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山竹为什么叫山竹?科普台风如何命名?

台风山竹为什么叫山竹?科普台风如何命名?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山竹台风”已经横行霸道多时,给各地带来了降雨和冷空气,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明明是个超强台风,却取名为“山竹”,让网友十分好奇,小编来给大家扒一扒台风名字的由来。

台风为什么会有名字,这名字是谁给它命名的名字?

台风的覆盖面积比较大,台风过境的地方会涉及很多国家,在早期每个国家都自己为台风命名,在国际气象交流的时候很不便于交流,国际气象组织就为了统一命名促进交流,台风所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每个提出十个名字,循环使用。

世界气象组织机构组织在亚太地区的国家;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柬埔寨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提供10个名字,共为台风准备了140个备用名。

在台风没有到来的时候已经为它起好了名字,因为是循环使用,所以在当年台风出现的名字会与前几年的名字相同,台风的名字与台风的风力大小或所经过的地区豪无关系,因为是循环使用。

“山竹”台风,这个名字是由泰国提供的,中国提供的名字有;“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海棠”。

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的中心今天(16日)早晨5点钟位于广东省台山市东偏南方大约42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20.2度、东经116.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400-55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50-27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60-80公里。

预计,“山竹”将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16日下午到晚上在广东珠海到吴川一带沿海登陆(14-15级,42-50米/秒,强台风级),登陆后将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大风预报:16日08时至17日08时,南海中北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北部湾、福建沿海、广东沿海及广东中南部、珠江口、香港、澳门、海南岛东部和北部沿海、广西东部及沿海将有7-10级大风,阵风11-12级;其中南海北部、广东大部沿海、珠江口、香港、澳门将有11-13级大风,阵风14-15级,“山竹”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风力可达14-15级,阵风16-17级。

降水方面,15日至16日,台湾岛有大到暴雨,其中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16日至18日,华南大部及云南南部和贵州西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沿海和西南部、香港、澳门、海南岛北部和西部、广西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和贵州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100~200毫米,局地可达250~400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有40~6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

另外,受冷空气影响,预计今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等地将出现4~6级偏北风,上述大部地区有4~6℃降温,局地降温可达8℃。西北地区东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南部、东北地区和黄淮等地有小到中雨。

气象专家提醒,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将可能成为今年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破坏力大,致灾风险高,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公众需严加防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