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師表」桃李滿天下 翰墨丹心修得「神來之筆」

——記雲南本土知名書法家曾傑的藝術人生

但凡見過曾傑的人,都會對他留下這樣一個深刻印象:他不僅書法寫得好,字字力透紙背;他還“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特別是他踏實做人做事的品行以及教書育人的善念,都讓人敬佩,他不愧為雲嶺德藝雙馨的雲南本土知名書法家。懸掛在他家裡的兩幅幅書法作品:“為人師表”和“仁者壽”,可謂是他追求完美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

“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 翰墨丹心修得“神來之筆”

曾傑的藝術生涯可以追溯到少年時代,據他回憶,從上小學時他就開始寫毛筆字,從描紅開始,他一直很用功練習,上五年級時,他的毛筆字在學校裡獲獎,作品被張貼到校園牆報上,極大地激勵了他的學習興趣,更加用功地練毛筆字。曾傑的大爹念過書,會寫毛筆字,當時被村民們恭稱為“寫字公公”,每到春節來臨前,他都要跟著他大爹挨家挨戶為村民寫春聯,貼春聯,他就在一旁偷偷地學,久而久之,也摸索出一些道道來。到後來,他長到十六歲後,他也成了當地的一名“寫字公公”。過年過節,幫老百姓寫寫畫畫,很受村民喜愛,小酒小肉招待,感到十分歡愉。

“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 翰墨丹心修得“神來之筆”

只是到了後來他才明白,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啟蒙教育,在他的心靈中種下了藝術的種子,開啟了藝術之窗。

青年時代的曾傑,身上洋溢著一股蓬勃的朝氣,對萬事萬物都懷有濃厚的興趣,身上有一股使不完的勁,見什麼都想學,都去學。愛好和學過的東西數不勝數,吹笛子、吹口琴、拉二胡、唱歌、繪畫、練拳擊、練舉重、愛好打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旅遊等。不過,在他的骨子裡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書法屬於傳統文化的精髓,他就特別感興趣。七八十年代時,他對中國書法非常著迷,但那時沒有這方面的培訓學校,也找不到老師,就自己到書店裡買來字帖和文房四寶,回家自己練習,從此一生都沒有放棄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一直堅持練習書法至今,並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年輕時是為了塑造自己,有強健的體魄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對學習書法藝術還沒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缺乏理論上的造詣。

“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 翰墨丹心修得“神來之筆”

一直到他初中畢業考取宣威師範學校後,他對書法更是著迷,一天都不落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勤學苦練,持之以恆。師範學校畢業後,他邊當老師搞教學邊練字,在得天獨厚的條件下和濃重文化氛圍中,他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了,他先主攻柳體書法,後渉獵顏休、歐體等,博眾取長。對行書、草書的學習研究較深,收穫頗豐,漸漸掌握了這些書體的章法,也完善了我字體的特徵,書法更是獲得了長足進步,其代表作有:《為人師表》、《望嶽》、《仁者壽》、《神》等,從他的字裡我們可以看出,他剛直不阿的性格特徵也在他的書法作品中有所體現,作品骨力浸透,章法有度,氣勢不凡,真可謂神來之筆。在當地也小有名氣,門徒過千。贏得了家長、學生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 翰墨丹心修得“神來之筆”

目前,曾傑在曲靖市會澤縣駕車鄉黨校當教員的同時,他還兼任書法培訓學校的老師,一生為人師表,一生桃李滿天下,曾傑的一生與教學和藝術結緣,這也為他的人生標註上了神聖的使命,也活出了意義,讓人可欽可佩。

主編:安遠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