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出行難」問題調查報告

城市交通秩序代表著一個城市的面貌,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觀的體現。近年來,XX在全省’百城提質’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活動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像全國多數縣級城市一樣,XX城區交通秩序擁堵無序的“老大難”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縣城“出行難”問題調查報告


一、城市公共交通現狀

通過對XX的實地考查,我們認為:除去私家車劇增、老城區先天條件差等共性問題,XX交通秩序差的主因是城區公共交通體系不完善不健全,城市交通“微循環”出現了問題——公共交通理念滯後,擔負群眾出行主要工具的公交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出來。

與全國絕大多數縣級城市一樣,XX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以中型公交客車、出租車為主。對於普通群眾,出租車價格偏高,不是出行主流。公交車作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載體,本應是群眾出行的最佳選擇,但XX目前的公交車功能嚴重弱化,基本形同虛設。據瞭解,城區現有6條公交線路全部設在幾條主幹道上,只能覆蓋城區5-10%人口的出行,平均上座率不到十分之二(乘客多是周邊鄉鎮進城辦事群眾)。因乘客少、“吃不飽”,目前已有3條線路報停,城市交通的運載疏通功能幾乎為“零”。

因公交車無法滿足群眾的日常出行,群眾只能利用自己的各種交通工具,從而導致城區每天擁堵不堪,數以萬計的電動車、汽車充斥在大街小巷,城市交通基本呈無序流動狀態。公共秩序的混亂既給群眾自身工作生活帶來不便,也給外來客人以“髒、亂、差”的不好印象,影響了XX故里形象,不利於對外宣傳和招商引資,更影響了城市創建活動,阻礙了XX的全面發展。

縣城“出行難”問題調查報告

二、城市公共交通問題分析

一方面是線路全集中在主幹道,群眾不方便沒人坐;一方面80%以上的次幹道、老街居民區沒有線路,群眾想坐卻沒有車。矛盾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主觀上:公交企業發展不科學不規範。首先,站位不高。公交車引進之初項目起點就低,不應將高汙染、大體積的燃油車輛引進,即給自己造成高成本的運營負擔,也給政府的環保工作帶來額外負擔(雖說最近新進了幾輛電力公交,但杯水車薪作用不大)。其次,經營無序。公交企業對市場的研究極不充分,線路佈局很不合理,引進的車型單一,導致公交車的城市通勤、出行運載功能基本為“零”。第三,企業經營存在的違規發展現象,為社會穩定埋下了隱患。

客觀上:公交車型與實際要求不匹配。因城區80%的人口都住在狹窄曲折的次幹道和背街小巷,而現有的公交車車體寬大笨長,根本無法進入居民社區,群眾出行只能自想辦法。

縣城“出行難”問題調查報告

三、解決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