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準備征他去打高麗,他第一個聚衆起義,混個小官還被人暗算

歷史上隋朝雖然短暫,但也是一個強大的王朝。只不過隋煬帝太著急了,他想把高麗拿下來,像漢武帝那樣載入史冊,但適得其反。他還在國內修築大運河,無論人力、財力都是巨大的。所以隋煬帝三徵高麗,戰略上是正確的,但民間無法承受。因為打仗需要錢,就要從老百姓手裡徵。打仗同樣需要人,也要從民間徵兵,更加大了民間的壓力。

皇帝準備徵他去打高麗,他第一個聚眾起義,混個小官還被人暗算

1

從《隋史》的記載看,隋煬帝時起義不斷,與隋煬帝的治國政策有很大關係。那時像瓦崗山起義軍、竇建德等人,都是很厲害的起義人物。起兵反隋第一撥起義軍中,有一個人物不能不提,此人就是王薄。他本是山東小農民,因為隋朝的稅賦和兵役,讓他無法承受,就聯合好兄弟揭竿而起,在長白山(山東境內章丘與鄒平邊界處)聚眾起義,不到一年時間,王薄的起義軍就達到了數萬人。從此王薄轉戰泰山,成為隋煬帝眼中釘。

皇帝準備徵他去打高麗,他第一個聚眾起義,混個小官還被人暗算

畢竟是農民起義,無論人員素質還是將領的謀略有一定侷限性,而此時隋朝名將雲集,正規軍也多,使王薄在隨後戰爭中不斷失敗。當他面對隋將張須陀時,不僅沒沾到便宜而且起義軍被打得沒剩多少。此時王薄意識到,以他的力量根本無法與隋朝抗衡,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找到出路,於是他就率眾與山東另一支起義軍孫宣雅、郝孝德等人聯合,兵力一度達到10多萬。雖然聯合了,但依舊打不過張須陀,王薄再一次被打敗。

皇帝準備徵他去打高麗,他第一個聚眾起義,混個小官還被人暗算

2

此時隋朝也亂成一團,宇文化及殺了隋煬帝,天下大亂。王薄以為宇文化及將來能成事,就帶著起義軍去投靠。但後來王薄發現宇文化及根本不是成大事之人。當竇建德攻打宇文化及,王薄開城投靠竇建德,並配合竇建德殺了宇文化及。不過此時唐朝李淵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力量,為了手下弟兄們前程。一個月後,王薄又投靠唐朝,成為唐朝一名將領。

李淵對於王薄也算器重,封他為齊州總管。這個官與其他起義將領來說並不算大,但王薄也算投靠名主了。後來王薄又藉助自己的威望,說服了很多地方起義軍來投靠李淵。

皇帝準備徵他去打高麗,他第一個聚眾起義,混個小官還被人暗算

公元622年,王薄跟隨宋州總管盛彥師攻打須昌,由於王薄負責徵集軍糧,從這個職務上看,王薄此時已經從一個數萬人之眾的將領,混成了糧草官。就在王薄向潭州徵糧草時,潭州刺史李義滿與王薄有矛盾,居然把糧倉關閉了,根本就不給王薄糧草。後來須昌攻下後,盛彥師把李義滿抓了起來投入大牢。

李淵聽說此事後,連忙下令讓盛彥師放人,但詔令還沒到,李義滿就在獄中氣死了。不久王薄率眾回師,路過潭州時,李義滿的侄子李武意捉住了王薄,並殺害了他。

3

李淵聽說此事後大怒,他下令賜盛彥師自盡。本來一場皆大歡喜勝利,卻連失三員大將不得不說李淵在處理這件事上錯誤。盛彥師是李淵手下的老臣,可以說對李淵很忠誠。而李義滿也與李淵關係好。但戰時不給糧草那就是死罪,而李淵卻護著李義滿。

說起王薄與李義滿的矛盾,還真沒有深仇大恨,只不過誰也看不上誰。的確王薄打仗不行,但他籠絡人員卻有一套。他把私人恩怨帶到戰爭中,就是李義滿的不對,況且李義滿被氣死的。但李義滿的侄子卻不知好歹,居然暗殺了王薄,讓人氣憤,也為王薄感到惋惜。

皇帝準備徵他去打高麗,他第一個聚眾起義,混個小官還被人暗算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