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爲唱的那首《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到底是哪個地方?

小貝說娛樂


  這首膾炙人口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誕生地,是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長甸鎮河口村,因此也可以認為這首歌曲最初歌頌和描寫的地方就是河口村。這裡既是當年志願軍第十三兵團司令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的地方,也是原瀋陽軍區遼寧丹東邊防某部的駐地防區。1980年初春時節,前來這裡進行創作採風的瀋陽軍區文藝創作員鄔大為、魏金貴,被眼前漫山遍野盛開的桃花和遠處巡邏執勤的邊防軍人所感染,遂即興寫就這首歌的歌詞。爾後交由瀋陽軍區歌舞團藝術指導石鐵源進行譜曲,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由此誕生,後經蔣大為在1984年春晚上的成功演唱,這首歌迅速風靡全國,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旋律。

  其實,如果談及這首歌的創作源頭,不能不提到一個敏感的地名——浙江奉化溪口。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之後不久的1969年底,蔣大為隨瀋陽軍區文藝創作組赴黑龍江邊防某部慰問採風。時值三九寒冬,室外溫度零下四十多度,偶遇一位下哨返營的士兵。創作組成員問他冷不冷,士兵的問答很誠懇:“冷!凍得發抖。”創作組又問他,當你感到最冷最苦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士兵的回答同樣很質樸:“我在這裡到處看到的是雪花,而現在我的家鄉馬上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想到那片片桃花,再冷再苦也不覺得了。”聽到這句話,在場人員無不為之感動,創作歌曲的藝術靈感油然而生。又問這名士兵的家鄉在哪,答曰:浙江奉化溪口。

  在當時那個特殊年代,藝術創作的主旋律是又紅又專,把謳歌軍人形象與桃花聯繫起來,難免有腐化墮落之嫌。加之浙江奉化溪口又是蔣介石的老家,成為當時文化創作不敢觸及的禁區。於是,譜寫一首借桃花歌頌邊防軍人的歌曲的想法,只能被迫擱置一旁。

  11年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唱遍大江南北。雖然它的誕生地,位於長甸鎮河口村,但歌中描寫的意境同樣也包括了浙江奉化溪口。因為,祖國大地處處都是桃花盛開的地方!


慕什塔戈



2015年5月6日,人民網轉載了寧波日報的一篇報道一一"《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原來說的是奉化溪口"。

事情的起因是2015年的4月29日,蔣大為老師在央視綜藝頻道《非常6+1》節目中透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自詞作者鄔大為老師和一位小戰士的對話。後來有人告訴他,這位小戰士就是寧波的奉化溪口人。


記者再次聯繫了已80多高齡的詞作者鄔大為老師,他再次回憶了當年的那次對話:

1970年初,中蘇"珍寶島 戰役"結束不久,詞作者隨採風團到前線。當時天寒地凍,一杯熱水放到室外,五分鐘就可以結冰,戰士們卻要在雪窩裡潛伏一整夜。等他們歸還營地時,每個戰士都像是雪人。

詞作者看到一位小戰士把口罩摘下來時,冰渣沙沙地直往下掉,就問:"冷不冷"?小戰士回答:"冷得發疼"!作者又問:"那你在最冷最苦的時候想什麼"?戰士答:"我在這裡看到的都是雪花,而現在我的家鄉馬上就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一想到家鄉的一片片桃花,就再冷再苦也不覺得了!"


詞作者大受感動,於是,就創作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歌詞後經鐵源老師譜曲,到1980年改革開放後,才正式對外公開。並於1984年,由蔣大為帶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反響熱烈,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之後又多次走上春晚,大街小巷更是時常耳聞,成為感動了幾代人的一首名曲。


再次聆聽這首老歌,滿滿都是自己年少時的回憶……想起了故鄉的桃林,也想起了隨著歲月遠去的青春。

只是這歌聲依然不老,且愈久彌新。

更多資訊請關注本號。(圖片來源:網絡)


筆尖上的旅行


蔣大為唱那首巜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到底是那個地方?記得他的歌聲很好聽!桃花盛開到底是那個地方?我認為說,作者創作背景這首歌曲歌詞,不論說是規定的地方!意義上是說桃花盛開的特色,是人生感到最🈶️靈感,我覺的實在太可愛,太🈶️一種美妙的靈感,桃花開得太美妙!作者也許看到桃花盛開的地方有一種獨特魅力,🈶️一種美妙的感覺!才能真正作出感動😹歌詞,豪情壯志,風情萬千!蔣老師👩‍🏫唱得很精采表演,歌唱家之一……。





今天生活的嚮往未來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有我可愛的故鄉

桃樹倒映在明淨的水面

桃林環抱著秀麗的村莊

……

憑心而論,在寫這小文之前,我還真不知道這首歌創作時的歷史背景,只知道蔣大為同志為此歌貢獻了一生,弄得大家以為他除了這首歌再也不會唱別的歌一樣。

今天專門查了下,這歌竟然是跟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有關,我立馬肅然起敬!

國富民強的現在,大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處處洋溢著幸福與和諧,表現之一就是各種曬,曬花曬景是其中之一。油菜花、櫻花、杜鵑花、牡丹花……到了季節,都是涮屏的節奏,滿滿都是絲毫不含糊的炫耀。但有一種花,不是很常見,就是上面提到的桃花,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也可能是我對別處的桃花有些“不屑”,沒引起注意。

因為,我的家鄉,就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雖生於桃花源處,但真正去看桃花加上這次也只有兩次:十多年前,陪客人去看了次桃花,因時間有限,僅僅在路邊的桃花林處拍了張照片就閃人了,但當時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近處繁花朵朵,遠處隨山形起起伏伏,如雲似煙,一襲粉色,近濃遠淡,空氣裡到處是沁人的芬芳,桃林深處還會聽到蜜蜂的“嗡嗡”聲……

“肥桃”,一直是我在外炫耀家鄉的資本,其實“肥桃”的記憶,由小到大,僅僅“邂逅”過一次,還是兄妹幾人合分一個,但那個味道,從沒有忘記,也再未遇到,香甜永遠成了回憶。以後的日子裡,回到老家或者是家人寄的“肥桃”已經成了一種普通的水果,再無傳說中的“神奇”。聽別人說,真正的“肥桃”也就幾畝地,普通老百姓是見不到的,現在因為“肥桃”的大名,不只整個泰安市都在種桃,甚至還要從外地拉桃過來,繞了圈出去便成了“肥桃”。

“肥桃”味道漸淡,但桃花越來越濃。“肥桃”一直是老家對外宣傳中的“大梁”,如泰山之於泰安,如大明湖之於濟南,如故宮之於北京,據說老家早已“桃都”自稱併成功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甚至,前幾年還有傳聞說要改名為“肥桃市”,哈哈。 沒有改成“肥桃市”,是件多麼慶幸的事!

“肥桃”就連老家人也說“不怎麼好吃了”,但種植面積越來越大,是十幾萬畝的桃花搏來了吉尼斯紀錄。每當初春桃花盛開之時,房前屋後、山上山下、道路兩旁、小河兩岸,處處如雲似煙,抬望眼,一望無際,全是粉色瀰漫而去,什麼時候你的視野裡少見了粉色,那是因為你已經走出了我的家鄉!

桃花花期很短,看桃花還得有個好天氣,所以說看桃花是要有緣分或者是人品的。不知道我的人品不行還是緣分不到,好不容易趕上桃花盛開的季節,先是陰雨霏霏,後是大風降溫,從20多度一下到了零度,別說看桃花,想想都冷。

這麼難得的一次機會,沒能拍出我家鄉桃花盛開的宏偉景象,真有點對不住我的家鄉。拍桃花相當不好拍,沒有十幾甚至幾十年的桃花樹,那形是出不來的,所以你要是喜歡拍桃花、畫桃花,那還得是我的家鄉,幾十甚至上百年的樹樁,即有歲月的滄桑,又有鮮花的芬芳。


南方之南


 據資料記載: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這首歌,創作靈感源於詞作者與一位駐守邊疆小戰士的對話。蔣大為在節目中透露了他新近獲得的準確消息:當年的“小戰士”是寧波奉化溪口人。
1969年底到1970年初,“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結束後不久,蔣大為貴和創作組團隊來到前線採風。當時正好是“三九天”,屋外零下40攝氏度,一杯熱水從室內拿到室外一分鐘就沒熱氣了,三分鐘涼透,五分鐘就結成冰。因為條件艱苦,戰士們的配備只有皮衣、皮坎肩、皮護膝,這樣的配備在屋外一個小時就不起保暖作用了。當時,戰士們從傍晚開始到前線執行在雪窩裡潛伏放哨的任務,一直到天矇矇亮才返回營地。整個過程中,戰士們忍受著冰凍一動也不能動。返回營地時,遠遠望去,每個歸來的戰士就像聖誕老人一樣,已全身雪白。他看到一個小戰士把口罩摘下來時,口罩上的冰渣“沙沙”地掉落下來。當時他問那位小戰士冷不冷?小戰士說:“冷得發疼。”問最冷最苦的時候想什麼?小戰士回答:“我在這裡到處看到的是雪花,而現在我的家鄉馬上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想到那片片桃花,再冷再苦也不覺得了。”

“這就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我當時聽後太感動了,我想我得把這個寫成一首歌。”蔣大為說。創作的靈感和源泉雖然有了,但是因為時代原因,直到1980年蔣大為才把這首歌對外公開。1984年,蔣大為帶著《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首次登上央視春晚,並迅速在大江南北傳播開來。蔣大為前後六次帶著這首歌登上央視春晚、感動了幾代人也創造了一首歌的奇蹟。

歌詞由石鐵源譜曲,鐵源剛開始譜的曲調有點鄧麗君的風格,蔣大為還曾表揚他“解放思想”,但之後,鐵源把自己的創作推翻了,他感覺那樣缺乏陽剛之氣,不適合戰士歌唱。鐵源開始想把曲子改成蒙古族民歌的風格,後來,鐵源想到自己的家鄉大連有桃花,於是在歌中添加了遼東曲調,最後定稿 。


愚學娛樂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準確的說,是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河口村。這裡到五月一日滿山遍野盛開鮮豔的桃花。瀋陽軍區歌舞團去朝鮮訪問演出,由河口回國,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靈感促使鄔大為,魏金貴,石鐵源。創作了這首歌曲。原唱是瀋陽軍區歌舞團演員董振厚。


隧道時空1


遼寧丹東,寬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