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作者丨蟲蟲

鑑湖,初稱鏡湖,系紹興水利史“三公”之一的會稽太守馬臻在東漢五年主持創建。稽山鑑水好風光的鑑湖,湖涉山陰會稽兩縣(今柯橋區、越城區和上虞區),屬於一個大型的水庫,

在當時是著名的蓄水灌溉工程——中國水利史上璀璨的明珠。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紹興南倚山北涉海,水災頻繁,為化害為利,自越國時期即有建湖建塘,築塘築堤之舉,漢唐以來,多由興修水利而為人稱頌者,永和五年,太守馬臻築塘蓄水。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古鑑湖地圖,東到的是上虞的曹娥江為界

鑑湖南以會稽山北麓與平原接壤線為界,北以南塘為界,東至曹娥江,西至錢清西小江,湖堤總長56.5公里,以紹興城東南稽山門為中心,分稱東、西湖。東湖堤經皋埠、陶堰、上虞東關,西湖堤經偏門、壺殤、柯巖、湖塘、錢清,另外還有自稽山門向南至禹陵的湖堤,貫通東西湖水。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鑑湖系湖泊蓄洪,攔蓄縣境南部山丘36源之水,正常蓄水量2.68億立方米,總蓄水量不少於4.4億立方米。除了蓄洪,還有一個就是灌排,若水少則洩湖灌田,如水多則閉湖洩田中水入海,堤塘周圍三百里,溉田九千餘頃,浙以無凶年。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古鑑湖復原圖全景模擬圖

也許是物極必反,有著“境絕利博,莫如鑑湖”評說的國內外罕見的平原丘陵地區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鑑湖,在歲月的洗禮中,隨著運河的開鑿,地位漸漸的沒以前那麼主要了。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北宋中期至南宋期間,廢湖與復湖之爭,延綿不絕,終於在南宋紹興年間,當時的宰相秦檜等人即提出“廢湖為田”,大奸臣秦檜之名,老弱婦孺皆知,害死精忠報國的抗金名將岳飛,死後塑身在西湖岳飛墓前跪了幾百年,竟然以田以自然淤澱而成,圍墾不妨民間水利,墾後可增加糧食、賦稅為由,圍墾鑑湖,圍墾後,相當於原來平原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奸臣就是奸佞,所作所為無不是禍國殃民,鑑湖漸廢……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凡湖皆自然沉澱,但不宜作多田以盡之,使水無所容耳。圍湖近於掠奪,遭致水旱災害頻發,雖有提議復湖,但是復湖耗資巨大,不可能耳。到元代僅少數特別低窪處還保留著瀦水,鑑湖已經名存實亡。今零星散佈的芝塘湖、百家湖、鑑湖、百塔湖、洋牌湖等都是古鑑湖的殘跡。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翻開古鑑湖水系地圖, 紹興的東到東小江(曹娥江),西到西小江(浦陽江),不過浦陽江在歷史上改過道,以前是走蕭山新街,瓜瀝,黨山,北入錢塘江,所以我們紹興人的三江口就是指東小江,西小江,錢塘江 這三江。而不是我們現在的 兩江。當時的地圖上,杭州灣叫後海(紹興人都把南面叫前,北面叫後的說法)。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古鑑湖復原圖

現在古鑑湖雖廢,鑑湖其名尚存,而今鑑湖者,僅僅是古鑑湖的西湖一部分耳,由東跨湖橋、快閣、三山、清水閘、柯巖、湖塘一段河道,殘存面積只剩下原來六分之一,但仍然具有灌溉、養殖、航運之利。

鑑湖原先竟然是個大大的水庫!

​現在保留下來的鑑湖依舊自然風光獨特,被紹興人譽為“母親湖”,哺育著世世代代的紹興兒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