年,酷派看到了GSM/CDMA雙網雙待機的市場的潛力,經過1年多時間的研發,於2005年10月推出了全球首款智能雙待機——酷派728。因此,酷派成為全球首家推出“雙卡雙待”機型的企業。

2008年,中國進入3G時代。酷派全面進軍3G市場,開始了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的的智能手機的研發和生產的研發和生產,發佈了里程碑產品Coolpad N900。

2012年,酷派在全國已有近50個重點城市設有分支機構,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經銷商網絡。實現了從細分市場的高端品牌向大眾市場知名品牌的成功轉型。同年8月,公司與美國運營商成功合作,產品順利打入北美市場,並於年底成功突破歐洲市場。其產品遠銷美國、印度、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2012到2014年,是酷派的人生巔峰。這三年,酷派一躍成為中國增速最快的手機廠商,佔中國手機市場整體份額約10%,排名國產手機前三。集團在這三年中的營收規模也跨越式增長,分別為144億港元、196億港元及249億港元。


跌下神壇的酷派,還能喊出“改變世界”的口號嗎?


或許酷派也未能預料到,2014年竟然是它最輝煌的一年。2015年起,酷派營收和手機出貨量就在不斷下滑,全球市場份額縮減至4%。

之所以出現營收及市場份額的下滑,除了來自小米等國內外手機生產商迅速崛起帶來的挑戰,最主要的原因是酷派過度依賴運營商的渠道來推銷手機產品。運營商在給酷派帶來巨大的銷售量的同時,也給酷派留下了安全隱患。

彼時,4G正在全國展開如火如荼的普及,消費者對不斷更新換代的智能手機也有巨大的需求。運營商對智能手機產品的款式要求得也越多,為了滿足運營商需求,酷派斥重資每年研發並推出幾十款中低端手機。但對比一下擁有強大研發能力的蘋果,每年推出的新款手機也不過僅僅幾款。

而到目前,酷派依然銷售中低端手機為主。在某個電商平臺上看到,酷派大多款手機都是在1000元左右,且無法選1500元以上價格的選項。一分錢一分貨,價格低的產品問題也就越多,充電速度慢、信號差等差評不絕於耳。


跌下神壇的酷派,還能喊出“改變世界”的口號嗎?


耗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去滿足運營商,導致的結果就是很難精工細作,無法推出具有爆款產品的手機,因此酷派的手機根本賣不出價錢。缺乏實體店銷售渠道、缺乏核心技術等,都讓酷派吃了自己種下的苦果。尤其是同年運營商突然砍掉對手機廠商的補貼,讓酷派更加雪上加霜。

在中華酷聯中,酷派是實力最弱的。為什麼呢?因為酷派業務結構過於單一,面臨的市場風險大增。華為以及中興,都是以通信作為主體,而聯想的PC業務在世界上有不錯的分量。因此,在面臨由功能機向智能機轉型的競爭時代,華為依靠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口碑成功轉型,而中興和聯想得益於其他領域的業務支撐而沒有完全倒下,酷派卻一蹶不振。

正當衰敗的酷派試圖重返巔峰時,於2016年,樂視增持酷派,成功入主酷派,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這讓酷派丟掉了自己的命運掌握權,尤其是酷派高層全部換血。但一年多以來的酷派、360、樂視三角戀關係,以及樂視的資金鍊危機,造成酷派人才流失、團隊離散,沒能幫助酷派扭轉頹勢。2016年,酷派營收同比減少45.5%,毛利同比減少77.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盈轉虧,大幅虧損43.8億港元。

浴火併未讓酷派重生,重振雄風依然遙遙無期。

奮力自救

因核數師需要更多時間審核業績,酷派自2017年3月底停牌,至今仍未復牌。酷派公佈的最近一次業績是2017年前7個月的業績,當年前7個月營業收入約為27.16億港元,同比下滑約52%,且集團流動資產已低於流動負債,近期償債壓力加大。

營收驟降、負債高企,以及手機出貨量繼續萎靡,都給酷派帶來了巨大的打擊。與樂視分手,酷派可從樂視不切實際的“生態化”中解放出來,以更多的精力繼續自救。

其中自救的最重要一步就是保證國內現有業務,重點拓展海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考慮到公司糟糕的現狀以及國內手機業競爭格局短期之內很難改變,優先發展海外市場是酷派一個不錯的自救途徑。

實際上,在跌落神壇的2015年,酷派已經發力拓展海外市場至美國、印度、西歐以及東南亞,海外銷售渠道也較以往更多元化。在國內與運營商打交道了多年的酷派成功啃下美國運營商這塊硬骨頭。前酷派集團常務副總裁杜金彪接盤酷派海外業務後,成功攻克了美國四大運營商中的三家(AT&T、T-Mobile和Sprint),其後連續3年在美推出多款智能手機。與T-Mobile合作的機型Catalyst已成功售出200萬臺,完滿收官;與T-Mobile合作的繼任產品Defiant周銷量破萬臺,整體銷量有望突破300萬臺。

值得一提的是,酷派在10月19日的公告中稱,新產品將在第四季度陸續於美國市場上市,預期集團營收將逐步提升,新產品中或會包括近期於中國發布的全新一代智能機酷玩。

除了進軍海外,酷派還通過全面收縮國內業務。在渠道上,公開渠道在重點區域重點省份進行重點投入,由於投入較大,全國的線下促銷員已經從3000-4000人縮減到700-800人。

另外,酷派近幾年開始頻頻接觸房地產商。2017年10月,酷派宣佈將和深圳本地開發商合作新項目;2018年1月,酷派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已將持有股票轉讓給了威日創投有限公司,而該公司背後可能正是深圳京基地產集團創始人。

涉足房地產,因酷派有底氣。去年8月,酷派CEO劉江峰稱,酷派有價值將近100億的土地資源,大大小小的地產商很感興趣;此外,銀行包括銀團的增發也都在努力。有懂行的人曾計算過,如果真把酷派全國的各類用地(包括工業園儲備用地)全部算上,其估值應付當下的債務簡直是輕輕鬆鬆,而且還有幾十億級的盈餘。

能否東山再起很難下定論,因為每一次革新都會帶來新的洗牌,只能祝福在房地產行業有希望的酷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