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毀掉了你的天才孩子


浮躁毀掉了你的天才孩子


和孩子交談時

請耐心地等他把話說完

美國有位著名主持人,叫林克萊特。某天在主持一檔節目時採訪了一個小男孩,問:“你的夢想是什麼?”小孩激動地說:“我想當一名飛行駕駛員!”

林克有意逗他,追問道:“假如飛機在太平洋上空飛行到一半而燃油耗盡時,你怎麼辦?”

“我會告訴我的乘客繫好安全帶,然後我掛好降落傘跳出去……”

沒等他說完,觀眾和林克都笑了,心想,這真是一個聰明卻又自私的小孩,並開始對孩子指指點點,進行說教,說你怎麼這麼自私,只顧自己,不管他人死活,一點都沒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你父母就這樣教育你的嗎?...

而當嘈亂的聲音平息以後,小孩委屈地補充道:“我跳下去拿燃料,然後馬上回到飛機上!”

此時,眾人都沉默了。


浮躁毀掉了你的天才孩子



我們都知道,與對方交流時,放下手中的事務、直面對方、耐心的聽對方講完再發表觀點,表現的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

但面對孩子時,大人就會認為孩子小,下意識的自認為他什麼都不懂,敷衍了事的回答和漫不經心的態度,甚至不等孩子講完,就會認為孩子的問題幼稚可笑甚至無聊,粗暴的打斷這次可能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面談。並給與一個幼稚可笑甚至是諷刺中傷的評價。


浮躁毀掉了你的天才孩子



在當時的場景,如果大人們態度再蠻橫一點或不給孩子繼續說話的機會,那孩子是否還有繼續說出自己理由和後續內容的勇氣?是否會挫傷了孩子那處在萌芽期的自尊心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和三觀的樹立?

我們總是走得很急,就連在交談上,也容不下言語的緩緩之勢,卻不知,有多少動人的美好,都被那浮躁的內心抹去。所以,請慢下來,給與孩子相應的尊重和時間,認真的來傾聽孩子的理念和想法。


面對孩子的問題時

請不要只給予一個快餐式的答案

比如“小鴨子玩具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雲彩為什麼是白色的?”然後乾巴巴的告訴孩子因為浮力如何如何和水蒸氣怎樣怎樣。

孩子的問題不存在重要與不重要之分。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它的原因,在很多孩子問題的背後,隱藏著許多經歷和期望、恐懼和擔心。我們成年人不應該認為,每一個問題僅僅是這個問題的本身而已。僅僅提供快餐式的回答不能對孩子有所幫助,也根本不能使孩子深入地領會他們所得到的答案。


浮躁毀掉了你的天才孩子



通常的經驗表明,他們常常在內心裡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答案。當你給出答案的時候,孩子會用他自己的答案和成年人的答案做比較。所以,關切地、友好地向他們提出反問常常不失為一種好的回答。並且還能進一步加強孩子思考的能力。

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並學會引導他們說出自身的想法。不要一言而決,而是跟孩子去溝通,去理解。真正的成長是引導孩子去自我發現、自我思考和自我解決。每一個孩子講話的聲音都特別美妙,最重要的是,他們聲音背後代表著他們的發展、他們的成長、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未來。而讓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盡情的釋放自我,這就是我們大家需要一起來努力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