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看似成功的「敗筆」

班級管理:看似成功的“敗筆”

一個下午,校長在全體教師會上分享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張麗鈞,也是本市一所中學的校長。

張校長的文章中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許多年前,她接替別人當班主任。班裡有一個頑固不化的學生,竟然把風油精塗到眼睛裡裝作流眼淚來博得同情,妄圖獲得准假,可最終還是被細心的她識破了。當時,她氣不打一處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這個學生一頓猛批,後來又責令其寫檢討、請家長、在班會上檢查反省,所有想到的招數都用盡後,終於算是滅了這個學生的囂張氣焰。畢業後,班級年年聚會,可卻從沒再見過這個學生。她以為該生記仇不願意來,可真相卻是這個學生在一次勸架中被意外刺中要害,不治身亡!張校長得知後極為震驚,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責之中,她說:“我永遠喪失了對那個頑劣男孩微笑一下的機緣。”

聽到這裡,我的心突然咯噔一下,繼而彷彿看見一個孤僻寡言的男孩緩緩向我走來。如果沒聽到這個似曾相識的故事,或許自己還一直活在既定的認知之中。

10年前的冬天,我接替生病的常老師成為高二(6)班的班主任。從一名科任老師轉變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我的心態可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因哪些地方想得不周、做得不到而出問題。

一次月假結束,全班學生都返校了,唯獨小李同學的座位空著,我撥通他家的電話,卻只聽見嘟嘟聲,打了無數次都沒人接。他家離學校很遠,班裡又不能沒人看管,於是我打算再等等,沒想到一晚上都杳無音信。第二天早晨,他還是沒有來,打電話還是沒人接,我向學校彙報了情況,立刻前去家訪。原來,返校那天下午,他離家之前偷偷將電話線拔掉了,然後朝著與學校相反的方向出發了。

過了一天,終於找到了小李。那天上午,他的家人來到學校,反覆懇求我網開一面,不要因為曠課處罰他,讓他留下來繼續在我的班級學習……看著他們渴求的眼神,我一度心軟,可最終還是屈從了周圍師生反對的聲音,很多人說這個學生好惹事、難管理,甚至有人說:“他就是一顆隨時引爆的炸彈,你還敢要!”從此,這個孤僻寡言的男孩在我的班級消失了,同時也消除了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減輕了管理的麻煩和負擔。我甚至感覺,班主任工作由此也逐漸順手起來。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學生現在身在何處,過得怎麼樣呢?如果不出意外,他也該娶妻生子,孩子都會滿地跑了吧?如果有一天不期而遇,我是否還能認出他,他是否會主動向我打個招呼,甚至叫一聲老師?我當初的拒絕很可能影響了他的生活,誰能肯定當初的拒絕不帶有負面影響?我一邊感受著張校長的懺悔,一邊禁不住胡思亂想,眼睛竟不由自主地溢滿淚水。

“搗蛋、裝假、扯謊,這些問題若放在一個成年人身上,我們可以對其進行道德審判;然而,對一個成長中的少年而言,這些都可以被視為成長病,就像青少年的生長痛一樣,它是一種假性病。”張校長的話告訴我們,學生正處在心智成長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很正常,我們做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他們端正認識、改掉毛病、健康成長。如果班裡都是規規矩矩、勤勉向上的學生,教育還有何用?我們不僅不能嫌棄“問題學生”,更應該懷有十分的熱心和耐心去好好教育,切不能簡單思維、意氣用事,將冷冰冰的管理代替有溫度的教育。

王曉春老師說過:“學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應該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不是隻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同樣,班主任工作也應該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不是隻為了自身管理的方便。立足於學生,既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管理的基本準則。班主任工作既要呈現約束力的一面,又要有治癒力的一面,讓管理通向教育,而不能害怕麻煩和問題,止步於管住學生。雖然在重複瑣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有時會萌生職業倦怠,遇到外界壓力也會發出許多無奈的感慨,但作為班主任,一定要辯證認識管理,千萬別讓所謂的管理奪走了教育的初心。

“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今天,我想,我拿出的任何一個解決方案都會令先前的解決方案黯然失色。”是的,如果再回到那個上午,我將把他留下來,每天給他一個微笑和關注的眼神,約他和同學們一起打球,課上鼓勵他讀一段課文或者回答一個問題,班會上肯定他的每一點進步和改變……

(作者王佔明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學)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23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