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楊冪又上熱搜了。

雖說是招黑體質,本身就是靠粉絲黑紅的。

但這次應該不是。

畢竟這麼批評自己,應該不太可能吧。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上午阿布刷到一篇標題為"楊冪「寶貝兒」票房口碑雙輸,給流量明星敲響警鐘"的營銷文。

文中指出:

"流量明星以前通過各種商業片、綜藝撈錢變現,過度透支了公眾形象,現在想認認真真演一部文藝片,大家都已經不太信任了,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按照這篇文章中的觀點,其實說的也在理。

阿布仍然記得2011年楊冪主演的恐怖片「孤島驚魂」(豆瓣評分3.2,好於1%驚悚片,好於2%恐怖片)。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說的直接一點。

「孤島驚魂」和現在的筆仙、碟仙、各種仙都是一個水平的恐怖片。

爛到家了。

結果就因為主演選了剛剛憑藉「宮鎖心玉」大火的楊冪,這部成本只有幾百萬元的大爛片「孤島驚魂」拿到了9000萬的票房。

憑的是什麼?

楊冪超高的人氣和強大的人氣流量。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粉絲電影"開始慢慢的進入院線,撐起票房的一片天。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許多流量明星開始出現在一部部爛片裡,用自己的人氣和流量帶著導演和製作方一起撈錢。

那段時間,火了很多流量明星。

但是影視圈的發展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很多聰明人已經察覺到了,而且正在努力的向演技派轉型,楊冪也是如此。

上週五在聊「寶貝兒」的時候阿布就說過。

這是楊冪轉型的第一部作品,以前濃妝豔抹的楊冪這次敢穿上最土的衣服素顏出鏡,膽子真不小。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而且在聊「寶貝兒」這部電影的時候阿布也說過。

我對楊冪一直是不粉不黑的態度。

她在電影中的表現可以看出她很努力,但是想要跳脫出她已經被固化的形象,已經被定性的演技需要一段時間。

在「寶貝兒」中的表演要比她之前的強,但是進步有限,需要更多的磨練。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阿布一直堅持的想法就是。

無論如何,只要一個演員靜下來想要潛心修煉演技,總歸是會被喜歡電影的觀眾接受。

再回到那篇文章中的觀點。

裡面提到"過度透支公眾形象導致觀眾不信任",這一點阿布真的沒有感覺到。

很多藝人已經開始嘗試轉型,而且效果不錯。

韓延導演執導的「動物世界」,男主啟用李易峰。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看好這部電影,結果呢?

「動物世界」憑藉著絢麗的特效和不錯的故事留住一大批觀眾,雖說最後票房上沒有製造出大的驚喜,但是7.3的分數對於這樣一部商業片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現在看來。

李易峰推掉了其他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動物世界」的劇組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電影上映之後,李易峰的進步觀眾有目共睹。

比他之前的"面癱臉"要高級了很多。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這也讓在娛樂圈混了很多年的李易峰真正有了屬於自己的代表作。

儘管仍然有些觀眾對他的表現不買賬。

但是更多的人開始嘗試著認可他,認可他轉型的方向。

如果李易峰在之後的劇本選擇上依然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能夠磨練演技表現自己實力的作品,那他就真沒的黑了。

同樣讓阿布覺得很值得誇讚的還有張藝興。

我覺得他是幸運的,遇到了黃渤、孫紅雷、王迅等人,有機會和他們一起合作「一出好戲」。

在幾位哥哥的調教下。

張藝興在電影中的表現十分亮眼,前期傻乎乎的形象與後期黑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我們能夠在電影中明顯感覺到他的轉變,就從他的眼神裡。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再回憶他之前在「老九門」「好先生」「功夫瑜伽」中的表現,簡直辣眼。

流量明星被批評這種事很多觀眾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畢竟從流量爛片出現開始這種批評就沒停過。

但是想要往好的方向轉型,阿布覺得應該鼓勵。

「寶貝兒」其實不算成功。

上映五天票房2318萬,豆瓣評分5.6。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造成這樣的結果,與楊冪的關係其實並不大。

「寶貝兒」自身的題材本就不是熱門,而且電影整體的節奏和戲劇性欠缺也是問題的根源之一。

早晨阿布看到人民網批評楊冪的時候還被嚇了一跳。

《人民網》點名批評?

這應該是犯了品行上的錯誤才會被批評吧?

就像央六點名批評憑藉「延禧攻略」大火的吳謹言耍大牌。

楊冪就因為轉型拍了一部反響平平的現實主義電影就被批評了?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在楊冪被點名後,「寶貝兒」導演也下場為楊冪站臺,在微博上進行回應:

"你們是官媒,黨報,請你們關注一下影片中表現的你們的人民。"

而這次,很多人其實是支持「寶貝兒」的導演劉傑和主演楊冪的。

因為僅僅根據電影的質量和演員的演技如此咄咄逼人。

這不像是《人民網》幹出來的事兒啊。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等阿布查清之後才發現,這篇營銷文可能真的不能代表《人民網》的觀點。

關於批評楊冪的兩篇文章均是人民網先後轉載了北京日報的兩篇評價該片女主楊冪的(《藝術不是鍍金片》《寶貝兒口碑票房雙輸》)。

兩篇文章的撰寫者是兩位記者袁雲兒與牛春梅。

作為個人來說,這兩篇推文是帶著強烈的個人觀點和色彩的。

我們看到的,均是被斷章取義再糅合之後的營銷文。

在《人民網》的原版裡雖然也提到了楊冪的演技,但是明顯是誇獎大於批評的。

"其實就事論事,「寶貝兒」還是不錯的,楊冪的嘗試和努力也值得鼓勵""第一次願意花時間去演繹一個不熟悉的角色,對演員本身來說也是一種進步,也能讓更多觀眾關注有出生缺陷的兒童群體""不論演員本身是不是自帶黑粉,評價一部電影和評價一個演員仍然是兩個維度,如果因為對一個演員的偏見去故意貶低一部電影,這不是客觀的態度"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看吧。

官媒對於藝人的轉型還是持鼓勵與支持態度的。

阿布覺得不只是官媒,很多觀眾在看到從前的流量明星開始轉型,準備磨練演技提升自己的實力之後也會持鼓勵的態度。

現在來說,影視圈的流量泡沫仍然是處在上升期,我們依然能夠看到許多故事爛,臺詞爛,靠著明星撐門面的電影和電視劇。

而且仍然有很多選秀節目在挑選一些實力薄弱,靠著一張臉吃飯的流量明星。

阿布不牴觸這種選秀節目。

我只是牴觸當被選出來的藝人成名之後只想著快速撈金,從不注意提升自己的素質和實力。

這種病態的娛樂圈模式是對一些實力派最大的侮辱。

前兩天的「金鷹頒獎晚會」上。

當侯勇和吳剛這兩位實力派上臺僅僅是為了迪麗熱巴頒獎時,我就知道金鷹徹底淪陷了。

這次,真不能罵「楊冪」


原本我以為應該是實力派慢慢回暖,打敗流量明星的時代。

結果發現這只是阿布自我感覺良好。

流量依然在控制著大部分影視資源。

所以,每次看到有流量明星開始轉型實力派,阿布都會強烈推薦,我想要看到的影視圈狀態,就是實力派主導,流量明星輔助的模式。

但是金鷹頒獎典禮上,一眾實力派看著李易峰和迪麗熱巴拿獎。

金鷹這波操作。

真醜陋。

不管影視圈以後會如何發展,阿布只說一點——

我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實力派,反對沒演技沒作品的流量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