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總結非瘟防疫關鍵,不想賠錢的養豬人都該好好學學!

眾所周知,加強動物防疫工作是確保我國畜牧業穩健長遠發展的關鍵,同時也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一項重要舉措。現階段,農村散養戶養殖的動物數量多、分佈廣,因此散養戶動物防疫工作是我國動物防疫工作非常薄弱的環節。為此,筆者就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散養戶動物防疫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專家總結非瘟防疫關鍵,不想賠錢的養豬人都該好好學學!

1、目前散養戶動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

(1)飼養方式較為落後。當前,絕大多數散養戶都在使用傳統的養殖方法,沒有認識到防疫的重要性。養殖設施設備簡陋,沒有采取圈養家禽的方式,任由家禽到處跑。各類畜禽混雜飼養,沒有將畜禽舍和房屋有效地分割開,極其容易感染疾病。受經濟條件的限制,配合飼料使用較少,並且沒有完善的消毒措施,為各種疫病的傳播創造了交叉感染的條件。

(2)對防疫工作認識不足。調查發現,很多養殖戶都缺乏對動物防疫工作的認識,同時在思想上還存在諸多誤區。部分養殖戶認為畜禽終身只需免疫一次,並不需要進行多次免疫,缺乏對動物免疫抗體保護期的認識。還有的養殖戶認為防疫疫苗是萬能的,只要接種了疫苗就不害怕疫病,一旦畜禽發生疫病,就開始牴觸防疫,認為防疫無效。還有一部分養殖戶認為免疫接種有用,但是畜禽免疫掛標則無任何用處,甚至認為自食畜禽無需防疫,只有商品畜禽應該防疫。這些都充分表明了養殖戶缺乏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科學認識。

(3)防疫人員水平較低。當前,基層防疫人員通常情況下分為兩大類,第一,主要是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較強的鄉鎮防疫專業技術人員,他們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防疫水平較高,一般負責村級防疫員的技術培訓和防疫工作的技術指導。第二,主要是村級防疫員,作為基層防疫工作的直接操作者,村級防疫員很大一部分是直接從農村當中挑選的具備一定動物防疫知識的農民,通過一系列的防疫基本培訓之後被評定為村級動物防疫員,負責村級的動物免疫接種工作。基層防疫隊伍的防疫人員專業技能較差、綜合技術水平較低且年齡老化。

(4)工作經費匱乏。在基層散養戶動物防疫工作當中,缺乏必要的防疫設備、防疫死亡補償費、免疫過敏反應搶救費等經費,甚至鄉鎮獸醫站的正常辦公經費也經常缺乏。

專家總結非瘟防疫關鍵,不想賠錢的養豬人都該好好學學!

2、加強散養戶動物防疫工作的途徑

(1)對養殖者進行系統培訓。為了切實提升散養戶的養殖技術水平,我們要採取集中培養以及入戶指導等方式對其進行有效的培訓。集中培訓主要是將散養戶集中在一起,讓專業的防疫工作人員對其進行系統的科學養殖和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培訓。入戶指導主要是由專業的防疫人員深入散養戶家中對其進行包戶指導,手把手地教散養戶如何進行養殖。

(2)加大宣傳力度。現階段,農村散養戶的動物防疫知識和科學飼養知識都較為匱乏,農村散養戶希望通過養殖發家致富,但是由於動物疫病的發生導致事倍功半。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動物防疫知識的宣傳,特別是在春季和秋季進行集中免疫時,應充分利用手機短信和電視平臺對免疫的重要性進行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

(3)強化防疫人員技能培訓。為切實有效地提升基層防疫人員的防疫工作水平,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防疫人員的技能培訓,並採取有效的措施,形成培訓管理制度,從整體上提升防疫工作水平。重點強化村級防疫員的技能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疫苗的運輸、稀釋、保存以及應用等全套防疫操作技術。另外,還要加強動物防疫理論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切實提升其工作水平。

(4)加大財政投入。為促使農村散養戶動物防疫工作的有序開展,防疫工作經費要適當向防疫一線傾斜,將經費用於散養戶動物強制免疫工作上。同時還要將村級動物防疫室的建設、防疫設備、人員管理以及防疫員補貼等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切實有效地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並加強村級動物防疫設施建設,建立無害化處理場所來處置病死畜禽。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健全動物養殖規章制度,禁止散養戶放養畜禽,嚴格要求散養戶畜禽一律實行圈養。並且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病死畜禽必須要堅持無害化處理的原則,不銷售、不食用。

綜上所述,要想促進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和養殖效益的提升,必須要強化對散養戶動物的防疫監管,及時發現和控制疫情,最大化地減少因疫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進一步推動我國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石傑山 四川省宣漢縣土家族鄉農業技術服務站)

專家總結非瘟防疫關鍵,不想賠錢的養豬人都該好好學學!

本文來源:牧通人才網,專注畜牧業招聘求職14年,更多畜牧行業最新資訊,歡迎關注訂閱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