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麼強大爲什麼他不想著統一世界?

旭日東昇62061


統一世界?聽起來好大的胃口。美國雖然是超級大國,但還沒有強到能夠統一世界的地步。話說回來,用“統一世界”這個詞彙,也顯得很彆扭,因為全世界的主權國家都是平等的,何來“統一世界”這一說?換作“侵略世界”更準確些。

在歷史上,美國人曾經搬出“天命論”,號稱“上帝建立了美國,上帝建立美國的目的就是為了統治美洲”,這大概是迄今為止,美國人在領土方面做的最大的一個美國夢。在“天命論”的指導下,美國人認為美利堅合眾國的領土,不應該只是北美十三州,而應該是整個美洲。

“天命論”的實質,其實是美國的精英階層為對外擴張尋找的“遮羞布”,甚至把上帝都搬出來了。然而,美國人有這個心,但沒這個力,上帝在關鍵時刻也沒有幫助美國。1812年,美國入侵加拿大,企圖吞併加拿大東部領土,但很快被打回了原形。在事後,美國人礙於面子,又把這場侵略戰爭包裝成了“第二次獨立戰爭”。

1846年,美國挑起與墨西哥的戰爭,然後擊敗了墨西哥人,吞併其大半的領土。在此時,“天命論”彷彿已經靠邊站了,貌似被英國人重創後,美國人低調了很多。除了通過武力擴張領土,美國人也會通過金錢購買領土,這個跟“天命論”也沒有多大關係。有時候,低調一點也沒有什麼錯,假如美國在初期就誇下海口,宣佈要統治大西洋,那歐洲列強能放過美國?

因此,華盛頓的“孤立主義”路線,是很有遠見的。當時的美國,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國家,如果不好好發展生產,沒事就去找列強的麻煩,恐怕很快就亡國了。1812年的戰爭,美國人也是運氣好,英國人沒怎麼上心。要知道,英國在當時連拿破崙帝國都耗死了,難道會害怕美國人?說句實在的,還是因為英國人不在意,覺得這塊地盤不重要,也不願意與親家鬧得太大。

1823年,美國政府推出“門羅主義”,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國不干預歐洲事務”,這其實是華盛頓“孤立主義”路線的升級版。門羅宣言發表後,歐洲人也知道了美國的態度,總算對美國放心了。但是,這不意味著美國會一直隱忍,你看在1897年,美國就把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給收拾了,而且在此之前的拉美解放運動中,美國一直為革命者們提供幫助。

在“冷戰”期間,美國是超級大國,蘇聯也是超級大國,但美國的能力上限,只是拉一個軍事同盟,欺負一下盟友,或者發動幾場侵略戰爭。例如在1960年代,美國大舉入侵越南,越南人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打退了美帝國主義者的入侵。你看看,美國這個號稱超級大國的國家,連越南都打不下,又怎麼可能打得過全世界?

在當今世界,還有一個叫作核軍備的武器系統,這個武器系統是美國人發明的,但也把美國對外擴張的路線給限制死了。因為在核武器出現後,各個核大國之間形成了“核平衡”。美國雖然很喜歡發動侵略戰爭,但現在也只能欺負小國家,各個核大國都有著“二次打擊能力”,美國人不敢輕易動武。有人說,軍事手段行不通,那美國人可以用經濟手段和文化手段呀,這個也可以影響全世界。

事實上,美國人的經濟手段並不怎麼有效。在1944年,美國建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取代了英國的經濟霸權。但是,僅僅30年不到,美國自己就拋棄了這個體系,當年這個行為嚴重損害了美國政府的信譽。在2008年,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又損失了一大筆財富。你看看,美國人連自家的經濟建設都搞得一團糟,又怎麼可能用經濟手段統一世界?要明白,如果想在經濟方面尋求認同感,這套經濟系統就得解決所有國家的所有經濟問題。很顯然,美國人根本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美國要是能做到,他自己也不會發生經濟危機了。

關於文化方面,美國的價值觀並不被全世界所認同。事實上,美國政客的動機也很有問題。因為美國的政客,總是心口不一。在“冷戰”時期,美國政府就經常打著維護和平的名義去發動侵略戰爭,而在“冷戰”結束後,美國人又搬出了一套所謂的“民主”思想去愚弄全世界。結果就是,美國納稅人的錢,被浪費到了無休止的侵略戰爭中,美國民眾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那些鼓動戰爭的資本家和政客,從來都是坐在後方數錢。再比如說,美國人號稱“民主”,但卻經常支持獨裁政權,例如成立於1955年的“越南共和國”政權,還有伊朗的巴列維王朝,古巴的巴蒂斯塔政權。

在這些國家發生民主革命時,美國不僅不支持,而且倒行逆施,對越南民主共和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採取敵對行動。你看看,美國人很矛盾,他們眼裡只有利益,所謂的價值觀,只是一種玩笑話。問題就出在這裡,美國政府宣稱的價值觀,他們自己人都不信,又怎麼會取信於世界?其實特朗普的上臺,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美國社會是真的有問題。


圖維坦


我講個故事,歐洲佔領了非洲,分割殖民,後來慢慢卻讓他們獨立,是良心發現嗎?不是,是養不了管不了,後來留下顧問暗中控制,軍隊撤走,同時福利也沒有了,只有哪個國家不聽話時,派軍隊去敲打一下,資源仍然擁有和控制。美國起步晚,沒有多少殖民地,但是美國發明瞭美金,注意我說美金,沒有說美元,定期割羊毛,看著虛弱了,就放水,養肥了,就來抽血,根本不需要佔領,這樣節約了大量精力人力和各種資源,至於那些國家的貧窮,戰亂,飢餓甚至屠殺,都是他們的內政,但是如果這些國家想撇開美金行動時,領導人必死無疑。後來拋棄和黃金掛鉤以後才是美元,美金到美元是從有控制到無節操的爆發式轉變,也是瘋狂的巔峰,未來的世界是要洗牌了。


吐槽癖


美國不是不想統一全世界,而是壓根沒這必要,地球村村長當的好好的,幹嘛非要弄到一起吃大鍋飯呢?

美國現在已經是全世界最牛逼!

古代全世界的裝逼國家一般採用的是直接佔領土地,搶掠人口的方式來稱霸,這樣做最不好的地方就是要不停地打仗,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很容易引起佔領國的反抗,時不時還得鎮壓起義,防不勝防。


到了近代,歐洲人升級了掠奪方式,那就是殖民,採用壓榨勞動力,榨取原材料的方式,把殖民地變身為附庸在宗主國旗下的原材料產地和工業品傾銷市場,這種方式已經脫離了初級的殺人放火搶東西的初級模式,更多的是一種經濟侵略,但是仍然需要宗主國軍隊駐守殖民地,防止殖民地獨立或者起義,成本仍然很大。

二戰後,鑑於以前種種掠奪模式的失敗,美國人開始升級,採用完全的文化思想經濟深度侵略,把自己的民主政體強行推廣給全世界,把美元打造成世界貨幣,讓全世界與美國同步,全世界都淪為美國模式的附庸,沒錢花了就印鈔,然後再拿這些白紙去別的國家買東西,造武器,什麼也不用幹,就毫不費勁的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有這樣的好事,美國人幹嘛還要想著去統一全世界,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美國不會去統一全世界

美國如果統一了全世界,那全世界幾十億人都成了美國人,是不是都想過上美國人的生活,那本土美國人是不是要補貼給世界其他地方的美國人?他們肯嗎?全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都平均分給每一個人,那美國本土人會答應嗎?他們怎麼可能放棄自己的優越生活呢?就算統一了最後還是會因為資源不均而導致分裂!


軍史吐槽君


本人認為:美國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要統一世界,統一世界的想法只有封建、毒菜、磚紙、及權的流氓社會才能提出來,現在經過近百年的實踐是絕對不可能了,因為現在他們不是增多了,而是越來越少了。

美國的社會精英們,總想用他們通過實踐摸索總結出來的、且經過二百七十多年的普世價值觀來改造世界,總想讓世界人民都實行他們的體制,過上他們的生活。

世界上已有幾個國家總想成為美國的一個洲,但美國人在這方面精明的很,你們一旦成為美國公民,公民的方方面面的福利待遇都必須有美國支出,最最關鍵的是美國政府的所有官員並沒有這個權力,必須經參眾兩院公民代表通過才能執行,所以說美國從來沒考慮統一世界,美國考慮的是世界人民的人權、自由和幸福。





開拓進取創新篇


這是中國人當中的蠢才特別容易提的問題,問題很有中國傳統特色。好比問美國人

你們18歲就獨立了嗎?

你們上大學不是父母供的而是自己貸款交學費嗎?

你們結婚不收彩禮嗎?

你們的丈母孃不看你房本嗎?

你們一輩子租房住不買房嗎?

統一世界為了什麼,不就為更多利益嘛,利益非要靠佔領獲得嗎?美元收割全世界羊毛不要太開心哦,美元就能搞定的事情,幹嘛還要勞神費力去佔領。

天下不統一有的中國人就覺得渾身不得勁兒。卻不想想人家歐洲文明幾千年壓根就沒統一過,小國林立了幾千年不照樣過日子,歐盟至今也不統一,不照樣過日子,而且還比中國人過的好,更富有、更先進、更文明。你想想以歐洲文明的思維習慣看,統一重要嗎?壓根不重要。歐洲文明重視契約、法律、民主、商業、海洋、科學、哲學,但不重視統一。


沙漠之鴕


不不不,其實代表民主,自由,正義的美國己經走在統一世界的路上,當然這種統一不是像俄羅斯那樣以侵佔土地為目的。美國是通過其強大的制度優勢,文化優勢,經濟優勢和軍事優勢,向全世界推廣造福人類的自由,民主,公平精神,並且己經走完了絕大部分。而那些代表獨裁,專制,殘暴的愚蠢國家,正一個個走向衰弱和消亡。


二戰後,冷戰開始,實事求是講,蘇聯的解體不是敗在軍事上或經濟上,而是敗在集權,專制,僵化,腐敗的制度上。本質上講蘇聯的制度,跟封建社會皇權制度一樣,都是特權階級剝削底層人民。當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們,在享受魚子醬和美女的同時,底層人民卻在寒風中飢腸轆轆排隊,等那時有時無的黑色麵包和變質的牛奶。所以,當蘇聯人民知道什麼是自由,民主,公平的世界時,美國等於統一了蘇聯。

現在,普京雖然以民族主義領導著俄羅斯,並聯合伊朗,敘利亞對抗代表正義的西方世界。
但,專制和神權國家己經從內部開始瓦解了。一次次的動亂和暴亂,以及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宣佈著專制國家政權的不穩。


全世界的人民都應該冷靜想一想,一個滿嘴跑火車的商人,都能把美國治理的那麼好。是不是可以確定美國優秀的各方各面,都應該值得全世界人民認真的去學習,去模仿。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國家,都像美國一樣,政府廉潔,人民自由,社會相對公平。那是不是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等於統一了全世界。


旅鴉視界


這是因為美國人的思想和經由儒家教育出來的我們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儒家思想講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還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這就導致了我們一直認為是需要有一個人來統治和維護整個人類的框架,也就是需要一個“王”來架構整個社會的秩序。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足夠強大的時候,就應該對周邊發動戰爭,並進行兼併,直到無法兼併為止。但即使因為地理原因到了無法兼併的時候,也會炫耀大國的力量,並迫使其他國家簽訂宗主國和附屬國的條約。

雖然這個思想並不是一直貫徹在歷代君王的思維裡面,但它也為我國能夠至今保持一個大公雞的國土立下不少功勞。

但美國就不一樣了,美國人本身絕大多數都是歐洲移民,並在北美形成了十三個獨立的州。等到法印戰爭之後,整個北美逐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了填補英國王室的財政,英國開始以各種名目給北美徵稅。隨後,經過一連串的思想變革,北美人逐漸意識到人應該是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並不能完全聽一個“王”的指揮,不然人家給你加稅怎麼辦?


總之,經由此之後,北美人拒絕履行英國的稅款,並打響了北美獨立戰爭。而美國之所以叫做美利堅合眾國,就是因為他是由50個州所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這些州並不像我們的省一樣是完全聽中央政府的,他們更似一個聯合體,有自己的獨立司法權,並可以隨意對“王”進行不滿的表達,同時也可以通過票決脫離美國,比如說加利福尼亞州,就三天兩頭鬧獨立。

所以你看,思想不同,就導致了想法不同。


三觀粉碎機


第一,沒看出來美國哪裡強大了。第二,沒看出美國哪裡表現出來有統一世界的能力。經濟經濟在衰退,武力武力基本靠吹牛。哪裡強大了?自建國以來沒有打贏鍋任何一場對外獨立作戰,北美大陸兩次攻擊加拿大都被打成狗,換到亞洲來裝逼,又被中國和越南打成狗,再去中東,挑戰了若干小國,出動了8只航母艦隊,動用全國60%以上總兵力,虧了10000億美元,只打垮了伊拉克,科威特,而且是多國聯軍加不要臉戰術,而且依然沒能控制中東,自己還被迫撤軍了。這裡打敘利亞又動用自己簽約的國際禁用武器,耍不要臉。哪裡強大了?牛逼吹得自己都信了?


吃一嵌長一斤


據說,大部分墨西哥民眾希望美國把墨西哥給收了,但人家美帝死活不要。

白送都不要,更不用說還要花費巨大代價去統一世界了。

為什麼?因為沒必要。

請看分析:

一、沒有價值。

如果我們想要得到一件東西,這件東西一定得有價值。美帝把整個世界收了對現在的3億美國人有沒有價值?收這麼多地方能不能提升現在的美國人的幸福感?

並不能。人類文明走到現在,已經不像野蠻時代一樣,掠奪土地,財富,然後把原住民殺光或者拿來做奴隸。美帝統一了世界,但是現有的3億美國人並不能擁有更多資源,也無法分得更多財富,要了有何用呢?

二、獲得成本太高。

有些像墨西哥一樣的國家,可能都不用美帝動手,自己會送上來。但有很多國家還是希望保持獨立的。美帝想統一世界必定要負出巨大代價。儘管美帝是當今世界唯一霸主,但統一世界的代價也是現在的美帝承受不了的。

三、持有還要付出巨大成本。

你把整個世界收了,但你又不能把其他人給殺了,因為你一直打著人權的旗號。怎麼辦?你還得管飯啊。西歐、日本、韓國這些發達國家就不說了。像非洲那些平常就不愛勞動,你收了更好,沒飯吃不得問你美帝要啊,你不給,他們不得鬧啊。何苦為自己找麻煩呢。

四、地球球長很可能是印度人。

美帝總統都是一人一票選舉產生的。你把世界統一了,除原美國本地人之外的世界人民你給不給選舉權?不給,是吧,鬧唄。給?印度人多啊,一人一票很可能選出來的地球球長是印度人。

美帝還統一個啥勁啊,好不容易費這麼大力氣把世界統一了,還讓印度人當了球長。

五、已經是霸主,美帝人民已經很驕傲、很幸福,統一給誰看。

綜上所述,人類文明走到今天,已經不能用蠻荒時代那一套舊思維來思考問題了。

美帝統一世界完全沒有必要。


手機用戶中華人168


美國人又不是慈善家,他幹嘛要統一世界,給自己平白增加負擔?但凡是想著美國必須要統一世界的人,基本上都是對國家制度認識的不夠透徹,所以在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追求統一世界的是封建制度國家,而不是資本主義制度國家,這是兩者之間的重大區別。

我們都知道封建制度是落後於資本主義制度的,那麼封建制度究竟在什麼地方比資本主義制度落後呢?從經濟的角度上看,封建制度的核心就是封、建,這需要的是大量的土地和無數的人口。

因此我們就會看到越是強盛的封建制國家,它的國家領土就越龐大,但是這些廣袤的國土和人口都是需要管理成本的,因此國土面積約龐大,人口越多,這個國家的管理成本就越高,當這個國家運行的成本高於國內的產出時,這個國家就會崩潰。這就是中國諺語裡提到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由來。

所以一般情況下,封建制度之所以不如資本主義制度先進,就是因為用封建制度管理國家的成本要高於資本主義制度,而產出卻低於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原因。

因此從經濟角度上看,領土和人口的需求應該與本國的經濟水平相匹配,過高則會出現巨大浪費,過低則會壓制經濟增長。

對於現代國家來說,盲目擴大領土,將會導致國家管理成本增加,這對於國家來說是不利的。既然不利那麼就應該被制止,這就是美國不會盲目統一世界的主要原因。

利潤和市場才是美國的立國之本,除此以外的東西都是次要的。

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成就資本主義世界的最重要因素並不是領土和人口,而是市場和利潤。美國主要擁有了這兩個要素,那麼其他國家的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所以從美國十九世紀對外擴張開始,就一直都在追求市場以及利潤,這是資本家的天性,這也當時的美國比其他帝國主義列強,看起來要溫和很多的主要原因。

因為當時的其他帝國主義列強,比如英、法、德等國都是資本經濟發達的傳統封建國家,這些國家在追求市場和利潤的同時,還希望能獲得大量的領土和殖民地,利用暴利掠奪殖民地的財富來滿足本國的需求。

這種經濟增長模式,實際上還是一種帶有封建性質的落後經濟行為,歷史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的落後。

這在美國人看來是不正確的,在他們看來,給本國資本找到足夠大、足夠穩固的市場,才是獲取利潤的唯一來源,而佔領大量的人口和領土,則會大大增加政府管理成本,並不能大幅度的提高利潤,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

美國人所到之處基本上都是一個套路,那就是培養當地政府對美國的好感,利用經濟手段來培育當地的市場增長點,然後以此來獲取利潤並佔有市場。

從20世紀開始,美國在世界上的擴張便主要以經濟擴張為主,他並不追求對領土以及人口的增加,從一戰到二戰,美國人與其他國家交往的都是以利益為優先導向,只要有利益,那麼曾經的敵人也會變成朋友。

到了戰後,美國雖然不斷的發動對外戰爭,但是這些戰爭的目的基本上沒有一個是為了領土和人口,從越戰到伊拉克戰爭,美國花費巨大戰爭經費的主要目的,都是在為美國商品和資本爭取市場。

因此到二戰之後,美國不管怎麼強大,都不會想著去統一地球,因為這麼做對於美國來說沒有一點好處,由此產生的成本和利益差距實在是太大。今天的美國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以美國標準去養活整個世界的人口,自然也就沒有統一全球的念頭了。

除非等到那一天人類的科技進步達到了可以邁出離開太陽系的哪一步,否則整個世界都將會是一個分裂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