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與秋天

題記——有時候遇到一些不想遇到的事,想改變也無能為力。

秋天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冷——冷秋。哪裡冷呢?第一身體冷。我記得寄住親戚家的時候是九月初,我穿的短袖,馬褲。九月下旬,氣溫下降,親戚們都穿起了外套,長褲,我還在瑟瑟發抖,冷得起了雞皮疙瘩。親戚問我衣服呢?我說在自己家。他們沒再做什麼了,其實我這時才十歲還有依賴心理,希望親戚會說他去幫我拿衣服,結果沒有。我等到星期五下午放學走半個小時回自己家拿衣服,再花一個多小時走到親戚家。

第二心冷。為什麼會有留守的命運?為什麼要住在親戚家?因為2005年左右正是農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動的潮流,農村大機器生產節約了大量的勞動力。第二個問題是因為我的爺爺奶奶在爸爸結婚前就有病去世了,姥姥姥爺遠在雲南生活,在安徽老家只有親戚可以拜託。

村裡其他留守的孩子都有爺爺奶奶照顧,其實我還有點羨慕他們可以住在自己家。自由。同樣缺少父母關愛。

我記住了這樣特別的秋天,我失去了自由和一個充滿愛的家。

暮然回首,整個青青都是冷色調,秋天與我有緣,我度過八個這樣的秋天。

散文:我與秋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