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延禧攻略》看餐飲如何變化能夠穩准狠的把握市場變化

《延禧攻略》最近很火,打開手機都能看到相關資訊。其實這是一部宮鬥劇,這個題材出現的次數非常多,從《甄嬛傳》之後很多人都不看好這種題材了,因為高峰已經出現很難再超越了。但是於正這部戲依然取得了非常好的關注,,從這部戲我們餐飲人應該知道一點:不論什麼餐飲種類,只要用心抓住顧客新的需求點,依然可以經營的很好。

從《延禧攻略》看餐飲如何變化能夠穩準狠的把握市場變化

越蘭香

如果答案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新。

新在哪裡?為什麼值得店鋪經營者借鑑?

總結而言,有“內、外”兩個方面。

新審美——畫面很養眼

本來很多人對這部劇並不看好,除了宮鬥戲的題材老套,編劇於正也一直以“雷人”和“抄襲”被業界內外詬病。但是此劇一跟大家見面,眾人就“傻眼”了。

從《延禧攻略》看餐飲如何變化能夠穩準狠的把握市場變化

越蘭香

《延禧攻略》不像以往的古裝劇,滿屏都是花紅柳綠的豔俗畫面,而採用了典雅的高級灰色調,可謂開創中國古裝劇的新審美。以至於很多網友讚歎,隨便一個截屏都是一幅畫。這樣的口碑,吸引了很多對宮鬥戲不感冒甚至討厭於正的人也紛紛來觀賞。

視覺,使得我們對一個人、一件物品以及一家店面形成最直觀的第一印象。路過一些沒見過的店,消費者憑什麼決定要不要進一家店呢?

店面形象。

這種形象認知也是有“進階”的。首先是門面,通常它會傳遞兩類信息,店鋪的檔次和主營。如果是那種土土的黃底紅字的小招牌,基本上可以斷定用餐環境一般、客單價也不高。如果門面稍加裝飾,給人的視覺感受就會完全不同,更能吸引人。

走進去室內一看,即使簡約,也頗有設計感。這樣的場景,更能把客人留下不說,還可能促使顧客曬圖傳播。

在門店設計方面,清新、古典、現代風都隨處可見,無論是怎樣的風格,首先要與店鋪定位契合。你的品牌格調、目標客群、消費檔次是怎樣的,就決定了哪種設計風格更合適。

其次,不同的風格也有高低之分。同樣的皇后著裝,你可以用高飽和度體現其尊貴,也可以用性冷淡風傳遞其典雅。同樣是簡約清新的飲品店裝修,不同的門店呈現出的視覺體驗,差距也非常大。

審美不是簡單的好看,設計也不是我覺得這樣挺好就夠了,否則專業設計師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如果你想通過視覺抓出消費者,就要拿出一點兒專業度。當然,你不夠專業的話,就找專業的人。

新體驗——感覺很過癮

中國上映的宮鬥劇,少的來說也有上百部,就清宮劇而言也是數十部,但口碑不錯的也就早些年的《甄嬛傳》以及較久遠的TVB《金枝欲孽》。要想在這一領域推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就好像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無論是火鍋還是快餐,你想做出點兒成績,都不容易。

雖然《延禧攻略》首先靠色調和服裝、配飾的顏值贏下了外在的“顏面”,但故事套路若跟以往相差無幾,那很多人也會棄劇。畢竟,追劇主要還是看情節,不是看畫面。就像你餐廳設計得再美觀、餐品顏值再高,但不好吃、用餐體檢不佳,那也會喪失回頭客。

《延禧攻略》承繼了宮鬥戲基本的套路,但是它在情節推進和人物設計上進行了大幅創新。女主角雖然也是從底層一路升級打怪,但不再像其他宮鬥劇的主角隱忍到逼不得已才反抗,延禧宮的這位主子可是“君子報仇在當下”,你打了我一巴掌我立馬就把你抽倒在地。

如此以來,劇情就顯得非常緊湊,不至於看了三集女主還含冤吞聲,急死各位看官。一集結束,網友就紛紛討論:快快~迫不及待要看魏姐手撕賤人了!這樣“過癮的”看劇體驗,可不是那些磨磨唧唧的宮鬥戲所能提供的。

回看咱們的店鋪經營也是同理,作為消費主力軍的年輕人不僅要好看,還要求更好的消費體驗,比如溫馨方便,或者好玩刺激。早些年有餐飲品牌以“不用餐具動手吃”一舉走紅並快速拓展,靠的就是新穎有趣的用餐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體驗涉及從來到走(甚至“售後”)的全程,它覆蓋所見所聞、所品所觸。提供絕佳的消費體驗是個系統工程,但並不意味著你什麼都要做到,反而是要配合定位,突出重點。

就像海底撈用餐體驗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服務好”,從樓下迎賓人員按電梯到洗手間保潔阿姨遞紙巾,從不空杯地添水到幫剝蝦殼,你始終能感受到“賓客至上”。

從《延禧攻略》看餐飲如何變化能夠穩準狠的把握市場變化

越蘭香

小結

從外到裡,《延禧攻略》都帶來一種全新的、進階的、更有趣的、更適合目標群體快消生活的觀劇體驗,這才贏得了如此給力的流量和好評。

對於各位店老闆而言,想在經營上更上一層,也要儘可能地在“差異化、消費體驗”上發力。很多時候我們都說“追求極致”,但極致的標準過於模糊,而且對於普通店鋪經營者而言往往會心有餘力不足,畢竟自身資源有限。

那就“拿著藉口當令箭”嗎?

當然不是。

你不需要一開始就以頭牌為標準,但可以借鑑他們的思路,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內不斷提升。

從《延禧攻略》看餐飲如何變化能夠穩準狠的把握市場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