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銀行與社區產生奇妙「化學反應」

銀行和社區,看似兩個不搭的概念,現在卻經常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在西崗區北京街道黃河社區,有這樣一家渤海銀行大連分行的網點,門臉很不起眼,員工也只有8個人,卻和社區百姓處得像一家人。和社區一起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舉辦社區裡的“徒步大會”,還有盛夏時節樓院裡的露天電影、金融知識講座……這家銀行在成立以來的短短兩年裡,竟然做了這麼多有意思、接地氣的事情,豐富了社區建設的內涵,增進了鄰里情誼,拉近了銀行人與社區百姓的感情。

這家銀行就是渤海銀行大連房交所小微支行,支行長邵連芳介紹,銀行業競爭如今越來越同質化,要贏得百姓的喜愛,就要深深植根在社區裡,聚焦百姓需求,打造一個融黨建、文化、生活於一體的平臺。小微支行雖小,但在社區裡同樣大有可為。

北京街道黃河社區黨建工作一直做得紅紅火火,其中就有渤海銀行大連房交所小微支行這樣共建單位的積極參與。今年“七一”前夕,房交所支行聯合社區周邊企業單位組織“做合格黨員,重溫黨史”活動,社區黨員共同領會“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此外,文化、休閒、健身……房交所小微支行發起的社區活動樣樣精彩。在樓院裡看電影,對不少人來說是一種久違的快樂體驗,《摔跤吧爸爸》讓居民感受到影片所傳遞的勵志精神,《紅海行動》濃濃的愛國情懷更是打動了所有觀眾。還有社區裡的徒步大會,金秋時節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健步行活動;請來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指導種植技術,普及綠色健康飲食理念,而別具特色的節日活動更是讓社區居民感受家的溫馨。房交所小微支行還經常聯合社區舉辦主題為“保障權益·受騙不屬於您”的金融知識大講堂活動,這些普惠金融活動貼近民生,深受喜愛。

金盃銀盃不如百姓口碑。記者採訪時遇到了幾位社區阿姨,說起這家支行,她們發自肺腑地豎起大拇指,社區樓組長劉阿姨說:“我每個月都來這裡存款,沒事的時候,我也經常過來,和這裡的年輕人聊聊,這些孩子可耐心了,百問不煩,我智能手機裡的好多應用都是她們教給我的。百姓選銀行,不光是看理財產品收益咋樣,最重要的不就是服務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