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哥44590578
這是選舉政治的必然。選舉政治,選上來的人,非常擅長打選戰拉票,卻不見得有選戰以外的經驗。不僅元首級的,內閣大員也都是選上來的或者隨意任命的。宰相起於州縣,這種中國習慣了的自古以來,只在中國存在。
奧巴馬當選前,主要經歷是個大學老師,教憲法,所以他最擅長的是高來高去的演講。特朗普好一些,總算是企業家出身。加拿大上屆總理哈珀,從政前也是大學老師,搞經濟學的。本屆總理特魯多,從政前教中學。
不是說沒有管理經驗豐富的人材,除非他去選,否則不會進入高層。有一年加拿大國會驚現槍手,舉止最穩定有效的,是一批軍警出身的議員。
保證代議制國家政府有效運轉的,是大批中低層職業官僚,這些人也算專家。美國媒體曾經評論,說話辦事瘋瘋顛顛的特朗普,是靠政府內部人士維持才沒有失去對局面的控制。
我是不是又說多了。
(全文完)
李牧
我是美國選民,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美國的官員上至總統、議員下至一個縣的警長、教委會委員,都是由選民直接投票產生。除了總統、議員、州長、州議員、市長這些我認為很重要的民選官員吃外,其他的小官員,我都是幾乎閉上眼睛就選了,特別是教委會委員,因為每次都要選三個,給六個候選人,我就在上面隨便打三個勾,我根本就不瞭解這些委員,因為我是相信制度會很好的約束他們。
還有絕對的新聞自由,所有官員只要做錯任何事情,記者大概率會發現,美國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監督制度,新聞自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環環相扣互相制約。既使是政府內部也有互相制約,比如特朗普的通俄門事件,就是由政府裡面的司法部部長指定獨立調查員穆勒進行調查,並且很多的線索是由記者發現的,並且通過新聞報導,公諸於眾,這就很好的制約了各級部門官員的違法行為。
美國總統在憲法裡面並沒有規定必須有政治從政經驗,並且有部分選民喜歡毫無政治經驗的總統候選人,因為覺得這樣的候選人比較乾淨,遠離政治上的腐敗,貪汙和各種醜聞。
做總統為什麼一定要有經驗,什麼叫有經驗又什麼叫足夠經驗?一個有政治經驗的總統並不能保證有很好的表現,美國著名的艾森豪威爾總統就從來沒有在成為總統之前做過民選官員。既使是最偉大的總統林肯在成為總統之前,也只有很少的政治經驗,奧巴馬總統在當選之前,也只是做過一個小小的地區委員會的委員。歷史上美國就有六位總統毫無政治經驗,他們分別是特朗普,艾森豪威爾,威廉霍華德,格蘭特,胡佛,泰勒。
美國官員有沒有政治經驗,不是很重要的,他們競選時的競選綱領才是最重要的,這樣選民瞭解各位候選官員的施政方針策略和要達到的效果,才能投出寶貴的一票。
這些毫無經驗的官員當選之後,就好像一個釘子放在了一條自動生產線上,整個社會的監督體系,新聞自由,言論自由,軍隊獨立,三權分立,就能很好的監督民選官員的工作,令國家和各州各縣在一條不
偏太左又不偏太右的路線上往前平穩前進。
美國車行百萬裡
有些人總是吹捧西方,認為他們的制度好,保證了社會的運轉,所以無需太強的領導。這是一種及其錯誤的觀念。
馬克思主義的領袖觀認為,有了好的領袖或者領導集體,就會加快國家的發展,加快推進歷史的進程。反之,會使國家發展停滯,歷史倒退。比如,中國如果沒有毛澤東,我們現在是個什麼樣子還不好說。一百多年的受壓迫、受侵略、受剝削,頃刻反轉,要知道,這一百多年間有多少志士仁人為之奮鬥啊!可惜都沒能成功,但毛澤東成功了。這就是偉人的力量,領袖的力量!
反觀特朗普,長期看,他會斷送美國的發展優勢,把美國第一的交椅拱手讓人。咱們拭目以待。
手機用戶54820396435
要了解這個問題,其實只需要從瞭解西方的選舉制度入手。
西方的選舉制度主要是建立在政黨政治的基礎之上。這一方面保證了候選人都有政黨的背景,便於得到政治和財政資源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使得獲勝的政黨便於在政壇安排自己的人馬。因此,人們往往可以,看見大量沒有從政經驗的政治人物直接就當上了部長甚至更高的領導職務。
這樣的政治任命的領導人物,在西方政治語言中一般被稱為“隨內閣而進退”。他們的長處是具有政治眼光和事業,但是短處卻是,或沒有直接從政經驗,或至少沒有在擔任領導職務的專業領域裡的工作經驗。
但是,這些政治人物的短處,恰恰可以被公務員系統的長處所彌補。西方國家的公務員系統也被稱為文官系統,它強調專業性和政治中立,不隨內閣而進退。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即便西方國家的政治動盪,但是由於有一支專業、中立和高效的公務員隊伍,國家政局往往能得以維持穩定。
在有些西方國家的部委機關,部長一般都有由政治任命,而副部長卻由兩類人士組成: 一類是政治任命,而另一類則從專業公務員隊伍中提拔。這種做法既保證了獲勝政黨的主張得以在國家政策中得到貫徹,同時又保證了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專業和高效。
邱震海
西方國家的政體比較成熟,分權互相制約的體制使得不會造成一言堂的局面。新侯選人只要在價值觀.意識形態.施政方略能得到大多數選民的認可,便有當選的可能。至於領導才能,其實並不複雜。真正有公心為大多數人服務者,只要知能善任,就可以做的很好。比如羅納德.里根總統,也就一好萊塢一般演員出身,根本不懂軍事策略。但既然作出了在錫德拉灣反擊卡扎菲挑釁的決策後,當幕僚請示:如果利比亞作戰飛機退回自己國土,該如何對應時。里根指示:原則是一直追到飛機庫。以後的具體作戰步驟則完全讓前方地中海特混艦隊司令官自己採取行動。結果取得了戰場上的完全主動。卡扎菲慫了。總而言之,西方的信條是:大統領只需知能善任,讓合適的人選被指派到合適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好就OK了。有了阿道夫的一次慘痛教訓就夠了,不再需要第二次。
手機用戶崔永方
那是因為西方的民主制度已經相當成熟和穩定了,制度成熟和穩定性越高,國家就對總統的依賴性越少,你只要具備政治才能和政治抱負就可以參選,而且很有可能被選上,並不需要你有多麼深厚的從政經驗,因為,等你當上總統就會發現,你能左右的決定並不多,當年小布什為打伊拉克心急如焚,沒辦法做不了主,一趟一趟的樣國會山跑,領取議員們的裁決。就如同現在的特朗普,也絕不是信口開河。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西方有文化程度不高的做州長,也有小孩出來做個小市長,記得好像還是哥倆前仆後繼的當,更無恥的是據說還有個小市看到沒人參選,準備遠個寵物狗做老大!這些看著好笑,其實背後是因為他們已具備了成熟穩定的行政運作體系,誰做老大都不重要,都不會影響他們整體的制度約束。
那時的花開花落
我可以說說法國的情況。法國的總統是民選的,但是部長不是,一般是由總統任命的。部長們不一定全是總統的哥們兒,還有可能不是一個黨派的人。最重要的是那些沒有從政經歷的部長們都在原來的行業做得非常出色,特別是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把一個剛接收的部門運作起來,能在出了問題的時候主動承擔責任。
法國現在的總統,就是那個和大自己二十多的中學老師結婚的馬克龍,他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政治經驗的人。他在上一屆政府裡當過兩年財政部長。在當財政部長前,曾經在財政部的一個部門工作過,後來又在一家投資銀行做高管。幾乎沒有政治經驗,但是他年輕,溝通能力強,被總統周圍的人推薦當了部長。
另一位是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拉加德女士。她做過法國的農業部長,貿易部長,工業部長和財政部長,夠能幹的吧!其實她在從政前就是一位律師。
法國現在的青年及體育部長也沒有從政經驗,她以前就是一個運動員,父母還是從外國來的移民。
登錄法國
不請自來,什麼叫從政經驗?政治是什麼職業和工作性質?你這一點都沒有搞懂啊😄簡單介紹一下,眾所周知船廠有電焊工,電焊工分八級考核,還有過去的鉗工,車工等等職業。從政職業雖然沒有這樣的說法和考級,但是從政的實際上情況是存在一個學習和實踐同步進行特殊的一份職業。美國🇺🇸特朗普總統是一名商人,從來沒有從政的經驗,但是他執政的結果卻讓全世界人出乎意料的“手段老到”,“精幹老練”。當然他身邊有強大的智囊團是肯定的,但是他個人的努力和認真,讓他很快的適應和掌握了“政治舞臺”的節奏。由此,你應該明白所有的正常人都可以從政的,只是每個人從政的業績會很不相同!除了你的從政崗位不同,還有就是我們個人的文化知識和性格及社會經驗等等的不同因素。總而言之,從政不是一個複雜的工作而是一個非常具有擔當和責任的工作。你如果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在從事這份職業,那麼請你還是回家賣紅薯去吧啊😄因為你不可能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即使把你放在很高的一個地位!
大提琴心聲
通過宣傳選舉,這外國從政之路,中國則是通過黨組織考察考評,走上從政之路,至於從政經驗只能相對而言的,外國也不是文盲之人當政,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從各種不同渠道加入政黨,然後通過選舉黨內安排執政。中國通過黨組織考察一步一步提拔執政,黨員領導幹部也是不受專業知識和從政工作經驗限制的,今年在某個企業當科長處長,明年就是某個部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副縣長一一縣長、副書記一一副市長市長一一市委書記一一副省長一一副部長。只是中國的從政人員從政過程時間比較長,每上升一級都經過層層選拔考察和考評,從政的閱歷面更寬,經驗更深厚,個人技能錘鍊得更紮實。
萬水千山214803034
這個現象既跟西方國家的法律制度有關,也跟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有關。單純說這兩句話比較抽象,下面我們挨個解釋一下。
西方國家的法律講究的是人人平等和言論自由的理念,而且這種理念是堅決被執行的,是被寫進憲法並且不可修改的,其他任何的規章制度如果跟這個東西相沖突的話,最終都會無法順利執行,因為反對者因為此事而向法院起訴,肯定是會勝訴的。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西方國家給部長和總統這些職位的任職條件都加上執政經驗這一條,顯然會把相當多的一部分人排除在外,這就違背了人人平等的理念,有歧視經驗不足的國民的嫌疑,必然會引起巨大的抗議和反對。
另外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不是議會制就是總統制,這種制度下執政力量常常是從眾多黨派裡面競選出來的。那麼當某個政黨競選成功之後,他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相應的規則來任命各部門部長了。
這個時候其實是會看從政經驗的,在一個組織的內部,什麼人可以做什麼位置可以做什麼事情,也是看從政經驗的豐富程度和資歷的深淺的。一個剛進去的新人想要做部長或者重要職位的話,難度還是很大的。
但是在組織的外部就不受這個限制了,像總統任命各部門的部長,只要符合既定的流程就可以。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他的國務卿和外交部長的時候。只要他提名人選,然後通過國會的表決就可以讓他上任工作。因為制度上沒有要求有工作經驗,也就不需要工作經驗。
可能有人會有疑惑,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能否做好這些工作呢?當然是可以的。因為一個部門除了主要負責人之外,必然還有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各方面的專家。領導的作用是協調和統籌,調動這些專家的能力來解決問題,部門負責人最後拍板並和上層之間溝通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