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自稱唯一社會主義國家,反稱中國爲「社會帝國主義國家」

二戰結束以後,蘇聯、中國和整個東歐集團為阿爾巴尼亞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在社會主義陣營中,阿爾巴尼亞扮演了與其國家實力極不相稱的角色。當1960年代中蘇發生論戰後,阿爾巴尼亞選擇站在中國一邊。於是,蘇聯和東歐其他國家逐漸減少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此國自稱唯一社會主義國家,反稱中國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

阿爾巴尼亞在歐洲的位置

1961年2月,在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上,領導人霍查宣佈了第3個五年計劃,要求工業投資佔54%。霍查還拒絕了赫魯曉夫希望阿爾巴尼亞成為一個農業國的要求,蘇聯的回應是停止一切援助和貸款。當年年底,蘇聯撤走了所有經濟顧問和技術人員,正在修建的文化宮也成了爛尾樓,並停止向阿爾巴尼亞供應糧食和機器零部件。

阿爾巴尼亞只好求助於萬里之外的中國,中國馬上提供了相當於蘇聯援助90%的糧食和物資,還給予條件更優惠的貸款。與蘇聯技術人員不同,中國技術人員拿的薪水和阿爾巴尼亞工人一樣低,住宿條件也一樣差。

此國自稱唯一社會主義國家,反稱中國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

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

按理說,中國給予了大量援助,阿爾巴尼亞應該心存感激才對。但是,中國的設備和技術並沒有蘇聯的那麼先進,反而讓阿爾巴尼亞人感到很不滿意。更諷刺的是,由於語言障礙,中國技術人員和阿爾巴尼亞人雙方交流只能使用俄語。

與蘇聯關係的惡化對阿爾巴尼亞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本來一半的進出口都依賴於蘇聯的供應和市場,而中國提供的援助無法及時替代蘇聯的技術和產品。低下的生產力、漏洞百出的計劃、落後的工藝、混亂的管理,使阿爾巴尼亞的經濟面臨崩潰。1962年,阿爾巴尼亞政府不得不號召人民節衣縮食,減少消費和不必要的投資。

此國自稱唯一社會主義國家,反稱中國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

1966年霍查與周恩來總理

到了1970年代,阿爾巴尼亞和中國的關係進入了停滯。1971年基辛格訪華,以及隨後宣佈的尼克松總統訪華,震驚了阿爾巴尼亞,霍查從此視中國為“修正主義叛徒”。1972年,中國要求阿爾巴尼亞降低對援助的期望,不要對來自中國的援助報以不切實際的幻想。1974年,當中國在聯合國提出“三個世界”理論時,阿爾巴尼亞也不以為然,中國也開始減少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1976年,霍查又批評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對外政策,中國便逐漸停止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此國自稱唯一社會主義國家,反稱中國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

1970年代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

這下子阿爾巴尼亞成孤家寡人了。沒有蘇聯和中國的援助,再加上國內沒有任何資源,阿爾巴尼亞什麼也幹不了,從機器零部件到小麥和動物飼料,什麼也造不出來。

與中國決裂以後 ,阿爾巴尼亞大言不慚的宣佈自己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78年4月,阿爾巴尼亞外交部抱怨中國專家故意破壞阿爾巴尼亞的經濟。當年7月,中國外交部告知北京的阿爾巴尼亞大使館,將停止所有的經濟和軍事援助。1978年,霍查在出版的新書《帝國主義和革命》中,大肆批評中國的“三個世界”理論和外交政策,並宣稱中國是一個“社會帝國主義國家”。

此國自稱唯一社會主義國家,反稱中國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直到1988年公開出版物中,阿爾巴尼亞才表示“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非常感謝來自中國的援助,而且這些援助從來沒有任何附加的政治條件”。然而話鋒一轉,阿爾巴尼亞又提到:“在我國的第6個五年計劃中,中國的修正主義分子製造了大量困難和障礙,故意降低工作效率,推遲建設工業項目。”從此,阿爾巴尼亞自豪的宣佈成為了“自力更生、沒有任何外部援助和貸款、也沒有任何內債和外債”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