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故事,永遠在路上

跑步故事,永遠在路上

跑在路上

我是偶然原因進入的長跑協會的。

妻原本在高中時就是學校的長跑運動員,後因高考失利,上了自費,隨後就淹沒在學習和謀生的忙碌裡。跑步的故事只能作為美好的回憶,在開心時偶爾回憶提起。

跑步故事,永遠在路上

晨跑

她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被朋友帶進長跑協會,參加跑步後,突然找到曾經久違的熱情和激動,樂此不疲,熱心無比,併成功拉我下水,幫跑步的拍照。說,我們跑團就缺拍照的,你跑不動,給我們當志願者,拍照。

她一個女同事的愛人愛跑步,常鍛鍊,曾坐飛機到外地參加馬拉松。男人跑得快,女同事追不上,就想拉我愛人陪她進行簡單鍛鍊,走路、說話,免得落單。可鍛鍊了兩次以後,女同事發現我愛人也特能跑,兩個人也不在一個頻次,無法一起進退,她跑跑就累得不行,不想再跑了。倒是把我愛人跑步的激情給點燃了,先是主動約女同事跑,女同事實在跟不上她,老溜號。她就自己一個人跑。後來又約到一個同學結伴跑。

跑步故事,永遠在路上

勝利衝刺

女同事也給她建議:你愛人回來後,要是跑不動就讓他騎自行車陪你跑,給你作伴。其實,我一直也在鍛鍊,只是沒有定目標每天幾公里地跑。稍加練習,我很快就在咪咕善跑裡跑出二級跑者成績。她五公里雖比我鍛鍊跑得的時間長,一直是在三級位次上。在四百米的訓練場跑道上跑起來,五公里我可以甩她兩圈。好在是跑圈,總能在跑道上相遇。要是直線跑,我就要等她,自己放慢節奏,或者跑跑走走。她一看我的成績,說不錯,你也可以進我們協會,陪我一起跑步,我也有個伴,也可以給我們照相。就這麼我給拉下水,也愛上了跑步。找個跑伴也跟找對象一樣得找個旗鼓相當的,否則老跟不上趟,就有一個要掉隊。

長跑協會的主力是馬拉松跑團的隊員,都是些鐵桿長跑愛好者。在跑步活動中,我們認識了很多長期堅持長跑的樂跑者。咸陽馬拉松跑團王嶽山團長,個不高,居然風雨無阻跑完秦嶺100公里越野,賽後舉著馬拉松跑團的旗幟,嘴裡叼著完賽獎牌,拍了一張帥氣的照片發到微信群裡。這場景很是讓人振奮。

後來,我們才知道,那次秦嶺百公里越野因氣候變化太快,跑步中大雨不停,完賽後他就感冒了,用了一段時間才恢復過來。恢復不久他又到西安參加了翠華山百公里的越野。這些既是目標激勵鍛鍊更是意志的磨鍊。一旦確定目標,跑起來,就不管不顧,跑就是了,直到到達終點。

跑步故事,永遠在路上

跑就是了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和溫飽問題的解決,自由支配時間的增多,跑步也逐漸熱起來,成為全民健身的一項喜聞樂見的活動,與健步走、廣場舞並駕齊驅。跑步中的馬拉松不僅鍛鍊身體,同時塑造人格、磨鍊意志。

馬拉松跑團成員,大都是多年堅持長跑的成員,經常天天跑五公里,也有十公里,二十公里的,因人而異。跑團裡夫妻檔、父子檔、母女、母子檔都有。

共同愛好跑步,讓親情更親密、牢靠;跑步中互相鼓勵、交流和互動,讓友情日益加深。

跑步故事,永遠在路上

扛著娃去跑步

跑步使我們在日常工作學習圈子之外,又認識了一撥熱愛生活,熱愛運動的同道朋友。有父親帶動兒子跑步成鐵桿跑友的;有丈夫帶著妻子跑步,孩子也帶成跑步發燒友的;也有妻子拉著丈夫進了跑團的,比如我;還有同學、同事為堅持跑步,結伴同行,互相照應,協會集體活動結伴參加的;集體活動也吸引了個別零散的跑步愛好者,諮詢如何加入跑團,參加集體跑步活動。

協會有集體微信群,哪裡有跑步活動,都在群裡通知,相互轉達、互通信息;同時報名參加同一場活動的跑團成員,就組團去參加比賽,跑團安排人聯繫住宿、接送事宜,大家在參加跑步活動時互相有個照應,也相當是一個集體活動。

跑團幾乎每週的週末到週日都有至少一次集體活動。輕鬆跑、熒光跑,歡樂跑,跑完既定目標或完賽後,有抽獎活動。獎品都是跑步用品。

2018年母親節,跑團一個小夥中獎一雙女式跑鞋。拿回家給母親穿,整好合適,母親高興得不得了。小夥及時把母親穿跑鞋的照片發群裡,給大家報喜,收到很多人的祝福和誇獎!

跑步鍛鍊是一個長期堅持才有效果的運動,要通過跑步得到全面鍛鍊,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一直在路上,奔跑或者思考,甚至奔跑並思考。

跑步故事,永遠在路上

不在名次看誰跑得最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