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開通,「不鏽基座」是咱山西造!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不鏽基座”是咱太鋼造!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作為當今世界裡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地縮短了三地間的時空距離,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從3個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而在這其中,由太鋼集團自主研發的雙相不鏽鋼鋼筋成功替代了傳統鋼材,應用於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為這座“海上巨龍”構築起了“不鏽基座”。

“超級工程”背後有“超級創新”。港珠澳大橋建設難度極大,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大橋建設期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層出不窮,僅專利就達400項之多,在多個領域填補了空白。在這其中,由太鋼自主研發的雙相不鏽鋼鋼筋成功替代了傳統鋼材,應用於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實現了雙相不鏽鋼鋼筋在國內橋樑建設的首次批量化應用,不僅大幅延長橋樑使用壽命,而且有力推動了我國跨海大橋建設材料的升級。

2013年,在眾多國際知名不鏽鋼企業同臺競標的情況下,太鋼自主研發的雙相不鏽鋼鋼筋成功中標港珠澳大橋工程,填補了國內橋樑建設使用本土不鏽鋼鋼筋產品的空白。

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太鋼派專人提前進入工程現場,與設計和施工人員充分溝通,丈量鋼筋尺寸、繪製加工圖形、科學預估用量。針對橋體施工海上作業,施工場地受限的情況,制定了鋼筋按照搭接長度定置生產、現場拼裝鋼筋籠的組織方案。

在組織生產上,太鋼打破常規,將生產、加工、配送原需2個月的週期壓縮至1個月,確保每批次鋼筋按時供貨,實現供貨時間與工程節點對接嚴絲合縫。由於組織有序,太鋼產品質量、現場服務和供貨週期不僅滿足工程需要,而且在特殊情況下,還支援國外供應商應急供貨,確保了大橋建設進度。

據介紹,太鋼雙相不鏽鋼鋼筋具有耐氯離子腐蝕性能好、強度高、輕量化、免維護、使用壽命長等諸多獨特優勢,8200噸雙相不鏽鋼鋼筋主要應用於港珠澳大橋的承臺、塔座及墩身等多個部位,佔到港珠澳大橋國內段不鏽鋼鋼筋總量的87%。

“時間過得真快,從材料研發到今天大橋通車,都快10年了。高興,就是高興,我們搞技術的,一輩子能幹這麼一件事,付出再多也值。我們要繼續發揚實幹精神和奉獻精神,研發更多更好的高精尖特材料,為祖國強盛再立新功。”雙相不鏽鋼研發負責人、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輝綿說。

“第一批產品包裝發運,大家就像送自己的女兒出嫁一樣。工期緊張的時候,廠長、技術員、一線操作人員全都在現場整宿整宿地跟班。當時真的不容易,現在大橋通車了,心情非常激動。當前,我們廠的升級改造項目正在加緊推進,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一定能夠生產質量更優的產品,為國爭光。”雙相不鏽鋼鋼筋研發團隊成員、不鏽線材廠生產技術科科長閆士彩說。(記者 李飛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