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網站」盯上手機銀行客戶端 一消費者損失近4萬元

如果收到一條“手機銀行客戶端即將失效”的短信,您可千萬提高警惕,別順手去點“升級”,這種新騙術已經讓鄒先生損失了近4萬元錢。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發佈了這樣一起案例。雖然事發後,鄒先生讓親屬到銀行辦理保護資金事宜,無奈損失後續還在擴大,只能等警方破案追回了。

事件 手機銀行客戶端“升級”被騙近4萬

現在很多銀行的常用業務,手機銀行客戶端就能直接輕鬆辦理。

投訴人鄒先生稱,某日他收到號碼為A銀行客服專線發來的短信,顯示其手機銀行客戶端即將失效,須立即登錄一個網址進行激活升級。鄒先生根據短信提供的鏈接登錄了,還在該網站輸入了借記卡賬號及密碼進行了升級操作,最終導致其借記卡內19000多元當日便被轉走。

發覺被騙,鄒先生立刻報警,並請其母親和配偶到這家銀行辦理借記卡內資金保護事宜。但由於不是客戶本人親自辦理,銀行不能對該借記卡辦理賬戶註銷和電子銀行撤銷業務。

由於鄒先生這張借記卡為工資卡,為避免資金損失進一步擴大,銀行徵求鄒先生母親及配偶意見,為鄒先生配偶開戶辦卡,將鄒先生的工資代發改到配偶賬戶上。

但這並沒有阻擋住騙子的不法行為。不久,鄒先生在該銀行申請的與該借記卡相關聯的信用卡又被盜刷17820元。鄒先生認為,銀行在對其借記卡進行資金保護時,未同時對關聯信用卡保護,導致其再度遭受損失,要求銀行賠償17820元。

處理 想追回經濟損失只能等警方破案

經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調查,案發當日,鄒先生收到的短信並非A銀行發送,鄒先生收到短信後也未及時到A銀行網點諮詢或撥打電話確認。在其隨後收到該銀行的短信風險提示時,也未提高警惕,導致誤入釣魚網站資金損失。

對於鄒先生提出的“銀行未對其關聯信用卡資金進行保護”的問題,該銀行認為,鄒先生的母親及配偶到A銀行反映情況時,並未對此提出要求,其信用卡資金被盜是由於其本人誤入釣魚網站,導致銀行卡信息洩密所致。

由於該案涉及詐騙犯罪,且投訴人與銀行之間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分歧較大,且銀行在該案中沒有明顯過錯,投訴處理機關建議鄒先生跟進本地警方破案進度,追回其資金損失。

同時,投訴處理機關也建議銀行,在處理類似案件時,要站在客戶立場,從妥善保護客戶資金安全的角度向客戶提出專業建議,不能簡單根據客戶自身要求而忽視可能存在的資金風險。

啟示 “防盜刷”不要輕易點擊任何鏈接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專家表示,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金融消費者開通電子支付業務的比例也逐漸提高。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案件屢有發生,犯罪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呈現出專業化、精細化、流程化作案的趨勢。有效防範銀行卡盜刷風險,需要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金融消費者共同努力。

金融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嚴格相關監管措施,對金融機構的支付業務創新、客戶身份在線認證、支付軟件的開發使用等加強監管,督促金融機構做好客戶資金安全防護工作。”

本案涉及銀行雖無明顯過錯,但案件的發生也反映出金融機構對金融消費者風險防範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強。“一是在日常營銷中,加強安全用卡方面的宣傳,提示消費者安裝手機殺毒軟件,不要下載不明來歷軟件和輕易點擊任何鏈接,使消費者瞭解保護個人金融信息的重要性,提升消費者安全用卡意識和防範風險能力。二是對開通電子支付業務的存量客戶進行持續性風險教育與提示工作,收集電子支付業務詐騙案例,並結合本行相關業務特點,對存量客戶進行有針對性的風險提示。三是在客戶資金安全疑似遭受損失風險時,及時與客戶進行一對一溝通,為客戶提供完善的資金風險控制策略,提升客戶防範風險能力。”金融專家稱。

金融消費者應主動學習安全用卡知識,提高風險防範能力。要充分認識到電子支付業務存在的安全隱患,主動到銀行了解電子支付業務的流程、特點及風險控制策略。在發生資金損失風險時,要及時採取妥善防護措施,包括但不限於通知銀行止付、報警、保存相關證據等,為減少自身資金損失並追回損失資金做好保障。(燕趙都市報記者宗苗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