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區塊鏈價值,證券化通證或是一條新路

2017年伊始,虛擬貨幣眾籌市場火爆至今,市場被玩壞,許多項目良莠不齊,不少成了圈錢割韭菜的工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ICO破發率達到98.8%。在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而監管出臺有效遏制了市場的野蠻發展,某種程度上,將行業拉回了健康發展的正軌。

而監管之後,證券化通證有望彌補ICO的種種弊端,實現現實世界和數字資產的真實鏈接,讓區塊鏈成為名副其實的價值互聯網。

因為ICO監管為通證經濟合法、合規掃清了道路,用戶也更希望能有一種合規性的數字資產投資途徑出現,在當前的趨勢下,證券化通證可能會是一條新路。


釋放區塊鏈價值,證券化通證或是一條新路

在美國,證券化通證獲得了美國華爾街以及監管機構的支持和鼓勵,這源於美國的豪威測試——美國最高院在1946年的一個判決(SEC v. Howey)中使用的判斷特定交易是否是證券發行的標準。如果某種通證被視為證券,其通證價值會對應某種外在的、可交易的資產,並且需要遵守美國1933年證券法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的規定,受到美國證監會SEC的監管。

與首次代幣發行類似,STO也是面向公眾進行的眾籌行為,通過向大眾公開發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通證來募集資金。不同的是,首次代幣發行通常是應用型通證甚至是貨幣,而STO發行的通證是一種證券,作為對比,目前市面上的通證幾乎都是功能性的(utility token),其中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在內,人們投資它們的使用價值,更多的是出於一種預期,而其本身並沒有真實的價值去支撐,這也導致了許多項目泡沫。

STO則可將傳統資產如:股權、房產、商品等作為標的進行通證化。這些通證實際上代表了真實資產的所有權。STO因其本身的證券性質,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已被納入監管範圍。監管之後,證券化通證有望淘汰ICO,成為新的選擇。

為什麼STO得到了美國企業和華爾街的青睞?

當前美國的不少企業開始嘗試傳統資產證券化以及證券化通證,包括Securitize、Templum、Coinlist、Open Finance、tZero和TrustToken等平臺或交易所。美林證券、Securrency、Prime Trust和其他一些頂級區塊鏈公司已經簽署成為證券化通證學會的企業會員。不少風險投資機構也已經將其基金通證化,比如Spice VC和Blockchain Capital等。

近日光明網發表的評論文章中,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常任理事朱晟卿指出, STO之所以得到了美國企業和華爾街的青睞,是因為通證的本質是資產證券化,代表了在現實世界中已經存在的資產。而且作為一種融資渠道,證券化通證可以幫助企業在沒有投行、交易所等中介的前提下獲得融資。而STO的監管環境正在迅速改善,有望打破過去ICO導致信任機制缺失的困境。具體來看,它的優勢體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是在合法合規框架下重建信任。

在無監管下的ICO項目中,投資人在參與項目投資之後,很難知道這個項目的發展狀況。同時發行人是否會按照白皮書中所寫的那樣去開發,並實現白皮書中的理念,也很難得到保證。STO 模式所發行的通證由現實中的某種金融資產或權益支撐,比如公司股權、債權、黃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區塊鏈系統的分紅權等,投資者擁有這份權益背後所代表的內容。因此,從發行時起即具有內在價值,而不像使用型通證(其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論上的,而非與現實中股票相對應的股權)。

因此,引入監管端口的STO在實質上進一步推動了數字貨幣和數字所有權的進步,使其變得更安全、公平和更有保障。它的出現,其實是給了市場一劑藥方,去化解這些存在已久的問題。

其次,加快執行度效率與去中介化,變革傳統金融業

傳統的金融交易的弊端之一體現在因層層中間商的費用而變得高昂。證券化通證發行的好處在於,並不一定需要例如投行等中間商的參與,這有助於降低融資的成本,而智能合約還將進一步降低融資過程中的複雜度和成本。

另外,由於層層中介的參與,傳統的金融機構的執行效率受到了影響。通過去中介化,證券化通證將為更快的執行效率以及更快的發行創造條件,相應地,由於中介數量的減少,其中可能的中介機構腐敗和操縱將大幅降低,更高的效率將吸引更多企業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融資。

自由市場與更好的流動性,IPO2.0

傳統金融市場跨境流通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STO是將資產TOKEN化切換到數字資產的系統裡,在合規的前提下進行世界範圍的交易流通。比如說一家企業在美股上市就不能在A股、港股等上市。而對於STO來說區塊鏈網絡就是託管、通證交易就是清算,只要以同一種底層協議來運行,就可以輕鬆完成跨平臺、跨地域之間的交易,它打破國界形成了充分的自由市場,帶來了更好的流動性,證券化通證的二級市場流動性將大幅增強。

目前,全球持有數字資產的人數可能不到1%,較低的用戶基數難以支撐項目生態落地,而STO的出現有機會將每個人熟悉的傳統資產進行數字化,為資產本身帶來更高的估值,而自由市場和全球化的發行也將指數級地增加證券化通證的投資者基數。

相對於複雜耗時的IPO進程,STO的底層區塊鏈技術同樣可以實現STO更高效更便捷的發行,隨著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的發展,存在對傳統的IPO環節進行智能化改造的可能,從而降低IPO成本。STO通證產品融資合法化,可以進一步打開機構投資人市場,對標現實資產帶來更大的潛在市場,帶動了IPO2.0時代,它的本質是創造了一個高效率的資本市場。

STO有侷限性,但在創新層面它值得借鑑

在朱晟卿看來,STO能為傳統金融界帶來很多正面的推動,包括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內部優勝劣汰的循環效率,但STO本身去中介的特點也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去中介固然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其本質是將中介的部分重要責任轉移到交易買賣的參與方,包括承銷、材料準備、路演、保險、合規等等。許多傳統投資者認為一般發行方是不具有成功執行這些責任的經驗和能力的。

另外,美國能實施所謂的“豪威測試”對應的法律傳統是案例法。STO如果要在國內落地,構成了某種意義的挑戰,因為在法律上我國是成文法,法條是滯後於現實的發展的。

也就是說,STO 在美國得到較好的實施,但每個國家國情政策不同,對加密貨幣證券化的定義和合規規定都不盡相同,這意味著在國內的機會與挑戰同在。但美國通過STO以應對不斷創新和改變的區塊鏈新局面的模式,確實值得借鑑。

區塊鏈走上正軌的新模式,優秀企業等待進場時機

ICO市場的魚龍混雜,影響了各國政府的監管態度,這也導致很多好的ICO項目可能無法很好的利用區塊鏈技術本身帶來的融資優勢,STO的出現將改變這一現狀——債權、股權、分紅權、所有權等資產進行數字化也是一種價值投資的新模式。

釋放區塊鏈價值,證券化通證或是一條新路

在美國,像Circle以及Coinbase這樣的企業正在籌備自己的通證化資產交易所,Polymath和Harbour 等公司正忙於為資產代幣化和證券型資產製定標準限制,華爾街的資產大鱷們也在等待進場時機。

對照美國的趨勢,按照孫正義的時間機器理論,國內行業內的優秀企業擁抱監管的同時,未來嘗試證券化通證,鏈接現實世界的資產和數字資產也只是個時間問題。就像移動互聯網的爆發趨勢,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把證券過渡到數字通證這個層面,也是歷史進程中的自然演進,就好比股票的交易從紙質化到後來的數字化。當前來看,也許 STO 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但卻是目前為止最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法。

而從區塊鏈項目團隊的融資到交易執行,從入口到出口,都已經有公司在嘗試使用 STO 打通全過程。比如Polymath 公司,Polymath 是一種區塊鏈協議,可以發行符合 SEC 規定的證券型通證。該協議通過將財務安全要求嵌入到安全令牌的設計中,簡化了在區塊鏈上創造金融產品的過程。

再比如DCC所構建的分佈式金融生態是一個分佈式的信用維護體系,個人與個人、個人與機構或是機構與機構之間可以建立去中心化的對等認證體系,是以個人信用為基因並組成不同的基因片段,來滿足不同金融場景的需求。

DCC的定位是區塊鏈時代的信用基礎設施,為證券化通證提供了價值流轉的平臺——從自由市場來看,全世界的金融機構、個人都可自由接入DCC公鏈,實現信息共享;在去中介化層面,公鏈上的借貸雙方基於信用價值信息,實現點對點直接交易。由於區塊鏈技術的透明和不可篡改性,通過DCC上的分佈式資產管理服務,破除了集中式金融體系的高交易成本、基於扭曲的信用狀況等弊端,通過分佈式銀行金融體系實現個人信用的自由掌握和傳輸。

DCC開放式的金融生態可高效、安全地開展資產證券化,為證券化通證提供了價值流轉的平臺,同時賦予監管穿透底層資產的能力,與證券化通證高度契合,當前DCC在密切關注證券化通證的發展,未來用戶有望在DCC生態內登記、流通、抵押借貸各類證券化通證,將證券化通證納入徵信評估的指標,用戶可抵押證券化通證獲得借款。

從這個趨勢來看,未來如果更多優質企業擁抱STO,證券化通證很可能成為區塊鏈價值釋放的新模式。

區塊鏈要融入到實體經濟中,證券型通證或是一條更為現實的路徑

證券化通證當前在整體數字貨幣市場的佔比相較應用型代幣還很低,不過不少華爾街機構都在從傳統應用型代幣發行向證券化通證方向轉型,各國都在制定相關規則,這已經在透露出一種信號。


釋放區塊鏈價值,證券化通證或是一條新路

美國Spice Venture Capital的創始人Carlos Domingo提到:“證券化通證將提供一個直接的、高流動性的市場,同時加快收益的流轉。每一種權益都可以被通證化,這是一個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各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包括NASDAQ也在為現實世界的價值物代幣化做準備。幣安創辦人趙長鵬也表示,股票、債券、貨幣和商品的代幣化,只是遲早的事。

風起於青萍之末。就像Uber和Airbnb等顛覆性商業模式和信息技術推動立法者提出新法律一樣,由於在投資者保護和財務信息透明度方面優勢明顯,STO可能會令許多國家立法者採取類似的實際行動。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曾經說過,大部分公司只能看到未來兩、三年,如果能看到未來七年,就能打敗大多數對手。

但事實上,先不論打敗對手,如果對於新生事物,能看到未來兩三年,也能抓住不少機會。任何新生事物都會經歷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各國的監管會日趨清晰和成熟,這也是未來兩三年STO模式成熟並落地的前提條件,證券型通證代表著真實世界的價值,是現實財富在區塊鏈上的數字映射,且在發行過程也加入一層監管,包含如何被儲存、管理與交易,這些措施用來保護投資者,可以預知,政策層面的阻力會小很多。如果要將區塊鏈要融入到實體經濟中,影響到更多人,證券型通證可能是一條更為現實的路徑。

從這個意義來看,證券型通證可能是未來幾年下一個大規模的區塊鏈用例。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我的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