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災82」粗魯到極致的石閔

有一種人,永遠也不會讓你生氣,當他們往你面前一站,臉上就會自然的帶著笑容,每件事都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讓你開心幾乎是他們的本能,你會覺得,他們就是最可靠的朋友。

直到你轉過身, 這種朋友關係才會結束。

石鑑就是這樣的人。

他也是姓石的, 石遵是他的弟弟,並且毫無保留的把自己謀劃的大事告訴了他,謀求他的幫助,而他的表現也著實可靠,第一個站出來表明自己堅定的支持態度,看起來只要皇帝弟弟一聲令下,他就會毫不猶豫的第一個拎著刀去割石閔的腦袋。

面對這麼忠心的哥哥,石遵想必也是感動到想流淚的。

他實在應該多品味一下這種感覺,因為很快,他忠心的哥哥就會帶給他一些別樣的驚喜了。

從皇宮裡出來之後,石鑑沒有絲毫猶豫,馬上就去找了石閔,不過並沒有提著刀,而是帶著一張嘴去的。

他把皇帝正在謀劃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石閔。

這個舉動很有些說不過去,石遵是他一個父親所生的親哥哥,有血緣關係,而且還是皇帝,擁有整個國家,而站在對立面的石閔呢?只是姓跟他一樣而已,說起來還是外人,而且現在又失勢了,手上無兵無權,不管怎麼看,石鑑都完全沒有理由這樣做,就算閉著眼睛站隊,也不至於站到石閔這邊,這邊是個死衚衕,看起來完全贏不了。

不過,這只是明面上的實力比較,暗地裡當然還有一些實力以外的因素,在決定這場拔河的勝負。石鑑有幸,他對於雙方的真實情況有一個穿透表面的瞭解,這源於他早年間跟石閔的一次共事。

十年前,石虎派兵南侵,進攻東晉,石鑑和石閔,同為此次出征的領軍將領。

這一戰中,石閔大顯神威,獨自用少量兵力打得晉人潰不成軍,斬殺了晉將蔡懷,其中的過程,石鑑全程目睹。

他親眼見過石閔在戰場上的殺神氣勢,那是一種無可匹敵的雄渾霸氣,任何膽敢攔在這個人身前的對手,都會被這種霸氣席捲一空。

自此以後,石鑑就對這個名義上的侄子有了莫名的信心,雖然現在石閔兩手空空,兵權都被剝了個一乾二淨,但石鑑就是認為,只要給他機會,他就能打敗自己的皇帝弟弟。

這次的通風報信,就是他幫石閔創造的機會。

當然,他這麼做也不是義務勞動,他也是個追求進步的青年,還想在職業生涯上更進一步的:如果石遵失敗,那下一個上臺的,除了自己還能有誰?石閔自己是個養子,又不具備繼位的資格。

當然,這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他沒想到石閔後面會玩得這麼大。

總之,他覺得石閔能贏,而只要石閔贏了,自己就能撈到最大的好處,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幹這一票。

石閔也沒有讓他失望,在接到報信的一瞬間,石閔就立即行動了起來。

他現在是沒兵了,可是別人有啊。

當然,別人的兵也不是能隨便借的,當兵的吃的都是後趙的軍糧,石閔要乾的可是殺君奪位的大事,一般的軍人他未必拉得動。

不過正好,李農手裡有一群特殊的的兵,他們身經百戰,極為強悍兇猛,而且是一群無政府主義者,並不聽後趙的指揮。

這隊兵是李農撿來的。他原本是石虎的心腹重臣,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規律,石虎在的時候他自然位高權重,石虎一死,他也就得準備打包回家了。

不過這裡的情況有點特殊,石虎死後,皇位更迭弄得一塌糊塗,首席權臣張豺並不打算趕李農回老家養老,而是計劃直接送他回老家投胎,從肉體上毀滅這個資歷過重的前朝老臣,以免他成為自己的威脅。不過事情沒辦好,李農多年為官,勢力盤根錯節,不知道在朝中埋下了多少自己人,提前收到了風聲,於是連夜出逃,跑到廣宗躲了起來。

然後,他撿到了這支部隊。

廣宗的乞活軍推舉李農為主帥。

乞活軍的主體都是漢人,而李農也是漢人,而且在後趙擔任頂級高官,一生征戰沙場,官場經驗和戰場經驗都非同小可,在當時北方的漢人群體中有很高的威望。乞活軍已經沒什麼可失去的,作戰異常兇猛,戰鬥力極其強大,但都是貧苦人出身,缺乏一個有高度的領袖,現在有這麼一個同族大人物過來,立刻就得到了他們的認同。

所以李農平白無故的就擁有了一支接近私人屬性的軍隊,並且憑著這支乞活軍打敗了張豺的追兵,在石遵登基後,又回到後趙,依舊當他的司空。

手下的臣子擁有這麼一支強大的私軍,石遵必定是無法安心的,只是李農老實,沒什麼野心,遠不如石閔可怕,所以他打算先擺平石閔再說,還沒來得及動到李農頭上來。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等的,你喜歡一個姑娘,不敢表白,想等等再說,結果等著等著,她可能就被別人追走了。

權力鬥爭是一個道理,對於一方無主的勢力,你不去爭取,別人就幫你收編了。

按說石閔要收編這支乞活軍,難度非常大。倒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沒有時間了,皇帝已經在找人商量怎麼算計他,也許明天就會動手,他必須在轉瞬之間搞定這支軍隊,這就太難了,對方是一支活生生的大軍,又不是一群流浪狗,扔個包子就會跟著走。

火燒眉毛的石閔用了非常直接的方式,再次體現了他一貫“簡單直接直擊本質”的行事特點:他直接劫持了李農,逼著他帶著軍隊幫自己造反。

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粗暴,但也就是這麼有效。石閔這輩子做事情,都是走的這種重金屬風,簡單到毫無謀略,但你就是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控制了李農,石閔就控制了這支兇猛異常的乞活軍。不過人數不是太多,只有三千人,他們畢竟不是都城衛戍部隊,不可能放太多進城,乞活軍的大部隊都駐紮在城外,而現在也沒辦法調他們進來,首領還在裡面,外面的乞活軍大部隊一動,石遵馬上就能發兵捉住石閔和李農,管叫他們服服帖帖。

手上只有三千人,和城內的後趙部隊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看起來仍舊是一個死局。

不過這是對別人而言,對於石閔來說,有三千人,已經夠夠的了。

他再一次展示了自己讓人瞠目結舌的粗魯,就帶著這三千人,直接殺奔皇宮,捉劉遵去了。

還真被他捉到了。

其實想想也很在理,城內雖然兵將眾多,但這支乞活軍是自己人,他們光明正大的在路上走,誰能知道他們是打算去造個反呢?

石閔就這麼帶著他們大搖大擺的一路走進了皇宮,抓到了正在和嬪妃下棋玩的石遵。

石遵雖然皇帝當得稀巴爛,但作為冷酷異常的石氏血脈傳承者,在刀斧加身之時,也表現出了臨危不懼的優秀特質,問清楚是石鑑當的帶路黨之後,發出了自己振聾發聵的詛咒:“我都落得這樣的下場,石鑑又能當幾天皇帝!”

他這輩子,沒辦過幾件靠譜的事,也沒說過幾句靠譜的話,但偏偏這句話就應驗了。

這也是他的遺言。

說完這句話之後,石遵被當場殺死,給他陪葬的,還有不讓他誅石閔的鄭櫻桃鄭太后。

然後就是權力分配,石鑑毫無意外的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皇帝寶座,石閔則獲封大將軍,拿回了自己的兵權。從頭到尾都很懵逼的李農也官升一級,得到了大司馬的位置。

新皇帝上位,照理來說,應該是有一番新氣象的,不過石鑑不同,他雖然搞倒了石遵,但並沒有提出什麼新的綱領,而是完完全全的繼承了石遵的事業:

那就是:繼續跟石閔鬥。

「五胡災82」粗魯到極致的石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