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殉國,他的名字出現在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中

方淑洪(1908—1939),原名方範,山東濟南人,1925年畢業於濟南省立第一中學。1927年考入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期步兵科學習,1929年畢業後又去法國學航空、德國學炮兵技術。1932年,回國任第十九路軍教導大隊大隊長,參加了著名的“一·二八”淞滬會戰,反對蔣介石不抵抗外侮的政策,後調往福建。1935年在武漢行營任上校參謀,深得張學良的信任,與張的秘書郭維誠交往甚密。“西安事變”中,方淑洪堅決支持停止內戰,贊成聯共抗日。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東北軍改為第三、第五集團軍,方淑洪在於學忠部霍守義師任上校參謀。于學忠任蘇魯戰區總司令後,任命他為五十一軍第一一四師參謀長、團長、旅長、副師長,1939年2月上旬授中將師長。

1939年3月中旬,于學忠率五十一軍由安徽立煌縣向魯南挺進,進駐東里店附近。一一四師師長方淑洪率領的師部及三四二旅殿後,3月末由抱犢崮山區到達蒙陰城東大趙莊駐紮。至此,五十一軍所屬部隊全部到達魯南山區。

6月初,日軍向戰區總部和山東省政府所在地東里店一帶進攻,敵採取分進合擊、從外向裡,再由裡向外、反覆梳篦式的“掃蕩”,企圖將我軍全部消滅。7日,日軍轟炸東里店。與此同時,西路進攻蒙陰的日軍,直逼活動於這一帶的方淑洪第一一四師師部及三四0旅六八0團。這一地區正是日軍進攻的中心地區。日軍佔領蒙陰縣城後,方淑洪即率師部與六八0團沿沂蒙公路向東轉移,經過一夜行軍到達沂水以西某村,得悉沂水縣城已被日軍攻陷,只好折向西北方向轉移,又經一夜行軍,到達魯村附近。剛住了一天,博山日軍約三千人出動南犯,為避免決戰,方師長又率部向蒙陰以東、沂水西北地區轉移。由於受活動範圍的限制,方師長率部轉來轉去,在日軍的空隙間穿插行動。

6月24日上午,部隊轉移到沂源縣焦家上莊時,遭到多路敵人進攻。六八0團在該村東北的一座大山上被敵人包圍,另一股敵人千餘名向師部所在地進攻。方淑洪只好冒著大雨率師部及直屬部隊,向東南轉移,25日晨,遭遇日軍。方淑洪指揮僅有的一個特務連,一個騎兵連,加上一個班武裝的工兵營,掩護師部上百名非武裝人員和通信兵營轉移。部隊沿山溝向東南轉至馮家場附近時,在一條峽谷裡與近千名日軍迎頭相遇。方淑洪指揮騎兵連、特務連及在身邊的衛土,與敵拼殺。由於武器裝備和地形均處於劣勢,方淑洪指揮士兵與日軍苦戰3個小時後,傷亡過半。方淑洪頭部、腰部、腿部數處中彈,無法行走,敵人包圍圈逐漸縮小並步步緊逼,妄圖將其活抓。方淑洪為了不被敵人俘虜,拔出手槍,自戕殉國,年僅31歲。

戰鬥結束後,日軍的一名大隊長是方師長在日本士官學校的同學,他用一口棺材把方師長安葬在蝙蝠峪村。1940年秋,方師長的靈柩遷葬到石龍官莊村西陸軍第51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31歲殉國,他的名字出現在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中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佈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方淑洪名列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