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然遺留在羣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山背後的古驛道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車出鳳慶,一路向北,在鬱鬱蔥蔥的山脈間繞行,這其間,中途將越過瀾滄江。84公里的里程,瀝青路面,彎道頻繁,車速不快,兩個小時後,腳下踩著的已是魯史的土地。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或許,就在我走著的這條路上,徐霞客也走過。

古老的石板路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1693年,徐霞客用他的文字記下了自己的遊蹤:躡岡頭,有百家倚岡而居,是為阿祿司。……這裡的“阿祿司”即為“阿魯史”,後史書文字記載中簡稱“魯史”至今。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看風水 歪歪門

魯史古驛道開闢於1328年,清乾隆26年(1761年),瀾滄江青龍橋建成,商旅與日俱增,魯史成為順寧通省驛道瀾滄江和黑惠江之間的住宿驛站,在這近700年的歷史進程中,不知有多少馬幫來來往往,由北到南運進絲綢 ,運進百貨,運進中原的文化,又從南到北運出茶葉,運出藥材和山風野俗。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其商品貿易的發達,使人們又賦予了它鳳慶“小上海”的美譽,外地商人在此集結,休集馬隊,當地人則從獲利中支出,修建起一幢幢繁複的宅院民居。歷史的積澱使這座被重重大山圍住的僻遠小鎮,具有了一種異於其他古鎮的神韻。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走街串巷的民間藝人

內有大江之險,南北有大江之隔,魯史直到1958年還沒有一寸公路,內外運輸全靠驛道馬幫,馬幫文化得以延續至今,現雖已通公路,但村寨之間,仍有馬幫往來,四方街上,依舊能聽到叮叮噹噹馬幫過往的鈴音。

過往的駝鈴聲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像歷史殘存的一個切片,魯史就這樣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樓梯街的深凹蹄印、四方街的斑駁戲樓、繁複雕花的老宅、在樹蔭下聊天的老人們……演繹著時光倒流的往事,它的存在,給了我們一個懷舊的據點。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古樸的民風因山路阻隔而依然純粹

魯史至今保存著臨滄最古老、最好的民居與建築群。從佈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庭院格局,層次富於變化,房向大多坐南朝北,屋頂多用青瓦鋪蓋。古鎮的樓房渾然一體,均呈青灰色,隨山巒起伏而高低錯落。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全鎮以四方街為中心放射出去,有時能看到細密的臺階在樓房之間的逶迤,又如蜿蜒的天梯從天而降,這座古鎮清幽靜謐,瀰漫著神秘的舊時代的暗香。這種清幽之氣發自一幢幢普通的古老居宅中的木雕木刻線條之間,發自一條條幽靜綿長曲折的石板路之間。老屋的外牆全是歲月浸潤的痕跡,上面的裂縫與雨痕,使每一面牆都呈現出不同的寫意。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時日交織的農家小院,牆面在歲月的薰染下暗淡,深深淺淺的苔印暈染出不同的效果,任你站在哪個角度端詳,眼中盡是飽經滄桑的牆垣。全鎮的房屋大都堂上有匾,門旁有聯,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一覽無餘。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飽經滄桑的牆垣

好地方是值得慢慢逛的,一直走,走到一個寬敞的廣場,這是當年整個江北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四方街。東邊一道門樓透著森嚴,這是衙門,上下兩層,都是木製的門窗。推開門,幾隻貓驚得四下逃逸。南牆外,黃燦燦的炮仗花綴滿牆面。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遛躂到北邊的戲樓,簡陋的房簷門窗讓人難以想像這兒曾有過的熱鬧。空留一副軀殼的戲樓,已被歲月抹去,藏在風塵裡,留些殘垣斷壁,供人想像而已。

勤勞的阿魯史人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順著南面的石階慢慢向上攀爬,是安靜的文魁閣。沒有人,但可以從頭頂繚繞不絕的香火及塑像前新鮮的供品,看出這間廟宇的昌盛。由於歷代名人輩出,魯史人重視教育,讀書的習慣蔚然成風。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往西走,是原雞足山高僧永明和尚籌建的興隆寺遺址,如今尚存正殿、配殿,其形制色澤,讓人歡喜,只物是人非了。現已作為學校,唸書的童音襲來,在寂寂的古屋中盤旋,甚是清亮。

在校門外的百年古榕下歇坐,那枝葉如蓋,人坐那兒,山風襲來,身涼了下來。和樹下歇涼的老人們聊天,聽他們說些魯史的過往,竟不想走了。

歷經風雨的石獅依然威嚴

孑然遺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馬驛站 臨滄魯史古鎮

回程,往下走,來到大水井旁,和那些前來擔水的居民打聲招呼。大水井被鎮上的人常年祭祀著,他們認為只有侍奉好井神,才能讓這井水一直源源不斷地流著。魯史就是這樣,宗教與生活極好地融合在一起。他們並不認為宗教是一種虛妄,並藉助信仰規避了被現代文明馴化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