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新朋友】点标题下“华商网”订阅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2018年10月23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这座桥,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的巅峰之作。建设困难之大、条件之复杂,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同样规模的工程都没有遇到过的,甚至有人说港珠澳大桥是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足以见她的历史地位。

港珠澳大桥到底有多牛呢?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55公里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120年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标准

42万吨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仅主体工程的主梁钢板用量就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体育场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500人

21家企事业单位、8所高等院校组成了超过500人的科研队伍,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 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

“零伤亡”

港珠澳大桥穿越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实现海洋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伤亡”的目标

1200亿

大桥工程全部投资1200多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投资最大的工程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6.7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主要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沉管对接而成

约76000吨

一节沉管在水中的排水量约为76000吨,超过辽宁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67500吨

7厘米

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4米的水深处对接,误差在7厘米以内

30分钟

珠海和香港的通行将从过去的陆路3、4个小时,水路1个多小时压缩到30分钟车程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8级和16级

建设者们自主研制出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承载力月3000吨,可抵御8级地震和16级台风,为大桥安装上了“定海神针”

这个超级大工程的顺利完工,可以说是举国之力的一场胜利,而这其中陕西元素扮演的重要角色,让我们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也能为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感到自豪和骄傲。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01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苏权科,祖籍陕西省岐山县,1962年5月出生,1988年9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桥梁与结构工程专业,随后进入广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从事科研、设计工作。

2004年港珠澳大桥各项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苏权科先是担任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技术负责人,后担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全面主持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技术管理和科学试验研究工作。

在苏权科的带领下,一百多家科研单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共开展科研专题研究300余项,发表论文逾500篇、创建工法逾40项,他本人也多次飞赴世界各地拜访行业领军人物,观摩了上百座名桥;反复论证修改了几百本设计施工方案,终于托举起这座世界级工程。

02

国测一大队承担大桥首级控制网布测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国测一大队全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常年驻扎在陕西西安。本次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国测一大队承担了大桥首级控制网布测任务。从2008年9月23日至11月15日,国测一大队技术人员仅用53天时间,就完成了粤、港、澳测区的踏勘和项目设计,为快速推进大桥首级控制网布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1月中旬,国测一大队选派精兵强将,进驻港珠澳大桥测区作业。2009年2月10日,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项目提前完成外业工作,进入数据处理及资料整理和汇编阶段。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2009年3月8日,港珠澳大桥建设筹备办公室在西安主持召开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成果评审验收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总体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完全能够保障后期施工需要。

身处西安的国测一大队无疑是支“英雄大队”,自1954年成立以来完成了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重力测量、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西部无人区测图、海岛(礁)测绘、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测绘等工作,曾受到国务院通令嘉奖。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对参加首次珠峰测量的老测绘队员建立的功勋给予高度赞扬,对以国测一大队为代表的一代代测绘人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03

中铁宝桥为港珠澳大桥打造核心部件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总部位于宝鸡的国内最大钢桥梁制造商中铁宝桥,承担了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重达43000多吨的钢梁和钢塔生产制造任务,钢桥梁总长2.6公里,两座钢塔高度超过100米,占全桥钢结构总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6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其中,两座“风帆形”钢塔的生产制造,是中铁宝桥面临的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

为全面达到120年使用年限的要求,公司先后投入巨资对江苏扬州、广东中山生产基地进行了升级换代,对整个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配装了焊接机器人,特别是将钢塔在工厂整体制造完毕后,采用整体大节段吊装的工法,这在国内桥梁建设中还是第一次。

最终在由第三方进行的无损检测中,中铁宝桥生产制造的钢桥梁和钢塔100%达到大桥技术标准,被国内桥梁专家誉为“开创了我国桥梁建设的新纪元”。

04

长安大学为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贡献力量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长安大学科研团队及校友充分发挥公路桥梁隧道方面的专业优势,根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开展多项技术难题攻关。多支技术团队为大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沙爱民、陈华鑫教授团队承担了“节段式沉管隧道路面关键技术”研究任务。这一科研项目针对节段式沉管隧道管节之间变形大的突出问题,设计提出了合理的路面结构和沉管接头的路面材料设计方案,良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谢永利教授团队承担了“外海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项目中的两个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为准确评估港珠澳沉管隧道在多工况条件下的基底回弹、沉降、纵向刚度变化情况以及沉管隧道剪力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

刘健新、李加武教授团队承担了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的结构抗风性能试验研究工作。团队提出的主梁涡振抑制措施大幅降低了该桥主梁风致振动减振费用,实现了台风期间桥塔施工的安全,确保了主桥工期。

“我有幸经历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桥梁建设。初期我们国家资源匮乏,材料技术落后,老一辈桥梁人员兢兢业业,因陋就简,他们也有一种梦想要建世界上最好的桥、最难的桥。我们很有幸,在改革开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伶仃洋建了一座港珠澳大桥。我们可以告慰老一辈桥梁人。希望我们国家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桥梁达到世界一流桥梁的标准和水平。”

——苏权科

不仅是咱陕西人,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施工,前后有超过2万名工作人员为大桥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为他们每一个人点赞!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综合华商报、宝鸡日报、陕西日报等

骄傲!港珠澳大桥上的陕西元素!

(添加华宝个人微信:huashangwang8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