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報導中如何正確使用修飾性詞彙



「案例分析」報道中如何正確使用修飾性詞彙

有傳媒的地方,就有《新聞與寫作》!


修飾性詞彙即是在句子中起到“整理、裝飾、修改潤飾,使文字生動”作用的詞彙,形容詞、副詞等具有上述功能的詞語、短語均屬於這一範疇。新聞報道為避免主觀性,應慎用修飾性詞彙,多用中性詞彙描述。

但隨著新媒體和各種社交自媒體的發展,“快餐式”的信息傳播對傳統媒體產生巨大沖擊,新聞報道語言在這種“衝擊、融合”中也發生一系列“異變”,其中修飾性詞彙濫用的現象日益明顯:有的用方言、流行詞代替書面語,口語化的表述讓人看不懂;也有的用修飾性詞彙給新聞事件和人物加“標籤”,放大或縮小某方面特質,影響受眾的獨立判斷;還有一些修飾性詞彙的使用不區分語境,導致記者的報道立場出錯。

今天,我們通過幾則見報的新聞案例,逐一分析,來看看應當如何正確使用修飾性詞彙。

1

隨意的口語化和方言修飾讓意思難理解

網絡上,人們聊天、發佈消息多是根據平時的說話習慣來組織語言,所以詞彙的使用就十分口語化,隨意添加修飾語或任意簡化縮略語都是“時尚”的表現。當自媒體越來越多地影響人們的語言習慣時,這些網絡新詞就會逐漸延伸到傳統媒體中,隨意的口語,看不懂的“火星語”,都在不經意間侵蝕新聞報道。

例如,某報2014年10月8日在一篇報道中有這樣的表述:

案例一

某報CBD記者近日在現場看到,在越秀區圖書館大堂裡,十多排書架放滿了新書,有紅色經典、文學經典、暢銷書(旅遊、養生等)等,吸引了熙熙攘攘的讀者前來選書。因為每人只可即薦即借1本書,所以他們都在認真挑選自己最心水的那一本。據統計,截至昨日(10月7日)為止,該活動共薦書1500多冊,最受歡迎的是文學、食療和少兒類圖書。

“最心水”又是什麼呢?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最喜歡”。“心水”是廣東方言中的說法,記者根據自己的說話習慣把口語詞彙加到新聞寫作中,可能是無心之舉,也可能是有意拉近新聞報道與百姓生活的距離,但增強趣味性的同時卻忽視了那些不熟悉當地方言的讀者,不懂方言就看不懂新聞,這樣的侷限性勢必會影響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

有時候,一些露骨、搞笑意味濃厚的“口語”在網絡和日常對話中往往是點睛之筆,但若直接將其運用到傳統新聞報道中,不但會讓那些不怎麼了解“流行口語”的讀者看不懂,也會“引導”人們在書面語中使用這些不規範的詞彙表達,而破壞了正確的語言習慣。

2

“標籤式”修飾方法讓報道難客觀

“文藝青年”、“土豪”、“90後”……當人們習慣用標籤定義生活時,新聞中的修飾性詞彙也逐漸被各種“標籤”佔領。用“一類人”來形容“一個人”,戴著道德審判的“眼鏡”來給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加“標籤”,這樣真的好嗎?

例如:某報2014年8月1日A6版

案例二

(引題)地鐵五號線踩踏事件一審開庭並當庭宣判

(標題)兩“90後”被判刑均初中文化程度

今日上午9時30分,曾在地鐵五號線噴灑催淚噴霧劑而造成踩踏事件的兩名“90後”青年,分別因涉嫌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窩藏罪在荔灣區法院一審開庭審理。

這篇報道將“90後”和“初中文化程度”兩個標籤式的修飾性詞彙放在標題,而對判刑結果等重要信息沒有提及,這樣的處理方法在三個方面存在爭議。

第一,這樣有意“標籤化”的描述對新聞當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雖然他們做了危害社會的不良事件,但新聞記者仍應冷靜處理,不該把主觀情緒夾雜其中。而這篇報道中記者給當事人貼上“90後”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標籤,顯然是把他們的某方面特徵放大化,拿年齡、學歷這些與案件沒有直接聯繫的個人特質做文章,把他們歸入某一類人而不是將其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樣的主觀思維多少帶有記者的個人偏見。

第二,文章標題就將兩個標籤拋出,不但浪費了標題“黃金地段”應載有的信息價值,還會在閱讀之前就給讀者植入“90後”和“初中文化程度”的觀念,以帶有歧視性的引導,讓讀者戴著“有色眼鏡”去看文章中的人和事,這就會直接影響讀者對事件及人物的獨立判斷。

第三,這樣的“標籤化”,對於“標籤”中所包含的其他人更是不公平的。報道中將“90後”和“判刑”、“初中文化程度”這樣的詞彙組合在一起,或多或少會讓讀者聯想這其中的關係,給人一種“90後”是“無知的”、“年輕莽撞”的印象,這就在無形中“中傷”了廣大與此事件無關的“90後”人群,讓他們也背上了“壞印象”。

快餐式、碎片化的淺閱讀時代,對較為複雜的人和事作標籤化處理,順應了人們求新、求快的語言消費習慣,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為核心的“眼球經濟”。標籤化思想日積月累地形成,記者也就潛移默化地將其運用到新聞報道的寫作中,原本中性的修飾詞匯被各種“標籤”所取代,一葉障目的簡單邏輯卻容易讓讀者陷入思維誤區,導致其喪失對新聞事件及人物的獨立判斷。

記者、編輯等新聞從業人員作為專業的大眾傳播者,在新聞事件的報道上應扮演好“把關人”的角色,撕去以偏概全的“標籤”,保持中立,客觀真實地展現事件原貌,把話語權交給大眾。

3

不分語境錯用修飾性詞彙站錯立場

修飾性詞彙在描述事物時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同一個名詞,被不同的詞語修飾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新聞報道為保證客觀真實,修飾性詞彙的選擇就更需謹慎。若不區分語境、詞義,隨意使用修飾詞,就有可能顛倒黑白,導致新聞報道的立場出錯。

例如,某報2014年10月12日一篇新聞報道中有這樣的表述:

案例三

(標題)一條畫蛇添足的短信

陳女士兒子王陽(化名)在外省工作。今年9月23日早上7點左右,他起床看到手機裡有條未讀短信,是母親發來的,時間是凌晨0時45。

“兒子對不起,媽媽走了,不要打電話給媽媽,不用擔心,最多三五年我就會回來……”陳女士在短信裡說,她打算去做古董生意,另外欠債人趙某已經把錢還給她了。

母親的突然離去令王陽有點摸不著頭腦。他立即回撥電話,但已經關機,之後的幾天也始終聯繫不上。他趕回蒼南四處尋找,蹤跡全無。

9月27日,王陽來到蒼南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報警。

聽完王陽的陳述,民警很疑惑,陳女士在短信裡為什麼要特意提到趙某的錢已經還了?趙某又是什麼人?

陳女士的朋友阿香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趙某是陳女士的合作伙伴兼好友。陳女士在失蹤前,曾帶一批古董去上海鑑定,其中一幅字畫估價高達500多萬元。陪她同往的,正是趙某。

9月28日下午4點,在上海黃浦警方的協助下,專案組民警將涉嫌殺害陳女士的犯罪嫌疑人趙某抓獲。

此時距接警才20個小時。如果不是那條畫蛇添足的短信,王陽未必會第一時間發現母親失蹤,趙某也不會如此快地落網。

這條犯罪嫌疑人冒充被害人發給被害人兒子的短信,對案件的偵破起到重要作用,但記者卻用“畫蛇添足”一詞來形容,頓時給讀者一種為嫌犯感到惋惜的錯覺。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畫蛇添足”的解釋是:比喻做多餘的事有害無益。在文章所描述的事件中,犯罪嫌疑人的這條短信顯然是幫助警方快速破案的關鍵,是對打擊違法犯罪有益處的,而記者卻用“畫蛇添足”來形容,彷彿是在告誡犯罪嫌疑人,不應該發這條短信,就是因為這“畫蛇添足”的一筆,才讓警方迅速抓住了他。

顯然這位記者沒有正確理解“畫蛇添足”的含義,才讓自己“站”到了嫌犯的立場上,替他感到“惋惜”。這樣的新聞報道刊登出來,不但拉低了報紙的品位和質量,讓讀者為記者的報道立場感到困惑,也有可能對一些不明詞義的讀者產生誤導,使得更多人曲解詞義。

在有明顯正誤立場的新聞報道中,修飾性詞語的使用更需謹慎。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每一個細節的改變都有可能導致新聞立場的完全顛覆。

面對紛繁複雜的網絡信息,傳統媒體的新聞從業者更要提高新聞專業素養,明確報道立場和態度,力求在新聞報道中準確使用修飾性詞彙,避免生活習慣中的錯誤語言表達在新聞報道上的蔓延。

(本文原題為《如何正確使用新聞修飾性詞彙》,原載自《新聞與寫作》2015年第1期,學術引用請以紙質內容為準,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加入新聞與寫作大家庭。

當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將重新認識整個世界。

1.如想看到紙質精彩內容,請致電:010-85201321

2.微課或微信支付相關問題,請致電:010-85201333

3.如想投稿,請e-mail至[email protected]

4.商務與廣告合作,請致電:010-85201320或給我們留言

5.其他問題添加小助手微信號:xwyxzxzs

「案例分析」报道中如何正确使用修饰性词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